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05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包括多段监测管体,所述监测管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并配置有用于将监测管体的管腔分隔成多个贯穿于监测管体长度方向并相对独立的腔体的分隔件;所述监测管体沿长度方向两两连接,且管腔内各腔体上下对应连通以贯穿监测井的长度方向;所述监测管体还配置有布置在腔体底部的封堵,以在监测井内形成多个不同监测深度的监测通道,构成所述监测通道的最底部腔体所在的监测管体的侧壁上具有与该腔体连通的透水孔。通过该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能克服现有的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管内部封堵困难和下井过程中井内浮力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的单孔多通道监测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传统监测井投资大、占地多等缺点,国内外各个科研机构大力发展单孔多通道监测井技术。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管大多是模具一体成型,其长度根据监测井深度定做,采用HDPE或用PVC-U材质由专用设备连续挤压成型,管体内腔被分隔为独立的监测通道。目前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两个问题:(1)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内部封堵困难;(2)井内浮力大,塑料材质的井管不易下入。公开号为CN207079561U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它包括管体和分隔板体,各所述分隔板体沿长度方向的前侧面分别与所述管体轴向内壁间隔密封连接,各该分隔板体的后侧面互相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管体内腔被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在所述管体底部的各监测通道内均装有通道封塞。该专利技术中的通道封塞设置在管体底部,且并未说明如何进行通道封塞,且若相隔的监测层之间较远的话,很难精准的进行通道封塞。公开号为CN207143907U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多层含水层地区单井分层地下水监测井”,公开了一种多层含水层地区单井分层地下水监测井,包括监测管壁、井壁、透水滤料填充区和止水材料填充区;所述的监测管壁位于井壁内部,长度与井壁相同,井壁和监测管壁的顶端与井口相连,底端与井底封堵相连。该专利技术监测通道内部并未封堵,监测点位于上层的地下水进入监测通道后仍需填满下部的监测通道,方可进行监测,导致样品滞留在下部通道中易变质,增加了实际操作中洗井时间和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的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管内部封堵困难和下井过程中井内浮力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包括多段监测管体,所述监测管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并配置有用于将监测管体的管腔分隔成多个贯穿于监测管体长度方向并相对独立的腔体的分隔件;所述监测管体沿长度方向两两连接,且管腔内各腔体上下对应连通以贯穿监测井的长度方向;所述监测管体还配置有布置在腔体底部的封堵,以在监测井内形成多个不同监测深度的监测通道,构成所述监测通道的最底部腔体所在的监测管体的侧壁上具有与该腔体连通的透水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隔件包括多块矩形分隔板,矩形分隔板的一侧相互密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监测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所述管腔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扇形腔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管体的长度不要求完全一致,所述监测管体内配置的封堵数不要求完全一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监测管体内只有一个腔体底部布置有封堵,且各封堵对应不同监测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管体通过井管连接套两两连接。所述井管连接套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管体两两连接处设有橡胶止水圈,橡胶止水圈的形状与所述监测管体的截面相匹配,用于防止所述监测管体中各腔体之间横向串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还包括固定在最底端监测管体的底部的锥状导向头。所述导向头选用不锈钢材质,并通过井管连接套与监测管体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监测管体与其配置的分隔件和封堵一体成型。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创新提出了分段式的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结构采用分段式的结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无限延长其监测深度。(2)本专利技术将监测管体设计成多种类型的标准件,包括不同长度、内部分隔形式的监测管体,在应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连接即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3)采用已进行内部通道封堵的一体成型的监测管体分段连接的方式,有效阻隔各个内部监测通道,减少实际操作中的洗井时间和频率,而且给更高深度的监测提供了可能性。(4)采用底部导向头的设计,将圆锥形不锈钢材料作为底部导向头,用于对抗井管下井时井内浮力,方便井管顺利下井,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的单独分段井管的仰视图,包括:(a)监测管体1的仰视图,(b)监测管体2的仰视图,(c)监测管体3的仰视图,(d)监测管体4的仰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的橡胶止水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I~IV-监测通道;A~D-腔体;1~4-监测管体;5内部封堵;6-分隔件;7-透水孔;8-井管连接套;9-橡胶止水圈;10-不锈钢导向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公开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以下简称监测井),主要包括监测管体、布置在监测管体内的分隔件6、布置在监测管体相应腔体底部的内部封堵5、以及布置在最底部的不锈钢导向头10。监测管体共有四段,即自上而下首尾连接的监测管体1、监测管体2、监测管体3和监测管体4,各监测管体均为圆柱体结构且直径相等。分隔件6由两块或四块矩形分隔板构成,各矩形分隔板的一侧边在监测管体的中心处相互密封连接,另一侧密封固定在监测管体的内壁,使各监测管体内形成四个相互独立的扇形腔体,即腔体A、腔体B、腔体C、腔体D。各扇形腔体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扇形腔体的数量也可改变,只需要对应改变分隔件6中的分隔板数量及各分隔板之间的夹角即可。进一步的,各腔体的形状和布局也可以调整,具体可根据监测需求进行设计,只要保证各监测管体内部构成相同,各相应腔体对应后上下贯通即可。但为减少制造和加工成本以及实用性,优选地,以监测管体的中心为中心通过分隔件6将监测管体的内腔分割多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腔体。结合图1和图2所示,监测管体1中,腔体B~D和监测管体1的长度是相同的,其顶端和底端均为敞口式结构,上下连通;腔体A的长度短于监测管体1的长度,其顶端为敞口式结构,底部设有内部封堵5,上下不连通。在腔体A的侧壁上,内部封堵5上方的位置,设有透水孔7,从而在腔体A内形成监测通道I。监测管体2中,腔体C~D和监测管体2的长度是相同的,其顶端和底端均为敞口式结构,上下连通;腔体A~B的长度短于监测管体2的长度,其顶端为敞口式结构,底部设有内部封堵5,上下不连通。在腔体B的侧壁上,内部封堵5上方的位置,设有透水孔7,从而在腔体B内形成监测通道II。监测管体3中,腔体D和监测管体3的长度是相同的,其顶端和底端均为敞口式结构,上下连通;腔体A~C长度短于监测管体3的长度,其顶端为敞口式结构,底部设有内部封堵5,上下不连通。在腔体C的侧壁上,内部封堵5上方的位置,设有透水孔7,从而在腔体C内形成监测通道III。监测管体4中,各腔体的长度均短于监测管体4的长度,顶端为敞口式结构,底部均设有内部封堵5,上下不连通。在腔体D的侧壁上,内部封堵5上方的位置,设有透水孔7,从而在腔体D内形成监测通道IV。由此可见,该监测井共有四个不同深度的监测通道,且监测通道的深度沿周向依次变化,便于实际中的应用。从图1可见,上述实施例中监测管体的长度相等,为提高应用的灵活性,也可将监测管体设计和制作成几种不同标准长度,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对监测通道进行任意组合,以实现不同深度的水质监测。在上述实施例中,监测管体1中只有腔体A底部装有内部封堵5,而监测管体2~4中装有内部封堵5的腔体逐渐增加,即每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监测管体,所述监测管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并配置有用于将监测管体的管腔分隔成多个贯穿于监测管体长度方向并相对独立的腔体的分隔件;所述监测管体沿长度方向两两连接,且管腔内各腔体上下对应连通以贯穿监测井的长度方向;所述监测管体还配置有布置在腔体底部的封堵,以在监测井内形成多个不同监测深度的监测通道,构成所述监测通道的最底部腔体所在的监测管体的侧壁上具有与该腔体连通的透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监测管体,所述监测管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并配置有用于将监测管体的管腔分隔成多个贯穿于监测管体长度方向并相对独立的腔体的分隔件;所述监测管体沿长度方向两两连接,且管腔内各腔体上下对应连通以贯穿监测井的长度方向;所述监测管体还配置有布置在腔体底部的封堵,以在监测井内形成多个不同监测深度的监测通道,构成所述监测通道的最底部腔体所在的监测管体的侧壁上具有与该腔体连通的透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多块矩形分隔板,矩形分隔板的一侧相互密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监测管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所述管腔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扇形腔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单孔多通道监测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管体的长度不要求完全一致,所述监测管体内配置的封堵数不要求完全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徐卫娟常邦华戴昕李钦钦袁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