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983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包括电路板、主体、动光栅座和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电机轴,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错落形成第一圆周面,所述电机轴包括轴端面、轴心的螺纹孔和限位面,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错落形成第二圆周面,所述动光栅座安装有动光栅,所述动光栅座穿过主体的中心通孔与电机配合。采用的无轴承安装式结构,动光栅座直接安装到电机轴上,电机轴直接带动动光栅座旋转,省去了传统编码器的两个轴承。编码器的主体直接安装到电机的安装平面上,节省了传统编码器用于连接编码器主体和电机的板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领域,特别是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
技术介绍
光电编码器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现在自动化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市场上对编码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国内市场对编码器的需求量增大,许多国外企业纷纷在国内办厂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国外编码器的售价几乎和国产本土的编码器售价相差无几。由于国内编码器生产的时间较短,在工艺和性能上都不如国外编码器优越,在价格上又没有优势。直接导致许多小型编码器生产企业的倒闭。现在市场上的传统编码器依旧采用的整体式结构设计,主体和主轴是由轴承连接在一起,动光栅和定光栅分别安装到主轴和主体上,接收的电器元器件安装到电路板上,然后将外壳安装到主体上,用于保护编码器的内部整体结构。传统的一体式编码器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结构单一,体积大,零件过多不易于加工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包括电路板、主体、动光栅座和电机,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上,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动光栅座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包括电路板、主体、动光栅座和电机,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上,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动光栅座直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与电机轴成一体的分体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电机轴,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错落形成第一圆周面,所述电机轴包括轴端面、轴心的螺纹孔和限位面,所述主体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错落形成第二圆周面,所述动光栅座安装有动光栅,所述动光栅座穿过主体的中心通孔与电机配合,包括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和置于第二工作面的通孔,所述第一工作面高于第二工作面,所述电机的第一安装面与主体的第一配合面相接触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机的第一圆周面与主体的第二圆周面相配合,所述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错落形成的内壁与电机轴的外壁相配合,所述轴心的螺纹孔与第二工作面的通孔相对应并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荣德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