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09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固定轴、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所述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均设在外壳内部,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均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分别对应均布在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的轴面上,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包括梯形支撑部、矩形部、第一切割部以及第二切割部,该下底与第一切割轴连接,所述第一切割部设在矩形部的其中一条短边,所述第二切割部设在矩形部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对废旧塑料进行固定,增加了切刀转动的有效切割率,具有切割效率高、破碎效果好以及节约能源的特点。

A device for easy crushing of plast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plastic crushing, including a shell, a first cutting shaft, a second cutting shaft, a fixed shaft, a first cutting knife, a second cutting knife and a third cutting knife. The first cutting shaft, a second cutting shaft and a fixed shaft are all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The first cutting knife, a second cutting knife and a third cutting knife have several, several first cutting knives and a second cutting knife. The cutter and the third cutter are respectively distributed on the axes of the first cutting axis, the second cutting axis and the fixed axis. The first cutter and the second cutter include trapezoidal support part, rectangular part, first cutting part and second cutting part. The lower bottom is connected with all cutting axes. The first cutting part is located on one of the short edges of the rectangular part, and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is located on the rectangular part. Abo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fix the waste plastic, increase the effective cutting rate of the cutter rotatio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cutting efficiency, good crushing effect and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破碎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绿色中国的时代要求下,绿色环保在各个领域都积极实施贯彻,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是对绿色环保的有力诠释。目前,在塑料的回收领域,主要先将废旧的塑料进行破碎,对废旧的塑料进行破碎之后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工序的处理,使得废旧塑料可以再次利用。但在塑料的切割破碎过程中,时常出现塑料切割破碎不够完全,有些塑料未能切成小块就直接掉落到切刀的下部,并且切刀在对废旧塑料进行转动切割时,塑料受到切刀转动的侧向切力,由于塑料本身的重量较轻,塑料没有得很好的固定,部分塑料将会在切刀的碰撞下进行无规则的移动,甚至发生废旧塑料的弹出,因此不能达到对塑料进行切碎的效果,切刀的转动并没有产生很好的切割效果,切刀转动的有效切割率不高,产生能量资源的浪费,塑料的切碎效率大大降低且塑料的切碎效果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破碎装置,其能有效的对废旧塑料进行固定,增加了切刀转动的有效切割率,具有切割效率高、破碎效果好以及节约能源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其中,包括外壳、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固定轴、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所述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均设在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第一切割轴的轴心、所述第二切割轴的轴心以及固定轴的轴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固定轴设在所述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之间,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均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分别对应均布在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的轴面上,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以固定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切刀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包括梯形支撑部、矩形部、第一切割部以及第二切割部,所述梯形支撑部为下底长于上底的结构,该下底与第一切割轴或者第二切割轴连接,所述矩形部的长边长于所述上底并且其中一条长边与所述梯形支撑部的上底连接,所述第一切割部设在所述矩形部的其中一条短边并且梯形支撑部指向第一切割部的方向与第一切割轴或者第二切割轴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切割部设在所述矩形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切割部由两个第一倾斜切割面对称连接而成,所述第二切割部由两个第二倾斜切割面对称连接而成。进一步,所述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的内部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和固定轴的轴表面均设有若干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贯穿通孔连通,所述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还包括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贯穿通孔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还设有若干个第四切刀,所述第四切刀均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错开设置,且第四切刀在前后方向上均存在与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重叠的区域。进一步,所述若干个第一切刀沿第一切割轴的轴向等间隔排布在第一切割轴上形成第一切刀组,所述若干个第二切刀沿第二切割轴的轴向等间隔排布在第二切割轴上形成第二切刀组,所述第一切刀组和第二切刀组均有若干组,若干组第一切刀组和第二切刀组均分别等间隔排布在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的周向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其通过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转动,再利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的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且在第三切刀的配合下实现对塑料有效的切割破碎,并且通过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的梯形支撑部和矩形部的结构配合,使得矩形部在旋转的过程中,矩形部始终与第一切割轴或第二切割轴保持相切,使得矩形部具有对塑料的压紧固定作用,从而增加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转动时的有效切割率,进而使得对塑料的切割破碎效率大大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切割效率高、破碎效果好以及节约能源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切刀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切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第一切割轴-2;第一切刀组-21;第一切刀-211;第二切割轴-3;第二切刀组-31;第二切刀-311;固定轴-4;第三切刀-41;梯形支撑部-51;矩形部-52;第一切割部-53;第一倾斜切割面-531;第二切割部-54;第二倾斜切割面-541;贯穿通孔-6;吸附孔-61;第四切刀-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图中X、Y、Z分别表示本技术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且坐标X指向前方向,坐标Y指向右方向,坐标Z指向上方向。如图1-6所示,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其中,包括外壳1、第一切割轴2、第二切割轴3、固定轴4、第一切刀211、第二切刀311以及第三切刀41,所述第一切割轴2、第二切割轴3以及固定轴4均设在所述外壳1内部且所述第一切割轴2的轴心、所述第二切割轴3的轴心以及固定轴4的轴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轴心使得第一切刀211、第二切刀311以及第三切刀41对塑料的切割破碎率提高;所述固定轴4设在所述第一切割轴2和第二切割轴3之间,所述第一切刀211、第二切刀311以及第三切刀41均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切刀211、第二切刀311以及第三切刀41分别对应均布在第一切割轴2、第二切割轴3以及固定轴4的轴面上,通过第一切割轴2和第二切割轴3的转动带动第一切刀211和第二切刀311的转动,从而实现对塑料的破碎切割;所述第一切刀211和第二切刀311以固定轴4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切刀41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第一切刀211和第二切刀311交错设置;塑料经交错设置的第一切刀211和第二切刀311使得塑料能切割的更加破碎,大大提高了切割质量。所述第一切刀211和第二切刀311均包括梯形支撑部51、矩形部52、第一切割部53以及第二切割部54,所述梯形支撑部51为下底长于上底的结构,该下底与第一切割轴2或者第二切割轴3连接,所述梯形支撑部51与所述第一切割轴2或第二切割轴3垂直;所述矩形部52的长边长于所述上底并且其中一条长边与所述梯形支撑部51的上底连接,使得矩形部52与上底连接后还露出上底,从而使得矩形部52能形成一个挡沿以卡住塑料,卡住的塑料切割过程中不易移动,因此能更好的被切割,进而减少第一切割轴2和第二切割轴3转动时第一切刀211和第二切刀311未对塑料进行切割而造成的能源消耗;所述第一切割部53设在所述矩形部52的其中一条短边并且梯形支撑部51指向第一切割部53的方向与第一切割轴2或者第二切割轴3的转动方向一致,即第一切割轴2和第二切割轴3的转动方向始终为第一切割部53的切割方向,使得第一切割部53从第一切割轴2或第二切割轴3处获得对塑料切割的转动力,而且如此才能将塑料卡在矩形部和梯形部之间;所述第二切割部54设在所述矩形部52的上方,所述第一切割部53由两个第一倾斜切割面531对称连接而成,两个第一倾斜切割面531的对称拼接使得第一切割部53具有对塑料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固定轴、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所述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均设在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第一切割轴的轴心、所述第二切割轴的轴心以及固定轴的轴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固定轴设在所述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之间,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均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分别对应均布在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的轴面上,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以固定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切刀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包括梯形支撑部、矩形部、第一切割部以及第二切割部,所述梯形支撑部为下底长于上底的结构,该下底与第一切割轴或者第二切割轴连接,所述矩形部的长边长于所述上底并且其中一条长边与所述梯形支撑部的上底连接,所述第一切割部设在所述矩形部的其中一条短边并且梯形支撑部指向第一切割部的方向与第一切割轴或者第二切割轴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切割部设在所述矩形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切割部由两个第一倾斜切割面对称连接而成,所述第二切割部由两个第二倾斜切割面对称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塑料破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固定轴、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所述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均设在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第一切割轴的轴心、所述第二切割轴的轴心以及固定轴的轴心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固定轴设在所述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之间,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均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切刀、第二切刀以及第三切刀分别对应均布在第一切割轴、第二切割轴以及固定轴的轴面上,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以固定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切刀在左右方向上分别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包括梯形支撑部、矩形部、第一切割部以及第二切割部,所述梯形支撑部为下底长于上底的结构,该下底与第一切割轴或者第二切割轴连接,所述矩形部的长边长于所述上底并且其中一条长边与所述梯形支撑部的上底连接,所述第一切割部设在所述矩形部的其中一条短边并且梯形支撑部指向第一切割部的方向与第一切割轴或者第二切割轴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切割部设在所述矩形部的上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灿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