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06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包括杯体、杯盖、进氧管、吸氧管、鼻管和加湿机构,所述杯体的顶部安装有杯盖,所述杯盖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氧管,且进氧管穿过杯盖顶部内壁与杯体内部空气接触,所述杯盖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吸氧管,且吸氧管穿过杯盖顶部内壁与杯体内部空气接触,所述杯体内部安装有加湿机构,所述进氧管由基层、高密度层、防水层和抗氧化层组成,所述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高密度层,所述高密度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抗氧化层,所述加湿机构由隔板、过滤网、橡胶软管、透气孔、浮球、电控箱、指示灯、蓄电池、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组成,该吸氧管,有利于加湿氧气和控制液位。

A Medical Single-hole Oxygen Inha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single-hole oxygen inhalation tube, which comprises a cup body, a cup cover, an oxygen intake tube, an oxygen intake tube, a nasal tube and a humidifying mechanism. The cup cover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cup body. An oxygen intake tub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side of the cup cover, and the oxygen intake tube contacts with the air inside the cup body through the top inner wall of the cup cover. An oxygen intake tub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side of the cup cover, and the oxygen intake tube passes through the cup cov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of the cup cover contacts with the air inside the cup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cup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humidifying mechanism. The oxygen inlet pipe consists of a base, a high density layer, a waterproof layer and an anti-oxidation layer. The top of the high density layer is equipped with a waterproof layer, and the top of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equipped with an anti-oxidation layer. Rubber hose, breathing hole, float ball, electronic control box, indicator lamp, battery, lower terminal and upper terminal are composed. The oxygen absorption tube is beneficial to humidifying oxygen and controlling liquid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
本技术涉及医用单孔吸氧管设备
,具体为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双鼻吸氧管大多是有两个管联通鼻管的,而并未对那些因鼻腔感染和病变,乃至需要鼻饲只能用一个鼻孔吸氧的病人充分考虑,所以目前市场上还没见到只有一个鼻管的吸氧管,同时一般的吸氧管并不具备加湿功能,氧气经过适当的加湿,有利于病人的调理,针对这样的缺陷,设计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包括杯体、杯盖、进氧管、吸氧管、鼻管和加湿机构,所述杯体的顶部安装有杯盖,所述杯盖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氧管,且进氧管穿过杯盖顶部内壁与杯体内部空气接触,所述杯盖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吸氧管,且吸氧管穿过杯盖顶部内壁与杯体内部空气接触,所述吸氧管的一端安装有鼻管,所述杯体内部安装有加湿机构,所述进氧管由基层、高密度层、防水层和抗氧化层组成,所述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高密度层,所述高密度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抗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加湿机构由隔板、过滤网、橡胶软管、透气孔、浮球、电控箱、指示灯、蓄电池、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组成,所述杯体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进氧管穿过过滤网和隔板与隔板底部空气接触,所述杯盖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顶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上接线柱,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安装有橡胶软管,且橡胶软管穿过电控箱的底部中心处与浮球连接,所述橡胶软管穿过过滤网和隔板与隔板底部空气接触,所述浮球位于隔板下方,所述橡胶软管的顶部安装有下接线柱,且下接线柱位于电控箱的内部,所述电控箱的底部内壁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杯盖的一侧安装有指示灯,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性连接上接线柱,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下接线柱。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和杯盖之间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鼻管通过插槽与吸氧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箱通过焊接与杯盖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单孔吸氧管,杯体的内部设置有纯净水,氧气通过进氧管进入到杯体中,通入水中,氧气再经过透气孔和过滤网进入到杯体的上层空间,再由吸氧管吸取氧气,该过程有利于对氧气进行适当的加湿,由于吸氧管设计为单管形式,考虑达到需要鼻饲只能用一个鼻孔吸氧的病人使用;由于杯体中的水是加进去的,不容易控制水量,水的浮力使浮球浮起,使浮球和橡胶软管上升,当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接触时,在指示灯、蓄电池、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使指示灯亮起,有利于提醒工作人员加水完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吸氧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杯盖;3-进氧管;4-吸氧管;5-鼻管;6-隔板;7-过滤网;8-橡胶软管;9-透气孔;10-浮球;11-电控箱;12-指示灯;13-蓄电池;14-下接线柱;15-上接线柱;16-加湿机构;17-基层;18-高密度层;19-防水层;20-抗氧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包括杯体1、杯盖2、进氧管3、吸氧管4、鼻管5和加湿机构16,杯体1的顶部安装有杯盖2,杯盖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氧管3,且进氧管3穿过杯盖2顶部内壁与杯体1内部空气接触,杯盖2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吸氧管4,且吸氧管4穿过杯盖2顶部内壁与杯体1内部空气接触,吸氧管4的一端安装有鼻管5,杯体1内部安装有加湿机构16,进氧管3由基层17、高密度层18、防水层19和抗氧化层20组成,基层17的顶部设置有高密度层18,高密度层18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19,防水层19的顶部设置有抗氧化层20。进一步的,加湿机构16由隔板6、过滤网7、橡胶软管8、透气孔9、浮球10、电控箱11、指示灯12、蓄电池13、下接线柱14和上接线柱15组成,杯体1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6连接,隔板6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9,隔板6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网7,进氧管3穿过过滤网7和隔板6与隔板6底部空气接触,杯盖2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电控箱11,电控箱11的顶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上接线柱15,电控箱11的内部安装有橡胶软管8,且橡胶软管8穿过电控箱11的底部中心处与浮球10连接,橡胶软管8穿过过滤网7和隔板6与隔板6底部空气接触,浮球10位于隔板6下方,橡胶软管8的顶部安装有下接线柱14,且下接线柱14位于电控箱11的内部,电控箱11的底部内壁一侧安装有蓄电池13,杯盖2的一侧安装有指示灯12,蓄电池13的正极电性连接指示灯12,指示灯12电性连接上接线柱15,蓄电池13的负极电性连接下接线柱14,有利于加湿。进一步的,杯体1和杯盖2之间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有利于密封。进一步的,鼻管5通过插槽与吸氧管4连接,便于连接。进一步的,电控箱11通过焊接与杯盖2连接,使连接更牢靠。工作原理:杯体1的内部设置有纯净水,氧气通过进氧管3进入到杯体1中,通入水中,氧气再经过透气孔9和过滤网7进入到杯体1的上层空间,再由吸氧管4吸取氧气,该过程有利于对氧气进行适当的加湿,由于吸氧管4设计为单管形式,考虑达到需要鼻饲只能用一个鼻孔吸氧的病人使用;由于杯体中的水是加进去的,不容易控制水量,水的浮力使浮球10浮起,使浮球10和橡胶软管8上升,当下接线柱14和上接线柱15接触时,在指示灯12、蓄电池13、下接线柱14和上接线柱15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使指示灯12亮起,有利于提醒工作人员加水完毕。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包括杯体(1)、杯盖(2)、进氧管(3)、吸氧管(4)、鼻管(5)和加湿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顶部安装有杯盖(2),所述杯盖(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氧管(3),且进氧管(3)穿过杯盖(2)顶部内壁与杯体(1)内部空气接触,所述杯盖(2)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吸氧管(4),且吸氧管(4)穿过杯盖(2)顶部内壁与杯体(1)内部空气接触,所述吸氧管(4)的一端安装有鼻管(5),所述杯体(1)内部安装有加湿机构(16),所述进氧管(3)由基层(17)、高密度层(18)、防水层(19)和抗氧化层(20)组成,所述基层(17)的顶部设置有高密度层(18),所述高密度层(18)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19),所述防水层(19)的顶部设置有抗氧化层(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包括杯体(1)、杯盖(2)、进氧管(3)、吸氧管(4)、鼻管(5)和加湿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顶部安装有杯盖(2),所述杯盖(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氧管(3),且进氧管(3)穿过杯盖(2)顶部内壁与杯体(1)内部空气接触,所述杯盖(2)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吸氧管(4),且吸氧管(4)穿过杯盖(2)顶部内壁与杯体(1)内部空气接触,所述吸氧管(4)的一端安装有鼻管(5),所述杯体(1)内部安装有加湿机构(16),所述进氧管(3)由基层(17)、高密度层(18)、防水层(19)和抗氧化层(20)组成,所述基层(17)的顶部设置有高密度层(18),所述高密度层(18)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19),所述防水层(19)的顶部设置有抗氧化层(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单孔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16)由隔板(6)、过滤网(7)、橡胶软管(8)、透气孔(9)、浮球(10)、电控箱(11)、指示灯(12)、蓄电池(13)、下接线柱(14)和上接线柱(15)组成,所述杯体(1)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6)连接,所述隔板(6)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9),所述隔板(6)的顶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