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
技术介绍
已有的超短波车载天线一般为3m中馈天线,其性能指标可满足车载式超短波电台的使用要求,但由于天线太高,影响通信车辆顺利通过桥隧和规避卫星进入桥隧以及快速运动时通信效果不好;此外,随着电磁环境复杂程度日趋严重及战术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超短波天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天线的战术姿态和通信效果,迫切需要研制新型天线以改善战术通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包括底座、针型插座、连接器和外罩,所述的外罩套设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支筒且位于外罩内,支筒上设置下定位盘,下定位盘上设置下锥振,下锥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绝缘子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的底部设置连接器,其插入绝缘子的连接通孔,绝缘子上设置上锥振,上锥振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穿过上锥振和绝缘子连接连接器,上锥振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偶极子座上设置有偶极子A,偶极子A通过连接箍连接偶极子B,偶极子B顶部设置上定位盘,外罩的顶部设置有顶罩,顶罩与上定位盘之间设置有压簧。具体地,所述的连接箍包括左半箍和右半箍,左半箍和右半箍均为半圆环,且包住偶极子A的上端和偶极子B的下端,左半箍和右半箍通过螺栓固定。具体地,所述的连接箍上设置有阻抗匹配板。具体地,所述的外罩上设置有安装孔,偶极子座通过安装孔与外罩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的偶极子座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偶极子A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针型插座(6)、连接器(16)和外罩(12),所述的外罩(12)套设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筒(2)且位于外罩(12)内,支筒(2)上设置下定位盘(3),下定位盘(3)上设置下锥振(4),下锥振(4)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5),绝缘子(5)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4)的底部设置连接器(16),其插入绝缘子(5)的连接通孔,绝缘子(5)上设置上锥振(7),上锥振(7)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6)穿过上锥振(7)和绝缘子(5)连接连接器(16),上锥振(7)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11),偶极子座(11)上设置有偶极子A(13),偶极子A(13)通过连接箍(10)连接偶极子B(23),偶极子B(23)顶部设置上定位盘(9),外罩(12)的顶部设置有顶罩(19),顶罩(19)与上定位盘(9)之间设置有压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针型插座(6)、连接器(16)和外罩(12),所述的外罩(12)套设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筒(2)且位于外罩(12)内,支筒(2)上设置下定位盘(3),下定位盘(3)上设置下锥振(4),下锥振(4)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5),绝缘子(5)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4)的底部设置连接器(16),其插入绝缘子(5)的连接通孔,绝缘子(5)上设置上锥振(7),上锥振(7)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6)穿过上锥振(7)和绝缘子(5)连接连接器(16),上锥振(7)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11),偶极子座(11)上设置有偶极子A(13),偶极子A(13)通过连接箍(10)连接偶极子B(23),偶极子B(23)顶部设置上定位盘(9),外罩(12)的顶部设置有顶罩(19),顶罩(19)与上定位盘(9)之间设置有压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箍(10)包括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均为半圆环,且包住偶极子A(13)的上端和偶极子B(23)的下端,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箍(10)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