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104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体、转动电机、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外壳体倾斜设置并且外壳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在外壳体的底部和顶部,转动轴设在外壳体内,该转动电机设在外壳体外并且驱动转动轴转动,螺旋叶片设在转动轴上并且螺旋叶片的螺距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递减,螺旋叶片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若干个螺旋段的厚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减小,本新型输送的塑料碎片可从底部快速向上提升以防止进料口堵塞,然后提升到顶部后有更大的推力输送,避免碎片在出料口堆积。另外,螺旋段厚度的变化能承受的重力也不同,既保证了螺旋叶片良好的支撑性能,又节约了螺旋叶片的材料,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实用性强。

A Conveyor for Plastic Recycl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ying device for plastic recycling, including a shell, a rotating motor, a rotating shaft and a helical blade. The shell body is inclined and the inlet, outlet and outlet of the shell body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and top of the outer shell respectively.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The rotating moto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outer shell and drives the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The helical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pitch of the helical blade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and the helical blad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connected helical segments. The thickness of several helical segments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The plastic fragments conveyed by the new type can be rapidly raised from the bottom to prevent the blockage of the inlet, and then there is greater thrust to convey after the lifting to the top, so as to avoid the accumulation of fragments at the outlet. \u3002 In addition, the change of helical section thickness can bear different gravity, which not only ensures the good supporting performance of helical blade, but also saves the material of helical blade, and achieves the best optimization effect,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塑料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回收是指采用一定的回收工艺将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因此塑料回收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塑料回收中需要运用多种设备,其中包括输送塑料碎片。具体地,要将完整的塑料物品粉碎成碎片,然后经过漂洗消毒后通过现有输送装置提升至具有一定高度的干燥装置的进料口。现有的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体、转动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和转动轴是分别独立加工后再组装,组装好后螺旋叶片和转动轴之间仍然有间隙,由于塑料碎片具有又薄又小的特点,所以塑料碎片容易卡在螺旋叶片和转动轴之间,造成堵塞;另外,现有螺旋叶片的螺距均为等长,没有根据提升高度的变化产生改变,容易造成出料口堵塞;再有,碎片经过漂洗将夹带大量水分,输送过程会残留大量水分在外壳体内,需要时常清理积水,给输送造成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具有输送顺畅,使用便利的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其中,包括外壳体、转动电机、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该外壳体倾斜设置并且外壳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在外壳体的底部和顶部,该转动轴设在外壳体内,该转动电机设在外壳体外并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螺旋叶片设在转动轴上并且螺旋叶片的螺距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递减,该螺旋叶片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若干个螺旋段的厚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减小。进一步地,输送装置还包括圆弧导流箱,所述外壳体靠近地面的一面为导流面,该导流面设置若干个导流孔,所述圆弧导流箱密封贴设在导流面上并且圆弧导流箱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进一步地,输送装置还包括填缝充气套,该填缝充气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进一步地,该填缝充气套设有硬质填缝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螺距大,输送速度快,推力小,反之,螺距小,输送速度慢,推力大,本新型的螺旋叶片的螺距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变小,即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变小,如此塑料碎片可从底部快速向上提升,从而防止进料口堵塞,然后提升到顶部后有更大的推力输送,使得碎片能顺畅出料,避免碎片在出料口堆积。另外,外壳体是倾斜设置,螺旋叶片需要承受塑料碎片的重力,又因为螺距大就要输送更多塑料碎片,因此螺距大的螺旋段需要承受更大的重力,本新型的螺旋叶片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若干个螺旋段的厚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减小,即,螺旋叶片的厚度随螺距的变化而变化,承受重力大的厚度大,承受重力小的厚度小,既保证了螺旋叶片良好的支撑性能,又节约了螺旋叶片的材料,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11、导流面,12、进料口,13、出料口,2、转动电机,3、转动轴,4、螺旋叶片,41、螺旋段,5、圆弧导流箱,51、出水管,6、填缝充气套,61、硬质填缝片,7、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其中,包括外壳体1、转动电机2、转动轴3以及螺旋叶片4,该外壳体1倾斜设置并且外壳体1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分别设在外壳体1的底部和顶部,输送装置将位于外壳体1底部的塑料碎片提升输送到外壳体1顶部。该转动轴3设在外壳体1内,该转动电机2设在外壳体1外并驱动转动轴3转动,所述螺旋叶片4设在转动轴3上并且螺旋叶片4的螺距从进料口12到出料口13逐渐递减,该螺旋叶片4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41,也就是相邻两个螺旋段41的距离逐渐递减,螺距大,输送速度快,推力小,反之,螺距小,输送速度慢,推力大,本新型的螺旋叶片4的螺距从进料口12到出料口13逐渐变小,即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变小,如此塑料碎片可从底部快速向上提升,从而防止进料口12堵塞,然后提升到顶部后有更大的推力输送,使得碎片能顺畅出料,避免碎片在出料口13堆积。若干个螺旋段41的厚度从进料口12到出料口13逐渐减小,外壳体1是倾斜设置,螺旋叶片4需要承受塑料碎片的重力,又因为螺距大就要输送更多塑料碎片,因此螺距大的螺旋段41需要承受更大的重力,本新型的螺旋叶片4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41,若干个螺旋段41的厚度从进料口12到出料口13逐渐减小,即,螺旋叶片4的厚度随螺距的变化而变化,承受重力大的厚度大,承受重力小的厚度小,既保证了螺旋叶片4良好的支撑性能,又节约了螺旋叶片4的材料,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结构合理巧妙,实用性强。作为本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输送装置还包括圆弧导流箱5,所述外壳体1靠近地面7的一面为导流面11,该导流面11设置若干个导流孔(图未示),导流孔的孔径设置得较小,只能让流水流出同时塑料碎片无法通过。所述圆弧导流箱5密封贴设在导流面11上,圆弧导流箱5可以与外壳体1一体成型加工,也可以独立加工然后再密封黏合或焊接。并且圆弧导流箱5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51,出水管51上有设有阀门,打开阀门可以放水。如此,由于外壳体1倾斜设置,水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落至导流面11,然后通过导流孔落入圆弧导流箱5内,最后由圆弧导流箱5统一收集导出。本新型在塑料碎片的提升过程中能进行一次过滤,既让外壳体1内不会快速有积水,也能保证输出的塑料碎片含有较少的水分,比较干净和干燥。作为本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输送装置还包括填缝充气套6,该填缝充气套6套设在所述转动轴3上,填缝充气套6上设有一个充气嘴,先将填缝充气套6套设在转动轴3上,然后再套入螺旋叶片4,然后通过充气嘴往填缝充气套6内充气,让填缝充气套6如此可填满转动轴3与螺旋叶片4的间距,从而不存在塑料碎片插入的空间,不易造成堵塞。更优选地,该填缝充气套6的表面贴设有硬质填缝片61,硬质填缝片61硬度较大,用于保护填缝充气套6防止填缝充气套6被塑料碎片刮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转动电机、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该外壳体倾斜设置并且外壳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在外壳体的底部和顶部,该转动轴设在外壳体内,该转动电机设在外壳体外并且转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螺旋叶片设在转动轴上并且螺旋叶片的螺距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递减,该螺旋叶片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若干个螺旋段的厚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转动电机、转动轴以及螺旋叶片,该外壳体倾斜设置并且外壳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在外壳体的底部和顶部,该转动轴设在外壳体内,该转动电机设在外壳体外并且转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螺旋叶片设在转动轴上并且螺旋叶片的螺距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递减,该螺旋叶片分为相连的若干个螺旋段,若干个螺旋段的厚度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灿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