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华专利>正文

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334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该发生器包括多级泵、高压罐和控制器,多级泵的进口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连通,多级泵通过管路与高压罐连通,多级泵前侧的进水管上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该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制氧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控制器启动自吸泵工作,且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并开启第二电磁阀;b、控制器启动多级泵工作,且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并开启第三电磁阀;c、控制器控制臭氧发生器和制氧机工作,并开启第一电磁阀;d、控制器启动鼓风机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水体中的着色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效果,且能够提高对水体治理的效果。

Micro-nano Oxygen-enriched Ozone Bubble Water Generato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nano oxygen-enriched ozone bubble water generato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generator includes a multi-stage pump, a high pressure tank and a controller. The inlet end of the multi-stag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water source through an intake pipe, a multi-stag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high pressure tank through a pipeline, an intake pipe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multi-stag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n intake pipe, and a first solenoid valve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the intake pipe far from the intake pipe. The generator also includes an ozone generator and an oxygen generator.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the controller starts the self-priming pump, and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closure of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and the third solenoid valve, and opens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B. the controller starts the multi-stage pump, and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closure of the second solenoid valve and the opening of the third solenoid valve; C.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ozone generator and oxygen production. The machine works and opens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d, the controller starts the work of the blower;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oxidation and decomposition effect of the color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ter body, and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wat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微纳米气泡技术广泛应用在黑臭水体的治理工程中,其原理是将空气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于水中,其目的是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当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时,能够促进水中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且能够提高水质;在采用微纳米气泡治理水体的工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目前市面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一般包括多级泵、高压罐和控制器,多级泵的进口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连通,多级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高压罐的进口端连通,高压罐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连通曝气盘,多级泵前侧的进水管上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多级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但是该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在工作时,由于进气管中进入的是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由于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和氧气含量不高,这样一来,会使得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臭氧含量和氧气含量不高,从而存在对水体中的着色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效果差的缺点,以及存在对水体治理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其通过臭氧发生器的设置,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氧气能够混合到进水管中的水体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臭氧含量,从而能够提高对水体中的着色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效果;通过制氧机的设置,制氧机产生的氧气能够混合到进水管中的水体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能够提高对水体治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包括多级泵、高压罐和控制器,多级泵的进口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连通,多级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高压罐的进口端连通,高压罐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连通曝气盘,多级泵前侧的进水管上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多级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制氧机,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端安装有四通,四通的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的出口端连通,四通的第二端与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端连通,四通的第三端与制氧机的出口端连通,四通的第四端用于进外部空气,臭氧发生器和制氧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其中,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自吸泵,自吸泵的进口端通过抽水管与水源连通,自吸泵的出口端与三通的第一端连通,三通的第二端通过补水管与进气管前侧的进水管连通,三通的第三端通过加水管与高压罐后侧的出水管连通,补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加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自吸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高压罐的顶部连通有电子压力表,电子压力表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控制器电连接有报警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报警器为报警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的出口端与高压罐后侧的出水管连通,鼓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控制器启动自吸泵工作,且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并开启第二电磁阀,水源中的水通过自吸泵和补水管补充到进水管中;b、控制器延时一段时间N后,控制器启动多级泵工作,且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并开启第三电磁阀;c、控制器延时一段时间M后,控制器控制臭氧发生器和制氧机工作,并开启第一电磁阀;d、控制器启动鼓风机工作。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N为3~5秒。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步骤c中的M为0~99秒。本专利技术通过臭氧发生器的设置,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氧气能够混合到进水管中的水体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臭氧含量,从而能够提高对水体中的着色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效果;通过制氧机的设置,制氧机产生的氧气能够混合到进水管中的水体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能够提高对水体治理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包括多级泵1、高压罐2和控制器3,多级泵1的进口端通过进水管4与水源连通,多级泵1的出口端通过管路5与高压罐2的进口端连通,高压罐2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6连通曝气盘,多级泵1前侧的进水管4上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远离进水管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1,第一电磁阀71和多级泵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10和制氧机11,第一电磁阀71的出口端安装有四通72,四通7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71的出口端连通,四通72的第二端与臭氧发生器10的出口端连通,四通72的第三端与制氧机11的出口端连通,四通72的第四端用于进外部空气,臭氧发生器10和制氧机1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臭氧发生器的设置,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氧气能够混合到进水管中的水体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臭氧含量,从而能够提高对水体中的着色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效果;通过制氧机的设置,制氧机产生的氧气能够混合到进水管中的水体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高压罐排出的气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能够提高对水体治理的效果。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自吸泵8,自吸泵8的进口端通过抽水管81与水源连通,自吸泵8的出口端与三通82的第一端连通,三通82的第二端通过补水管83与进气管7前侧的进水管4连通,三通82的第三端通过加水管84与高压罐2后侧的出水管6连通,补水管83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831,加水管84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841,自吸泵8、第二电磁阀831和第三电磁阀84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通过自吸泵的设置,在自吸泵工作时,且当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关闭时,自吸泵能够将水补充到进水管中,当进水管中补满水后,在多级泵启动时,多级泵能够轻松地抽取水源中的水,从而能够给微纳米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包括多级泵(1)、高压罐(2)和控制器(3),所述多级泵(1)的进口端通过进水管(4)与水源连通,所述多级泵(1)的出口端通过管路(5)与高压罐(2)的进口端连通,所述高压罐(2)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6)连通曝气盘,所述多级泵(1)前侧的进水管(4)上连通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远离进水管(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1),所述第一电磁阀(71)和多级泵(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10)和制氧机(11),所述第一电磁阀(71)的出口端安装有四通(72),所述四通(7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71)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四通(72)的第二端与臭氧发生器(1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四通(72)的第三端与制氧机(11)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四通(72)的第四端用于进外部空气,所述臭氧发生器(10)和制氧机(1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包括多级泵(1)、高压罐(2)和控制器(3),所述多级泵(1)的进口端通过进水管(4)与水源连通,所述多级泵(1)的出口端通过管路(5)与高压罐(2)的进口端连通,所述高压罐(2)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6)连通曝气盘,所述多级泵(1)前侧的进水管(4)上连通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远离进水管(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1),所述第一电磁阀(71)和多级泵(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臭氧发生器(10)和制氧机(11),所述第一电磁阀(71)的出口端安装有四通(72),所述四通(7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磁阀(71)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四通(72)的第二端与臭氧发生器(1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四通(72)的第三端与制氧机(11)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四通(72)的第四端用于进外部空气,所述臭氧发生器(10)和制氧机(11)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富氧臭氧气泡水发生器还包括自吸泵(8),所述自吸泵(8)的进口端通过抽水管(81)与水源连通,所述自吸泵(8)的出口端与三通(8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三通(82)的第二端通过补水管(83)与进气管(7)前侧的进水管(4)连通,所述三通(82)的第三端通过加水管(84)与高压罐(2)后侧的出水管(6)连通,所述补水管(83)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831),所述加水管(84)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