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388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包括底座(1)、针型插座(6)、连接器(16)和外罩(12),所述的外罩(12)套设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筒(2)且位于外罩(12)内,支筒(2)上设置下定位盘(3),下定位盘(3)上设置下锥振(4),下锥振(4)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5),绝缘子(5)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4)的底部设置连接器(16),绝缘子(5)上设置上锥振(7),上锥振(7)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11),偶极子座(11)上设置有偶极子A(13),偶极子A(13)通过连接箍(10)连接偶极子B(23),偶极子B(23)顶部设置上定位盘(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
技术介绍
已有的超短波车载天线一般为3m中馈天线,其性能指标可满足车载式超短波电台的使用要求,但由于天线太高,影响通信车辆顺利通过桥隧和规避卫星进入桥隧以及快速运动时通信效果不好;此外,随着电磁环境复杂程度日趋严重及战术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超短波天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天线的战术姿态和通信效果,迫切需要研制新型天线以改善战术通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包括底座、针型插座、连接器和外罩,所述的外罩套设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支筒且位于外罩内,支筒上设置下定位盘,下定位盘上设置下锥振,下锥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绝缘子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的底部设置连接器,其插入绝缘子的连接通孔,绝缘子上设置上锥振,上锥振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穿过上锥振和绝缘子连接连接器,上锥振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偶极子座上设置有偶极子A,偶极子A通过连接箍连接偶极子B,偶极子B顶部设置上定位盘,外罩的顶部设置有顶罩,顶罩与上定位盘之间设置有压簧。具体地,所述的连接箍包括左半箍和右半箍,左半箍和右半箍均为半圆环,且包住偶极子A的上端和偶极子B的下端,左半箍和右半箍通过螺栓固定。具体地,所述的连接箍上设置有阻抗匹配板。具体地,所述的外罩上设置有安装孔,偶极子座通过安装孔与外罩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的偶极子座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偶极子A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槽内。具体地,所述的上定位盘的顶部为圆台,所述的压簧套设在圆台上,其一端连接顶罩,另一端连接上定位盘,上定位盘套设在偶极子B上且通过螺栓与偶极子B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转接头。具体地,所述的外罩的底部套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地,所述的连接套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位于连接套与底座之间。具体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螺栓固定有合成器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体积小,重量轻,设置安装底座,方便安装,工作频段宽,达到400个倍频程;无源天线,不引入噪声,不产生杂散;与倒伏机构组合便于设备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筒,3-下定位盘,4-下锥振,5-绝缘子,6-针型插座,7-上锥振,8-压簧,9-上定位盘,10-连接箍,11-偶极子座,12-外罩,13-偶极子A,14-阻抗匹配板,15-合成器板,16-连接器,17-转接头,18-橡胶密封圈,19-顶罩,20-左半箍,21-右半箍,22-连接套,23-偶极子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包括底座1、针型插座6、连接器16和外罩12,所述的外罩12套设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筒2且位于外罩12内,支筒2上设置下定位盘3,下定位盘3上设置下锥振4,下锥振4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5,绝缘子5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4的底部设置连接器16,其插入绝缘子5的连接通孔,绝缘子5上设置上锥振7,上锥振7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6穿过上锥振7和绝缘子5连接连接器16,上锥振7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11,偶极子座11上设置有偶极子A13,偶极子A13通过连接箍10连接偶极子B23,偶极子B23顶部设置上定位盘9,外罩12的顶部设置有顶罩19,顶罩19与上定位盘9之间设置有压簧8。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箍10包括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均为半圆环,且包住偶极子A13的上端和偶极子B23的下端,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箍10上设置有阻抗匹配板14,阻抗匹配板9的作用是将偶极子的高阻抗转变为与系统匹配的50欧姆的阻抗,便于天线接收的信号在系统中传输。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罩12上设置有安装孔,偶极子座11通过安装孔与外罩12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偶极子座11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偶极子A13通过螺栓固定在放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定位盘9的顶部为圆台,所述的压簧8套设在圆台上,其一端连接顶罩19,另一端连接上定位盘9,上定位盘9套设在偶极子B23上且通过螺栓与偶极子B2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转接头17。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罩12的底部套设有连接套22,连接套22与底座1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套22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有橡胶密封圈18,橡胶密封圈18位于连接套22与底座1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顶部还螺栓固定有合成器板1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针型插座(6)、连接器(16)和外罩(12),所述的外罩(12)套设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筒(2)且位于外罩(12)内,支筒(2)上设置下定位盘(3),下定位盘(3)上设置下锥振(4),下锥振(4)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5),绝缘子(5)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4)的底部设置连接器(16),其插入绝缘子(5)的连接通孔,绝缘子(5)上设置上锥振(7),上锥振(7)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6)穿过上锥振(7)和绝缘子(5)连接连接器(16),上锥振(7)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11),偶极子座(11)上设置有偶极子A(13),偶极子A(13)通过连接箍(10)连接偶极子B(23),偶极子B(23)顶部设置上定位盘(9),外罩(12)的顶部设置有顶罩(19),顶罩(19)与上定位盘(9)之间设置有压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针型插座(6)、连接器(16)和外罩(12),所述的外罩(12)套设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筒(2)且位于外罩(12)内,支筒(2)上设置下定位盘(3),下定位盘(3)上设置下锥振(4),下锥振(4)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绝缘子(5),绝缘子(5)设置有连接通孔,下锥振(4)的底部设置连接器(16),其插入绝缘子(5)的连接通孔,绝缘子(5)上设置上锥振(7),上锥振(7)上设置有中央通孔,所述针型插座(6)穿过上锥振(7)和绝缘子(5)连接连接器(16),上锥振(7)的顶部设置偶极子座(11),偶极子座(11)上设置有偶极子A(13),偶极子A(13)通过连接箍(10)连接偶极子B(23),偶极子B(23)顶部设置上定位盘(9),外罩(12)的顶部设置有顶罩(19),顶罩(19)与上定位盘(9)之间设置有压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箍(10)包括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均为半圆环,且包住偶极子A(13)的上端和偶极子B(23)的下端,左半箍(20)和右半箍(21)通过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超短波微波全向监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箍(10)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