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66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锁具,锁键与滑块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的滑块架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架联动的钥匙导槽模块,该钥匙导槽模块内开有钥匙插孔,所述的卡齿滑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的钥匙插孔内,所述的钥匙导槽模块上具有凸起,所述的锁壳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凸起的换齿槽,所述的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凸起有两个工作位置,所述的凸起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插在所述的换齿槽内,所述的上卡齿与所述的下卡齿相脱离,所述的凸起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脱离所述的换齿槽,所述的上卡齿与所述的下卡齿相啮合。该锁具能多次更换钥匙,且没有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锁具,尤其是能多次更换钥匙的多功能锁具。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0320123249.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更换钥匙的锁,其在解锁状态下,在锁芯旋转的任何位置都能撤去原钥匙,更换成新钥匙,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锁具,其能多次更换钥匙,且没有安全隐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锁具,包括锁壳、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芯,所述的锁芯包括与所述的锁壳可转动地设置的锁芯本体、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锁芯本体上的锁键、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锁芯本体上的滑块架、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块架上的多个卡齿滑块、相对于所述的锁芯本体滑动地设置的多个活动齿片,所述的锁壳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锁键的锁键槽,所述的每个活动齿片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的每个活动齿片的另一侧具有多个向下伸出的上卡齿,所述的每个卡齿滑块上具有向上伸出的下卡齿,所述的每个卡齿滑块与相对应的锁芯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的锁键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锁具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的锁键插在所述的锁键槽内,第二工作位置是锁具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的锁键脱离所述的锁键槽而插入每个活动齿片上的凹槽内,所述的锁键与所述的滑块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的滑块架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架联动的钥匙导槽模块,该钥匙导槽模块内开有钥匙插孔,所述的卡齿滑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的钥匙插孔内,所述的钥匙导槽模块上具有凸起,所述的锁壳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凸起的换齿槽,所述的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凸起有两个工作位置,所述的凸起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插在所述的换齿槽内,所述的上卡齿与所述的下卡齿相脱离,所述的凸起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脱离所述的换齿槽,所述的上卡齿与所述的下卡齿相啮合。所述锁键槽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所述的换齿槽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换齿槽位于所述锁键槽逆时针方向旋转10度至360度后的位置。所述锁键是长条形。所述锁键朝向所述活动齿片的侧面上有齿状结构,所述活动齿片的一侧有多个凹槽,所述的锁键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锁键上的齿状结构插入所述活动齿片上的多个凹槽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此方案中,旋转锁芯的过程中活动齿片大部分时间都和卡齿滑块啮合,只有当锁芯旋转至适当位置,钥匙导槽模块上的凸起陷于锁壳上的换齿槽中,在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滑块架连同钥匙导槽模块一起下移,置于滑块架上的卡齿滑块和原本与其啮合的活动齿片脱离,这时才能撤去原钥匙,更换成新钥匙,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由所述的活动齿片、卡齿滑块及第一弹性部件组成的两组齿片滑块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块架上,两组中的卡齿滑块分别从所述的钥匙插孔的两侧伸入钥匙插孔内。这样插入钥匙插孔的钥匙可以两面都有牙花,大大增加了牙花的组合数。所述钥匙导槽模块8内垂直于钥匙插孔23的方向也可以设置多个普通弹子,其与钥匙侧面的弹子槽13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锁键朝向所述活动齿片的侧面上有至少两条齿状结构,所述活动齿片的一侧至少有三个凹槽,所述的锁键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锁键上的齿状结构插入所述活动齿片上的多个凹槽内。这样对应这样的锁键,就有多把钥匙可以开启它。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附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锁定状态下的剖面图;附图3为本技术附图4的B-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开启状态下的剖面图;附图5为本技术附图6的C-C方向的剖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待换钥匙状态下的剖面图;附图7为本技术附图8的D-D方向的剖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换钥匙状态下的剖面图;附图9为本技术附图10的E-E方向的剖视图;附图10为本技术换钥匙后重新锁定状态下的剖面图; 附图11为用于本技术的钥匙的主视图;附图12为本技术附图11的F-F方向的剖视图;附图13为本技术附图14的G-G方向的剖视图;附图14为本技术卡齿滑块和滑块架的俯视图;附图15为本技术普通锁键和活动齿片的主视图;附图16为本技术组织锁键和组织齿片的主视图;附图17为本技术使用第一把钥匙开启组织锁状态下的锁芯剖视图;附图18为本技术使用第二把钥匙开启组织锁状态下的锁芯剖视图;其中1、锁壳;2、锁芯;3、锁键;4、活动齿片;5、滑块架;6、卡齿滑块;7、第一弹性部件;8、钥匙导槽模块;9、第二弹性部件10、钥匙;11、锁键槽;12、牙花;13、弹子槽;14、组织锁键;15、组织齿片;16、换齿槽;17、上卡齿;18、下卡齿;19、卡齿滑块凸起;20、凹槽;21、凸起;22、锁芯本体;23、钥匙插孔;24、齿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多功能锁具,包括锁壳1、设置在锁壳1内的锁芯2,所述的锁芯2包括与所述的锁壳1可转动地设置的锁芯本体22、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锁芯本体22上的锁键3、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锁芯本体22上的滑块架5、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块架5上的多个卡齿滑块6、相对于所述的锁芯本体22滑动地设置的多个活动齿片4,所述的锁壳1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锁键3的锁键槽11,所述的每个活动齿片4的一侧开有凹槽20,所述的每个活动齿片4的另一侧具有多个向下伸出的上卡齿17,所述的每个卡齿滑块6上具有向上伸出的下卡齿18,所述的每个卡齿滑块6与相对应的锁芯本体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7,所述的锁键3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锁具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的锁键3插在所述的锁键槽11内,第二工作位置是锁具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的锁键3脱离所述的锁键槽11而插入每个活动齿片4上的凹槽2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键3与所述的滑块架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9,所述的滑块架5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架5联动的钥匙导槽模块8,该钥匙导槽模块8内开有钥匙插孔23,所述的卡齿滑块6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的钥匙插孔23内,所述的钥匙导槽模块8上具有凸起21,所述的锁壳1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凸起21的换齿槽16,所述的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凸起21有两个工作位置,所述的凸起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21插在所述的换齿槽16内,所述的上卡齿17与所述的下卡齿18相脱离,所述的凸起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21脱离所述的换齿槽16,所述的上卡齿17与所述的下卡齿18相啮合。所述锁键槽11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所述的换齿槽16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由所述的活动齿片4、卡齿滑块6及第一弹性部件7组成的两组齿片滑块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块架5上,两组中的卡齿滑块6分别从所述的钥匙插孔23的两侧伸入钥匙插孔23内。所述换齿槽16位于所述锁键槽11逆时针方向旋转88度至92度后的位置。所述锁键3是长条形。当锁具需要锁定时,第二弹簧体9推动锁键3进入锁壳1上的锁键槽11,活动齿片4的上部阻挡它向下运动,因此锁键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使锁芯2不能相对于锁壳1作旋转运动,即锁定。参见附图3和附图4,钥匙10从钥匙插孔23插入钥匙导槽模块8,其上的牙花12推动多个卡齿滑块6上的凸起19,使多个卡齿滑块6带着与之相啮合的多个活动齿片4一起运动,并止于恰当的位置,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锁具,包括锁壳(1)、设置在锁壳(1)内的锁芯(2),所述的锁芯(2)包括与所述的锁壳(1)可转动地设置的锁芯本体(22)、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锁芯本体(22)上的锁键(3)、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锁芯本体(22)上的滑块架(5)、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块架(5)上的多个卡齿滑块(6)、相对于所述的锁芯本体(22)滑动地设置的多个活动齿片(4),所述的锁壳(1)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锁键(3)的锁键槽(11),所述的每个活动齿片(4)的一侧开有凹槽(20),所述的每个活动齿片(4)的另一侧具有多个向下伸出的上卡齿(17),所述的每个卡齿滑块(6)上具有向上伸出的下卡齿(18),所述的每个卡齿滑块(6)与相对应的锁芯本体(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7),所述的锁键(3)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锁具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的锁键(3)插在所述的锁键槽(11)内,第二工作位置是锁具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的锁键(3)脱离所述的锁键槽(11)而插入每个活动齿片(4)上的凹槽(2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键(3)与所述的滑块架(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9),所述的滑块架(5)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架(5)联动的钥匙导槽模块(8),该钥匙导槽模块(8)内开有钥匙插孔(23),所述的卡齿滑块(6)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的钥匙插孔(23)内,所述的钥匙导槽模块(8)上具有凸起(21),所述的锁壳(1)上开有与用于容纳所述的凸起(21)的换齿槽(16),所述的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凸起(21)有两个工作位置,所述的凸起(2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21)插在所述的换齿槽(16)内,所述的上卡齿(17)与所述的下卡齿(18)相脱离,所述的凸起(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凸起(21)脱离所述的换齿槽(16),所述的上卡齿(17)与所述的下卡齿(18)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梧钊沈阳
申请(专利权)人:玛拉峰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