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浓专利>正文

水浮能动力机设计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84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8:14
水浮能动力机属动力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它是利用水浮物体水中上浮浮力设计的能量转换机械。多次实验的结果证实,注气于水下可造出以空气为主质的水下水浮动物体,该浮动物体上浮产生的能量远大于造这个水浮物体消耗了的能量。根据实验水杯进气带转铝片的现象,设计出摩天轮形和履带形两种水浮能动力机机型,阐明其工作原理,做到不消耗资源和其它外能,实现了水浮力转换成机械动能,除带动空压机注气水下制造水浮物体外,其主要动能用于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浮能动力机设计技术
:水浮能动力机的设计技术属动力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水轮机都是利用水的流动势能做功的能量转换机械。利用水浮能动力原理设计创造的水浮能动力机,是将水的浮力特性能量转换成机械动力,它创新开发了水的另一种能量水浮力动能,是一个新产品,目前没有发现有此类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采用水浮能动力原理设计制造的水浮能动力机,是将水浮物体浮升势能转变为机械动能再发电,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浮能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它是不消耗资源和其它能量的动力机,其动能主要应用于发电。具体实施方式:人们常从河边、湖边、或海边走过,经常会发现有不少的气泡从水中冒起冲出水面,设想气泡如果象乒乓球大、蓝球大、或象小艇、大船一样大,那气泡水中上升的浮力会有多大呢?按船舶的载重量就等于它的悱水量定律设计,把空气注入几十米、几百上千米甚至更深的水中,空气从水底到水面所产生的浮升力,不就是我们可利用和开发的动力之源吗。要开发这种资源,先得有两个条件:一是制造气泡,就是注气于水底,并要控制住它,这是要消耗能量的工作系统。二是气泡浮升,浮力的获得和利用,这是产出能量的工作系统。这两个系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有一定深度的水,在注入空气所需的动力和气体本身在水中上浮所产生的动力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的关系的问题。注入空气所用的能量消耗小于被注入空气本身水中上浮所产生的能量,这个水浮能动力机就可不用外能做功,也能不断地运转,这才有实用意义。目的、要求清楚,只有用实验去证明,看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条件。实验1材料准备:取内直径12公分,长1.1米可透视,周身有小孔洞的大塑胶管一根、比大胶管内直径小一点的圆木片一块、宽度16公分的保鲜袋4个、大罐可乐饮料瓶2个、2米长的小胶管一根、扎绳少许、1.1米高水桶一只、1.3米长o.2米宽小木板一块。实验开始:分三次实施,取保鲜袋一个,开口处插入小管子扎牢,不漏气,并通过小管子吹气进入保鲜袋,使保鲜袋涨起,保持平常气压成气球,折紧小管子不通气,小管子吹气这头也扎一个保鲜袋,不注气,保持干瘪状态放好。将另两个保鲜袋分别吹气做成各自独立的气球扎牢开口,两个可乐瓶从中间剪断成杯子样各装入一个独立气球,可乐瓶杯可防止气球受压变形。将大管子竖立放入水桶,大管子可保持气球水中上浮成直线。大管内可乐杯剪口朝下,先放入有独立气球的可乐杯一个,接着放入小圆木片,圆木片上面放入有小管子的气球,用小木板加重盖住大管子口。此时可把大管子看成是注气机或空气压缩机的气缸,独立气球可乐杯是连杆,圆木片是活塞,有小管子的气球是气缸室内的气体。开始注水桶中,管内气球随水涨上浮,打开小管子折扣,有小管子的气球顶到木块时随水涨慢慢消失,水桶外另一头干瘪的保鲜袋慢慢涨成一个气球,折紧小管子,第一次实施结束。实施总结,一个水中上浮的气球的浮力可挤瘪空气层中的一个气球,并通过管道转移受挤压的气体造出另一个新气球,证实水涨浮力可造气球,就如空压机注气造气球工作原理一样。第二次实施开始,取出桶内所有东西,将水倒掉,大管子重新放入水桶。独立气球可乐杯一个,杯口倒扣放入管内再放圆木片,圆木片上方放一个有小胶管的气球,用木板加重盖往大管口,小胶管另一头干瘪的保鲜袋放入水桶底内,最好用小块胶布粘在桶底上,开始注水于桶中,大管子内气球可乐杯上浮,有小管子气球将抵到木板时放开小管子折扣,水还在涨,有小管子的气球变化很小,直至水涨至最高位也没造出水下象样气球,小胶管两头水上水下各半个气球。二次实施结束。总结二次实施,因有水的压力,一个浮力同水压基本相等的气球想造一个同体积,又有一定深度的水下气球有点难,或说不可能。第三次实施开始,三次实施和二次实施基本相同,多放入一个倒扣着杯口的独立气球在大管子中,放入二个独立气球后接着放小园木片,最后放入用小管子吹成的小气球,并用小木板加重盖住大管子。现在大管子外面桶底层那个是扎有小管子干瘪的保鲜袋,用胶布把保鲜袋和桶底粘一粘。大管子内是两个各自独立吹涨气的可乐杯保鲜袋气球和园木片,园木片上面那个是有小管子插入的保鲜袋气球,现将折紧的小管子放开,使其与底层干瘪保鲜袋联通。一切就绪,往水桶内注水,随着水涨,气球杯浮起,瘪袋粘住不浮,管内最上面有小管子的保鲜袋气球顶到盖在大管子口加重木板时,需要的现象结果就会出现,水慢慢的涨,气球慢慢的升,最上面的气球开始慢慢的变小,桶底层干瘪的保鲜袋开始慢慢的涨大,最后桶中水还没有涨到最高点,顶层那个带小管子的气球全消失,桶底保鲜袋成气球并上浮,实验结束。实验总结:水中两个气球浮力的合力挤顶最上面有小管子受木板挡住的气球,使受压的气体注入水底瘪气保鲜袋内造出新气球,这就是我们想得到的结果。实验说明上浮力大于水的压力时,造一个水下气球不是问题。三次实施,大管子长1.1米,直径12公分,可容10个10公分直经的气球,实验时用2个独立气球的浮力,有效挤压运行一个气球高度的距离,就可造一个水下新气球。大管子长度等于十个气球叠加的高度,管内两个独立气球从管底上浮一个气球位算起到水面止,总计可产生8个气球,是2个独立气球的四倍。证实注气水下造一个新气球的能量消耗比新气球本身从水底到水面上浮产生的浮力能量要小得多。只要水浮物体的浮力大于水的压力,水浮物体上浮一个自身体积占用空间的距离,就可注气造出一个等水压、等同体积大小的水浮物体。水越深压力越大,上浮距离就越长,能量产出就越多,可设想大管内装满10个气球上浮,用总浮力三分之一用于造水下新气球,三分之二的浮力就可用于它用。今后如遇水深压力大,总浮力一半用于空气压缩机造水下新气球,一半它用也是一个好方案,因为它不消耗水资源,也没有消耗其它外来能源,就可以不停地制造水下气球和有余力它用。再做第二个小实验,本实验分两次做完,第一次做看用简单办法能否管住水中上浮的气泡。第二次做看管住的气泡有什么作用。材料准备:1.大水桶一只,2.长2米小胶管一条,3.透明直身水杯一只,4.胶布一小块,5.长30公分宽1公分的薄铝片一块,6.长1.3米宽1公分小方木一根,7.长5公分铁钉一颗,先将铝片一头用铁钉钉在小方木一头的25公分处,钉子钉牢,铝片可自由转动,铝片另一头按杯子大小绕一个圈,能套住杯子不掉,铝片顺时针转动直指九点钟数字成水平时,要求杯口朝下,做好后备用。实验开始:小胶管一头放入水桶内至桶底t形用胶布粘住,水桶装满水,小胶管另一头叼在嘴上,手拿杯子装满水倒扣扦入桶内,距离小管子断口上方约三公分处,开始吹气,气泡进入杯子,杯内之水自然被排出,一口气没吹完杯子空间已被气体占满,拿杯子之手也觉得杯子有向上的浮力,第一次实施结束。总结得到:五面密封一面开口的杯子,杯口朝下,上浮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入杯内,杯内之水自然排出,管住了空气并产生上浮力。第二次实施开始:手拿小方木连同杯子扦进桶里,这时杯子装满水,斜扣在桶内小管子断口上方约2公分处。此时我们可以把铝片看成是时钟的秒针指向末端连结着杯子,停在7至8点钟的数字间,开始吹气,很快就看见气泡冲进杯子,空气随怀子连同铝片弧形浮起,向12点钟字母方向运行,过10点将至12点时,杯子渐渐向水平倾倒,空气跑出,水就自然进入杯中,浮转运行停止。这就是我们要的现象,第二个实验第二次实施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气于水下造出以空气为主要材质的水浮动物体的能量消耗,远小于水浮动物体本身水中上浮产生的浮力能量,其上浮力带转水浮能动力机,把水浮力转换成机械动能,除带动空压机完成注气水下制造水浮动物体外余能发电,是不消耗资源和其它外能,又可运转的水浮能动力机设计理论。

【技术特征摘要】
1.注气于水下造出以空气为主要材质的水浮动物体的能量消耗,远小于水浮动物体本身水中上浮产生的浮力能量,其上浮力带转水浮能动力机,把水浮力转换成机械动能,除带动空压机完成注气水下制造水浮动物体外余能发电,是不消耗资源和其它外能,又可运转的水浮能动力机设计理论。2.注气水下造出水浮动物体,其上浮带动水浮能动力机转动,使水浮力转换成机械动能,再由输能转轴输出供它用的能量转换工艺技术。3.摩天轮型与履带型两种水浮能动力机的机型设计方案。4.摩天轮形水浮能动力机的工作原理:开动空气压缩机并通过管道把空气注入水下对准水浮能动力机导气槽吹出,导气槽将空气导入气库,气库纳气之时自然把库内之水排出,使气库形成一个以空气为主质的水浮动物体,并产生上浮势能带动水浮能动力机转动,气库一个接一个纳满气体随机形弧形上浮,浮至近水面又一个接一个随周转而倾倒排气下沉回转,进行二次纳气上浮的循还工作,动能传输轴将动能传到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浓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