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定东专利>正文

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94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包括主通气管、辅助管、多通气口和套囊充气组件,所述主通气管为直线形设计,横截面为圆形,近端有整合牙垫和深度刻度,所述辅助管从主通气管近段管壁斜形穿入走行于主通气管管腔内,在主通气管远端多通气口位置穿出,远端开口为斜形设计,所述主通气管和辅助管为医用硅胶材质,所述多通气口共有环形平均分布的4‑6个出口,侧面观为斜形,位于主通气管远端和辅助管之间,所述套囊充气组件含大套囊、小套囊、测压充气囊和充气连接管,可通过测压充气囊同时对大套囊和小套囊充气并测量其囊内压。本急救喉通气管有不同型号大小,操作简便,可盲插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高。

A first aid double-chamber double-sac laryngeal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气装置,尤其是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
技术介绍
临床医疗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梗阻或有梗阻误吸风险,或有呼吸通气功能不全,或在全麻手术中,此时需要使用一定的通气设备,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辅助或控制通气。目前的无创气道通气设备包括三类:面罩、气管插管以及声门上通气设备,分别适合不同情况及具有各自优缺点。面罩通气作用有限,常为不具备条件时或短时通气过渡使用;气管插管需要借助插管设备、需专业技能及存在困难气道插管失败可能;声门上通气设备种类很多,各具优点,但也存在需要一定操作技能、存在一定的置入和通气失败率、存在一定并发症等缺陷。尤其在缺少专业气道管理人员的需要急救通气的情况下(如院前急救或院内手术室外的急救场合),上述气道管理设备的安全、有效应用难度将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的气道通气设备在需急救通气情况下应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无需辅助设备,可盲插的喉部通气设备,以便安全有效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辅助或控制通气。本技术除适合于缺少专业气道管理人员的需急救通气场合,也适合气管插管失败及面罩通气失败的紧急气道场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包括主通气管、辅助管、多通气口和套囊充气组件,套囊充气组件含大套囊、小套囊、测压充气囊和充气连接管,测压充气囊包括中空单向阀、弹簧、压力刻度、活动密封垫和指示气囊。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有不同型号大小。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主通气管和辅助管近端分别有主连接件和侧连接件,主连接件和侧连接件的外接口为国际标准尺寸(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内接口与主通气管或辅助管牢固连接,口径与管腔大小相匹配。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主通气管为直线形设计,横截面为圆形,主通气管近段有整合牙垫,上面标有深度刻度。主通气管材质为具有一定弹性的优质医用硅胶。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多通气口共有环形平均分布的4-6个出口,多通气口侧面观呈斜形结构,多通气口位于主通气管远端和辅助管之间。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辅助管从主通气管近段管壁斜形穿入走行于主通气管管腔内,在主通气管远端的多通气口位置穿出,辅助管的远端开口为斜形结构。辅助管和主通气管为相同材质。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大套囊位于主通气管外周,多通气口近侧。套囊为低压高容型,最大允许充气容量按型号有所不同。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小套囊位于辅助管外周,远端开口近侧。套囊为低压高容型,最大允许充气容量按型号有所不同。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测压充气囊与充气连接管相连,并通过充气连接管和大套囊和小套囊相通,充气后测压充气囊、近端大套囊和远端小套囊的囊内压力相同。上述的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所述的充气连接管为双管道,充气连接管与测压充气囊相连,充气连接管的双管道大部分分开,分别走行于主通气管和辅助管管壁内,末端分别开口于大套囊和小套囊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通气管采用直线形设计,无弯曲塑形,管径为圆形,且主通气管远端的多通气口为绕辅助管平均分布的多出口结构,而目前临床使用的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或各种喉管有前向弯曲塑形,通气口有固定方向,从而插入过程要求导管有一定朝向,其他临床各种无创通气道的成功置入也均有程度不一的专业技能要求,本技术喉通气管插入简单,无需特殊专业技能要求和辅助设备,可任意角度插入而满足通气要求,使得本技术喉通气管尤其适合缺少专业气道管理人员的需急救通气场合;本技术喉通气管,主通气管和辅助管为有一定弹性的医用硅胶材质,因此虽然为直线形结构,插入生理弯曲的口咽腔也可无任何损伤,且这种结构使得插入后导管前端绝大多数可能插入气管后方食道,很少可能需要因插入气管而增加操作步骤的经辅助管通气,而临床使用的联合导管或各种喉管因前向弯曲塑形,相比更大可能导管前端插入气管(气管位于食道前方),联合导管首次插入气管将增加判断和操作步骤,而各种喉管为单腔管通气,无备用通气管,要求前端必须插入食道;本技术喉通气管,在完成插入合适深度后,多通气口位于声门上喉入口附近,后端紧邻大套囊,大套囊囊充气后,撑开多通气口周围软组织(包括舌根部)对通气口的可能堵塞,口底咽部空间增大,同时一定程度提升会厌,气流可顺畅的经多通气口进入声门,另外,多通气口为环形多出口结构,而临床上使用的联合导管的通气口开于管壁,各种喉管的通气口也非全方向存在,相对而言本技术喉通气管多通气口被周围组织或异物堵塞的风险更小,且气道阻力也更小,多通气口侧面观为斜形结构,可减少插入过程中的损伤风险;本技术喉通气管,可通过多通气口插入吸痰管,吸出口腔分泌物和血液,克服了临床上使用的联合导管无法吸引口腔分泌物的缺点;本技术喉通气管,远端开口为斜形结构,便于其插入正常塌陷的食道且减少损伤风险;当远端开口位于食道时,可通过辅助管吸引胃内容物,避免反流误吸的风险;本技术喉通气管,可通过测压充气囊同时为大套囊和小套囊充气,减少了临床上使用的联合导管使用双充气套囊的充气时间,更主要的是可进行大套囊和小套囊的囊内压测定,减少因压力不足漏气及压力过高组织损伤的风险,且单充气囊相对双充气囊减少了制造成本;本技术喉通气管,主通气管近端有整合牙垫,临床中无需另外牙垫,操作更方便且节约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测压充气囊示意图;图3为多通气口的示意图。图中1.主连接件,2.主通气管,3.侧连接件,4.辅助管,5.测压充气囊,6.充气连接管,7.整合牙垫,8.深度刻度,9.大套囊,10.多通气口(侧面观),11.小套囊,12.远端开口,13.中空单向阀,14.弹簧,15.压力刻度,16.活动密封垫,17.指示气囊,18.中空单向阀(近端横截面),19.多通气口(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当临床工作遇到患者需给予气道通气设备,以安全有效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辅助或控制通气时,在根据需要决定是否给予镇静或相应麻醉用药后,操作者打开患者口腔,插入本技术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型号大小根据患者年龄身高等选择),根据患者门齿位置所在的深度刻度8判断插入合适深度,此时整合牙垫7位于患者上下牙齿位置间。然后通过注射器连接测压充气囊5注入空气,直到活动密封垫16对应一定的压力刻度15,反映大套囊9和小套囊11的囊内压在合适水平。单纯插入过程无特殊的专业技能要求。然后通过胶布固定本技术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主连接件1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通过双侧呼吸音和/或呼末CO2浓度等判断通气情况,当为有效通气时,此时小套囊11和远端开口12位于患者食道内(人体解剖决定绝大多数为这种可能),气体经多通气口10进入患者气道。当判断为无效通气,考虑此时小套囊11和远端开口12位于患者气管内(罕见情况,此时本技术喉通气管作用相当于气管导管),重新连接侧连接件3到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谨慎考虑,需再次通过双侧呼吸音和/或呼末CO2浓度等判断通气,必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插入辅助管4判断确定位置。当使用注射器给大套囊9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包括主通气管、辅助管、多通气口和套囊充气组件,所述的套囊充气组件含大套囊、小套囊、测压充气囊和充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气管为直线形设计,横截面为圆形,医用硅胶材质,所述多通气口共有环形平均分布的4‑6个出口,所述多通气口侧面观为斜形,位于主通气管远端和辅助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包括主通气管、辅助管、多通气口和套囊充气组件,所述的套囊充气组件含大套囊、小套囊、测压充气囊和充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气管为直线形设计,横截面为圆形,医用硅胶材质,所述多通气口共有环形平均分布的4-6个出口,所述多通气口侧面观为斜形,位于主通气管远端和辅助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囊充气组件的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定东
申请(专利权)人:杨定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