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09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43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下面的导光单元、以及泡沫带,导光单元包括光入射表面、与光入射表面相对的相对表面、连接光入射表面与相对表面的侧表面以及面向显示面板的光出射表面,泡沫带附接在光出射表面的边缘和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的边缘上,以固定显示面板和导光单元。泡沫带包括第一粘合层、设置在第一粘合层上的反射层、设置在反射层上的泡沫层以及设置在泡沫层上且附接到显示面板的第二粘合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包括导光单元和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装置由于其性能和有竞争力的价格而被使用。然而,CRT显示装置大并且缺乏便携性。因此,诸如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由于其尺寸小、重量轻和功耗低而被更广泛地使用。液晶显示装置向特定的分子排列施加电压以改变所述分子排列。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液晶单元因分子排列中的变化引起的诸如双折射、旋光偏振、二向色性或光散射的光学性质上的变化而显示图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源、引导来自光源的光的导光单元以及使用来自导光单元的光来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使用模具框架结构来将光源、导光单元和显示面板保持在一起。最近,已经提出用于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的多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能够改善显示质量的更薄的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下面的导光单元、以及泡沫带,导光单元包括光入射表面、与光入射表面相对的相对表面、连接光入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面,所述导光单元包括光入射表面、与所述光入射表面相对的相对表面、连接所述光入射表面与所述相对表面的侧表面以及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出射表面;以及泡沫带,附接在所述光出射表面的边缘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的边缘上,以固定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光单元,其中,所述泡沫带包括第一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合层上的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泡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泡沫层上且附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粘合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7 KR 10-2017-00905081.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面,所述导光单元包括光入射表面、与所述光入射表面相对的相对表面、连接所述光入射表面与所述相对表面的侧表面以及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出射表面;以及泡沫带,附接在所述光出射表面的边缘和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的边缘上,以固定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导光单元,其中,所述泡沫带包括第一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合层上的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泡沫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泡沫层上且附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粘合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泡沫带包括第一泡沫带、第二泡沫带和第三泡沫带,所述第一泡沫带附接在所述光出射表面的与所述相对表面相邻的边缘上,所述第二泡沫带和所述第三泡沫带分别附接在所述光出射表面的与所述导光单元的所述侧表面相邻的边缘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泡沫带、所述第二泡沫带和所述第三泡沫带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层之间的蓝色层,以及所述第一泡沫带的所述蓝色层吸收黄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光源部,发射光并且面向所述导光单元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其中,从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英民李智娜南智恩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