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双玉专利>正文

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05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它包括扣压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出口处的防护盘,以及绕过车体底部在所述防护盘上方交汇的锁链,所述锁链的两端头带有连接环;设置在柱体锁管内的锁销穿过两连接环与另一柱体锁管内的锁头相结合。由于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出口处扣压有防护盘,由车体底部环绕至防护盘上的锁链和柱体锁管之间形成十字交叉,将电瓶与车体牢牢的锁在一起,达到防盗之目的;锁链端部的连接环孔径小于柱体锁管的外径,可以将锁链的连接点定位在防护盘中心部位,不能轻易移动,更加安全;将防护盘设置为圆形;柱体锁管与锁链的扣合方向垂直,其长度大于防护盘的直径,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防护锁的良好定位,防盗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技术背景电动自行车价廉物美,轻便灵活,是极好的交通代步工具,深受工薪阶层的喜 爱。但是由于电动车上的电瓶和车身之间是分体式结构,电瓶非常容易丢失,不 仅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正常使用,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它包括扣压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出 口处的防护盘,以及绕过车体底部在所述防护盘上方交汇的锁链,所述锁链的两 端头带有连接环;设置在柱体锁管内的锁销穿过两连接环与另一柱体锁管内的锁 头相结合。所述连接环的孔径小于柱体锁管的外径。所述的防护盘为圆形;所述的柱体锁管与锁链的扣合方向垂直,其长度大于 防护盘的直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出口处扣压有防护盘,由车体底部 环绕至防护盘上的锁链和柱体锁管之间形成十字交叉,将电瓶与车体牢牢的锁在 一起,达到防盗之目的;锁链端部的连接环孔径小于柱体锁管的外径,可以将锁 链的连接点定位在防护盘中心部位,不能轻易移动,更加安全;将防护盘设置为 圆形;柱体锁管与锁链的扣合方向垂直,其长度大于防护盘的直径,其目的也是 为了保证防护锁的良好定位,防盗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它包括扣压在电动自 行车电瓶出口处的圆形防护盘1,以及绕过车体底部在所述圆形防护盘1上方交汇的锁链2,所述锁链2的两端头带有连接环3、 4,所述连接环3、 4的孔径小于 柱体锁管5、 7的外径;设置在柱体锁管5内的锁销6穿过两连接环3、 4与另一 柱体锁管7内的锁头8相结合,所述的柱体锁管5、 7与锁链2的扣合方向垂直, 其长度大于防护盘1的直径。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扣压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座口处的防护盘(1),以及绕过车体底部在所述防护盘(1)上方交汇的锁链(2),所述锁链(2)的两端头带有连接环(3、4);设置在柱体锁管(5)内的锁销(6)穿过两连接环(3、4)与另一柱体锁管(7)内的锁头(8)相结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 (3、 4)的孔径小于柱体锁管(5、 7)的外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防护盘(1)为圆形;所述的柱体锁管(5、 7)与锁链(2)的扣合方向垂直,其 长度大于防护盘(1)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它包括扣压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出口处的防护盘,以及绕过车体底部在所述防护盘上方交汇的锁链,所述锁链的两端头带有连接环;设置在柱体锁管内的锁销穿过两连接环与另一柱体锁管内的锁头相结合。由于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出口处扣压有防护盘,由车体底部环绕至防护盘上的锁链和柱体锁管之间形成十字交叉,将电瓶与车体牢牢的锁在一起,达到防盗之目的;锁链端部的连接环孔径小于柱体锁管的外径,可以将锁链的连接点定位在防护盘中心部位,不能轻易移动,更加安全;将防护盘设置为圆形;柱体锁管与锁链的扣合方向垂直,其长度大于防护盘的直径,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防护锁的良好定位,防盗效果更好。文档编号E05B71/00GK201100041SQ20072009222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双玉 申请人:张双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瓶防护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扣压在电动自行车电瓶座口处的防护盘(1),以及绕过车体底部在所述防护盘(1)上方交汇的锁链(2),所述锁链(2)的两端头带有连接环(3、4);设置在柱体锁管(5)内的锁销(6)穿过两连接环(3、4)与另一柱体锁管(7)内的锁头(8)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双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