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89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担架,包括:长方形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长方形框架内侧,所述支撑板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贯穿于长方形框架侧边的第一销轴,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销轴,所述长方形框架靠近第二销轴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靠近支撑板一侧偏离圆心处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和对应的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连杆铰接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担架,从山上向山下用担架抬送伤员,前后工作人员行走存在相对位置高度差,担架向下倾斜,伤员容易向下滑动,调节控制开关使驱动电机转动,使支撑板转动至相对水平位置,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A stretc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etcher, which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frame and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inside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n through the side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n shaft, and the rectangular frame is close to one end and two ends of the second pin shaft. A driv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and a disk is sleev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A third pin shaft is arranged near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deviating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rcle, and a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between the third pin shaf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pin shaft.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 the stretch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rries the wounded from the hill to the downhill with the stretcher. There is a relativ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workers when walking, the stretcher tilts downward, and the wounded are easy to slide downward. The adjusting control switch makes the driving motor rotate, so that the supporting plate rotates to the relative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是医院常用的医疗运输工具,当一些地方遇到险情后,如:地震、泥石流等,由于道路受到损坏,救护车不能进入受灾地方运输伤员,需要及时抢救的伤员,需要用担架抬送伤员到特定地方就医。由于伤员受伤多为外伤或骨头损伤,在用担架抬送过程时,由于道路的不平整,担架晃动量较大,伤员容易掉落担架,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当用担架抬送伤员从山上至山下时,在下坡过程中,由于抬送担架的工作人员在坡面上存在相对高度差,担架向下倾斜,伤员容易向下滑落,降低了安全性,在下坡时,伤员身体总时斜向下,且伤员自身也会用一些力来克服向下滑动,降低了使用担架的舒适性,市场上现有的担架无法调节支撑面与斜坡面的相对角度,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降低了使用范围,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担架,操作简单,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担架,包括:长方形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长方形框架内侧,所述支撑板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贯穿于长方形框架侧边的第一销轴,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销轴,所述长方形框架靠近第二销轴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靠近支撑板一侧偏离圆心处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和对应的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连杆铰接固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两端分别设置有头枕和挡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位于头枕和挡板之间的防滑软垫。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前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两个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下平面矩形阵列设置有四根支撑腿。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两端面分别间隔设置有两根圆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担架,从山上向山下用担架抬送伤员,前后工作人员行走存在相对位置高度差,担架向下倾斜,伤员容易向下滑动,调节控制开关使驱动电机转动,使支撑板转动至相对水平位置,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担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担架,包括:长方形框架1和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设置在长方形框架1内侧,所述支撑板2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贯穿于长方形框架1侧边的第一销轴3,支撑板2可以沿第一销轴3在长方形框架1铰接转动,方便调节支撑板2与长方形框架1上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支撑板2另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销轴4,所述长方形框架1靠近第二销轴4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5,所述支撑板2前面设置有控制开关6,所述控制开关6分别与两个驱动电机5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套装设置有圆盘7,所述圆盘7靠近支撑板2一侧偏离圆心处设置有第三销轴8,所述第三销轴8和对应的第二销轴4之间设置有连杆9铰接固定;从山上向山下用担架抬送伤员时,由于前后工作人员行走时存在相对位置高度差,担架向下倾斜,伤员容易向下滑动,此时调节控制开关6使驱动电机5正转或反转,圆盘7上第三销轴8与支撑板2的相对高度产生变化,从而调节支撑板2转动至相对水平位置,操作方便,提高了安全性,在下坡时伤员无需用力克服身体向下的趋势,处于平躺状态,增加了舒适性。所述支撑板1上两端分别设置有头枕10和挡板11,头枕10增强伤员躺在担架上的舒适性,挡板11防止伤员因担架的倾斜向下滑动,提高了安全性。所述支撑板1上设置有位于头枕10和挡板11之间的防滑软垫12,增强了舒适性和安全性。所述支撑板1下平面矩形阵列设置有四根支撑腿13,方便担架放在地面上,支撑板1不与地面接触,增强稳定性且延长使用寿命。所述支撑板1两端面分别间隔设置有两根圆管14,方便工作人员抬担架,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指出的一种担架,操作简单,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长方形框架内侧,所述支撑板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贯穿于长方形框架侧边的第一销轴,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销轴,所述长方形框架靠近第二销轴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靠近支撑板一侧偏离圆心处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和对应的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连杆铰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长方形框架内侧,所述支撑板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贯穿于长方形框架侧边的第一销轴,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销轴,所述长方形框架靠近第二销轴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靠近支撑板一侧偏离圆心处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和对应的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连杆铰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如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仁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