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282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其包括镜筒、照明光源、红外光源和红外光感应器;镜筒包括第一镜筒、第二镜筒和第三镜筒,其中第一镜筒和第三镜筒分别与第二镜筒垂直连接;第一镜筒内设置有滤镜和第一漫反射板,第一镜筒的一端开设有照明光束入口;第二镜筒内设置有第二漫反射板、第一分光镜、光圈、第二分光镜、聚光透镜组,第二镜筒的一端开设有红外光入口,其侧壁上开设有红外光检测口;第三镜筒内设置有第三分光镜和物镜,第三镜筒一端开设有观测口,另一端开设有拍摄口。该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以同轴照明的方式对虹膜和瞳孔进行照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

An Iris and Pupil Imaging Illumin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ris and pupil imaging light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irror barrel, a lighting source, an infrared light source and an infrared light sensor; the mirror barrel comprises a first mirror barrel, a second mirror barrel and a third mirror barrel, in which the first mirror barrel and the third mirror barrel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irror barrel, respectively; a filter and a first diffuse reflector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mirror barrel, and a ligh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mirror barrel. A second diffuse reflector, a first spectroscope, a diaphragm, a second spectroscope and a concentrating lens group are arranged in the second tube, an infrared light entranc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tube, an infrared light detection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a third spectroscope and an objective lens are arranged in the third tube, an observation por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third tube, and a photographing port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The iris and pupil imaging illumination system illuminates the iris and pupil by coaxial illumination,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眼底检查多是由医生用肉眼通过传统检眼镜直接检查患者的眼睛,既没有客观的对比效果,也难以进行资料存档管理。因此为了提高检查效果,一般采用拍摄设备拍摄眼底照片,然后根据拍摄得到的照片分析患者病情的方式。但传统的拍摄眼底照片用的照明设备由于采用非同轴照明,因此照明光路与观察光路有一个偏角,导致照明均匀度差,可观察角度小,一般观察角度为30度左右,同时非同轴照明也导致传统检眼镜必须在瞳孔较大的状态下使用,因此在检查时往往需要病人作扩瞳才能检查,这无疑使得检查过程变得比较复杂。因此传统的照明设备并不能满足眼底照片拍摄过程的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该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以同轴照明的方式对虹膜和瞳孔进行照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该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包括:镜筒、照明光源、红外光源和红外光感应器;所述镜筒包括第一镜筒、第二镜筒和第三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筒和所述第三镜筒分别与所述第二镜筒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镜筒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滤镜和第一漫反射板,所述第一镜筒靠近所述滤镜的一端开设有照明光束入口,所述照明光源对准所述照明光束入口;所述第二镜筒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漫反射板、第一分光镜、光圈、第二分光镜、聚光透镜组,所述第二镜筒靠近所述第二漫反射板的一端开设有红外光入口,所述红外光源位于所述红外光入口处,所述第二镜筒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二分光镜的反射光方向开设有红外光检测口,所述红外光感应器对准所述红外光检测口;所述第三镜筒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三分光镜和物镜,所述第三镜筒靠近所述物镜的一端开设有观测口,靠近所述第三分光镜的一端开设有拍摄口;所述聚光透镜组包括同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后焦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前焦面重合,所述第二透镜的后焦面和所述第三透镜的前焦面重合。可选地,所述物镜为平凸透镜。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分别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透明棱镜胶合而成,并且在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45°角的面上镀有的半透明的反射膜。可选地,所述光圈为带有固定圆孔的固定光圈。可选地,所述第一漫反射板和所述第二漫反射板均为透明的毛玻璃板。可选地,所述照明光源为LED灯。本技术的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通过设置红外光源和红外光感应器,可以对患者的眼睛进行对准。当对准完成后通过照明光源就可以对患者的眼睛进行照明,并且该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采用同轴照明的方式,因此照明均匀度较好,可观察角度较大,从而便于对患者的虹膜和瞳孔进行拍摄检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镜筒,11:滤镜,12:漫反射板,2:第二镜筒,21:第二漫反射板,22:第一分光镜,23:光圈,24:第二分光镜,25:第一透镜,26:第二透镜,27:第三透镜,3:第三镜筒,31:第三分光镜,32:物镜,4:照明光源,5:红外光源,6:眼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的结构图,该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具体包括:镜筒、照明光源4、红外光源5和红外光感应器7;其中,镜筒包括第一镜筒1、第二镜筒2和第三镜筒3,其中第一镜筒1和第三镜筒3分别与第二镜筒2垂直连接,也即第一镜筒1、第二镜筒2和第三镜筒3组成一类似于潜望镜的结构。在第一镜筒1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滤镜11和第一漫反射板12,并且第一镜筒1靠近滤镜11的一端开设有照明光束入口,照明光源4对准照明光束入口,用于向第一镜筒1内发射照明光束,其可以为LED灯。其中滤镜11用于对照明光源4发出的照明光束进行过滤,以便滤除不需要的波长,第一漫反射板12为透明的毛玻璃板,用于将照明光束漫反射出去。第二镜筒2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漫反射板21、第一分光镜22、光圈23、第二分光镜24、聚光透镜组,并且第二镜筒2靠近第二漫反射板21的一端开设有红外光入口,红外光源5对准红外光入口,用于向第二镜筒2内发射红外光,在第二镜筒2的侧壁上沿第二分光镜24的反射光方向开设有红外光检测口,红外光感应器7对准红外光检测口,用于感应红外光线,其为一款常见的电子设备,故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和原理。其中第二漫反射板21为透明的毛玻璃板,用于将红外光源5发射的红外光漫反射出去。第一分光镜22和第二分光镜24均具有使入射光线一部分90°反射,一部分透过的特性,且第一分光镜22和第二分光镜24分别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透明棱镜胶合而成,并且在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45°角的面上镀有的半透明的反射膜。而光圈23的作用是对入射光束的亮度进行调节,并且由于红外光源5和照明光源4均为发光亮度稳定的光源,因此该光圈23可以为带有固定圆孔的固定光圈,通过该光圈23就可以得到满足需求的光束。而聚光透镜组的作用为对入射光束进行聚光,其包括同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25、第二透镜26和第三透镜27,其中第一透镜25的后焦面和第二透镜26的前焦面重合,第二透镜26的后焦面和第三透镜27的前焦面重合。第三镜筒3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三分光镜31和物镜32,并且第三镜筒3靠近物镜32的一端开设有观测口,靠近第三分光镜31的一端开设有拍摄口。其中第三分光镜31用于使入射光线一部分90°反射,一部分透过,其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透明棱镜胶合而成,并且在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45°角的面上镀有的半透明的反射膜。而物镜32则为一平凸透镜,其用于对入射光线进行聚焦,以便对患者的眼睛6进行照射。使用时,镜筒、照明光源4、红外光源5和红外光感应器7分别固定在检测台上。患者将眼睛6靠近第三镜筒3的观测口,此时开启红外光源5,红外光源5发出的红外光依次透过漫反射板21、第一分光镜22、光圈23、第二分光镜24、聚光透镜组后,经过第三分光镜31的反射后,入射到物镜32,并经过物镜32的聚焦后从观测口射出,此时当患者的眼睛6对准观测口时,眼睛6会将入射的红外线反射回去,反射后的红外线透过物镜32后,经第三分光镜31的反射后透过聚光透镜组入射到第二分光镜24,并通过第二分光镜24的反射从第二镜筒2的红外光检测口射出,被位于红外光检测口处的红外光感应器7检测到。因此当红外光感应器7可以检测到红外光时,则证明眼睛6已对准第三镜筒3上的观测口,可以对眼睛6进行照明操作了。照明时,开启照明光源4,照明光源4发射的照明光束依次透过滤镜11和第一漫反射板12后,经第一分光镜22的反射后,依次透过光圈23、第二分光镜24、聚光透镜组后,经第三分光镜31反射后射入物镜32,并在经过物镜32聚焦后射入眼睛6,然后眼睛6反射的光束依次透过物镜32和第三分光镜31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包括:镜筒、照明光源(4)、红外光源(5)和红外光感应器(7);所述镜筒包括第一镜筒(1)、第二镜筒(2)和第三镜筒(3),其中所述第一镜筒(1)和所述第三镜筒(3)分别与所述第二镜筒(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镜筒(1)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滤镜(11)和第一漫反射板(12),所述第一镜筒(1)靠近所述滤镜(11)的一端开设有照明光束入口,所述照明光源(4)对准所述照明光束入口;所述第二镜筒(2)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漫反射板(21)、第一分光镜(22)、光圈(23)、第二分光镜(24)、聚光透镜组,所述第二镜筒(2)靠近所述第二漫反射板(21)的一端开设有红外光入口,所述红外光源(5)对准所述红外光入口,所述第二镜筒(2)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二分光镜(24)的反射光方向开设有红外光检测口,所述红外光感应器(7)对准所述红外光检测口;所述第三镜筒(3)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三分光镜(31)和物镜(32),所述第三镜筒(3)靠近所述物镜(32)的一端开设有观测口,靠近所述第三分光镜(31)的一端开设有拍摄口;所述聚光透镜组包括同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25)、第二透镜(26)和第三透镜(27),所述第一透镜(25)的后焦面和所述第二透镜(26)的前焦面重合,所述第二透镜(26)的后焦面和所述第三透镜(27)的前焦面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和瞳孔成像照明系统包括:镜筒、照明光源(4)、红外光源(5)和红外光感应器(7);所述镜筒包括第一镜筒(1)、第二镜筒(2)和第三镜筒(3),其中所述第一镜筒(1)和所述第三镜筒(3)分别与所述第二镜筒(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镜筒(1)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滤镜(11)和第一漫反射板(12),所述第一镜筒(1)靠近所述滤镜(11)的一端开设有照明光束入口,所述照明光源(4)对准所述照明光束入口;所述第二镜筒(2)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漫反射板(21)、第一分光镜(22)、光圈(23)、第二分光镜(24)、聚光透镜组,所述第二镜筒(2)靠近所述第二漫反射板(21)的一端开设有红外光入口,所述红外光源(5)对准所述红外光入口,所述第二镜筒(2)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二分光镜(24)的反射光方向开设有红外光检测口,所述红外光感应器(7)对准所述红外光检测口;所述第三镜筒(3)内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第三分光镜(31)和物镜(32),所述第三镜筒(3)靠近所述物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包小辉王艳磊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达同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