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34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及其生产工艺。所述聚乙烯膜通过流延工艺加工获得,所述聚乙烯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以及电晕层;所述热封层包括重量组分:80‑84%低密度聚乙烯、15‑18%聚丁烯、0.5‑1.0%爽滑剂以及0.5‑1.0%开口母粒;所述中间层包括重量组分:65‑70%低密度聚乙烯、20‑25%高密度聚乙烯、0.1‑0.5%加工助剂以及8‑12%聚丁烯;所述电晕层包括重量组分:99.5‑99.9%低密度聚乙烯以及0.1‑0.5%加工助剂。所述聚乙烯膜雾度低、透光率高、机械性能好、直线易撕性能优异,加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膜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包装技术的日益提升,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食品包装简单的保护食品、延长食品保质期等必要功能,而对食品包装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易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包装的易撕裂性便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实用性功能之一。现市场上传统直线易撕PE膜多是通过环状烯烃共聚物(COC)改性加工而成,雾度高、透光率低,机械性能较差(包括拉伸强度低、抗冲击力低),且直线易撕性能一般,需同其它改性的PET、铝箔等易撕材质一起复合使用,同时环状烯烃共聚物价格高,致使材料成本高。所以开发一款雾度低、透光率高、机械性能好、直线易撕性能优异,加工成本低的包装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通过流延工艺加工获得,所述聚乙烯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以及电晕层;所述热封层包括重量组分:80-84%低密度聚乙烯、15-18%聚丁烯、0.5-1.0%爽滑剂以及0.5-1.0%开口母粒;所述中间层包括重量组分:65-70%低密度聚乙烯、20-25%高密度聚乙烯、0.1-0.5%加工助剂以及8-12%聚丁烯;所述电晕层包括重量组分:99.5-99.9%低密度聚乙烯以及0.1-0.5%加工助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封层厚度11-15μm,中间层厚度23-27μm,电晕层厚度10-14μm。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封层中低密度聚乙烯由重量相等的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与第二类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而成,所述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融指3.8-4.2g/min、密度0.92-0.94g/cm3,所述第二类低密度聚乙烯融指1.8-2.2g/min、密度0.91-0.93g/cm3,所述热封层中聚丁烯融指11.8-12.2g/min、密度0.90-0.92g/cm3;所述中间层中低密度聚乙烯融指3.8-4.2g/min、密度0.92-0.94g/cm3,所述中间层中高密度聚乙烯融指7.8-8.2g/min、密度0.95-0.97g/cm3,所述中间层中聚丁烯融指11.8-12.2g/min、密度0.90-0.92g/cm3;所述电晕层中低密度聚乙烯融指3.8-4.2g/min、密度0.92-0.94g/cm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封层中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且牌号为4533H,所述热封层中第二类低密度聚乙烯由埃克森公司生产且牌号为100AC,所述热封层中聚丁烯由巴塞尔公司生产且牌号为PB0110;所述中间层中低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且牌号为4533H,所述中间层中高密度聚乙烯由埃克森公司生产且牌号为HMA025,所述中间层中聚丁烯由巴塞尔公司生产且牌号为PB0110;所述电晕层中低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且牌号为4533H。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的生产工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所述的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1,将所述热封层、中间层以及电晕层所含粒子分别加入到挤出机的对应料筒中并对料筒进行分段加热,其中第一段加热温度为195-205℃、第二段加热温度为205-215℃、第三段加热温度为215-225℃、第四段加热温度为225-235℃、第五段加热温度为235-245℃,所述粒子经过连接器再由T型口模挤出并呈熔体塑料膜状态,所述连接器温度225-235℃,所述T型口模温度为195-205℃;步骤2,通过气刀将熔体塑料膜吹向冷却辊,经冷却辊冷却定型,形成固态塑料膜;控制气刀温度18-22℃,气隙距离为18-22mm,冷却辊的温度为20-23℃;步骤3,固态塑料膜由牵引辊牵引,经电晕机电晕、再切边,最后由收卷装置收卷成卷膜;控制牵引张力为105±5N,电晕机功率15±5KVA。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收卷张力根据收卷时间分段进行控制,各时间段收卷张力值依次为:115±25N、105±25N、100±25N、95±25N、90±25N、85±25N、80±25N、75±25N、70±25N、65±25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直线易撕流延聚乙烯膜,是经过流延工艺加工而成,其具有低雾度、高透光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直线易撕性,即使同一般性材料复合使用,也能呈现很好的直线易撕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升了直线易撕聚乙烯膜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双向易撕性能,全面升级包装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可广泛应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包装领域。本专利技术双向直线易撕流延聚乙烯膜透光率≧95%、雾度≦5%、埃尔门多夫撕裂力(MD、TD)≦0.5N,撕裂直线偏离距离小、直线撕裂效果显著,拉伸强度较高、抗冲击强度较高,热封温度较低,生产成本较低。(2)热封层、中间层以及电晕层的厚度规格既能保证热封层的热封性能,又能节约成本。同时,中间层较厚能易于增加薄膜挺度和易撕性能。(3)本专利技术所述热封层在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石化生产,牌号4533H,融指融指4.0g/10min,密度0.932g/cm3)中混入了第二类低密度聚乙烯(LDPE,埃克森生产,牌号100AC,融指2.0g/10min,密度0.923g/cm3),该粒子不仅具有较好的纵横向易撕性,且具有较好的热封性能。同时加入聚丁烯(巴塞尔公司生产,牌号PB0110,融指12.0g/10min,密度0.914g/cm3)均匀分散在热封层中,不仅加强纵横向易撕性,也因其具有低温热封性,而降低热封温度。开口母粒用于降低膜的表面摩擦系数,使薄膜具有良好的开口性能。爽滑剂能稳定的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使走膜流畅。所述中间层主要的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石化生产,牌号4533H,融指融指4.0g/10min,密度0.932g/cm3),其中另加入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埃克森公司生产,牌号为HMA025融指8.0g/10min,密度0.964g/cm3),该粒子融指高,适合流延生产,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抗冲击性和挺度。两者树脂混合之后,流延后的薄膜具有较好的挺度和适合的柔软度,更加提高了纵横向易撕性能。另加入聚丁烯(巴塞尔公司生产,牌号PB0110,融指12.0g/10min,密度0.914g/cm3),其具有较慢的结晶动力学使其具有杰出的润湿性,高度敏感的剪切流动性使其能容易地分散在聚合物中,形成均匀的两相结构,破坏了原有聚乙烯分子之间作用力,使分子重新定向排列,从而能明显的提升聚乙烯膜的易撕性。中间层中使用加工助剂,利于用于改善熔融树脂的流动性,使成膜后光滑透明。所述电晕层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石化生产,牌号4533H,融指融指4.0g/10min,密度0.932g/cm3),该粒子分子支链少,聚合后分子之间交缠少,易于纵横向撕裂。同时适合流延生产,经流延后具有高透明性,雾度小,且易电晕等特点。电晕层中使用加工助剂,利于改善熔融树脂的流动性,使成膜后光滑透明。(4)本专利技术薄膜使用流延工艺生产,再经过高温加工和低温冷却,明显降低聚乙烯的结晶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通过流延工艺加工获得,所述聚乙烯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以及电晕层;所述热封层包括重量组分:80‑84%低密度聚乙烯、15‑18%聚丁烯、0.5‑1.0%爽滑剂以及0.5‑1.0%开口母粒;所述中间层包括重量组分:65‑70%低密度聚乙烯、20‑25%高密度聚乙烯、0.1‑0.5%加工助剂以及8‑12%聚丁烯;所述电晕层包括重量组分:99.5‑99.9%低密度聚乙烯以及0.1‑0.5%加工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膜通过流延工艺加工获得,所述聚乙烯膜包括热封层、中间层以及电晕层;所述热封层包括重量组分:80-84%低密度聚乙烯、15-18%聚丁烯、0.5-1.0%爽滑剂以及0.5-1.0%开口母粒;所述中间层包括重量组分:65-70%低密度聚乙烯、20-25%高密度聚乙烯、0.1-0.5%加工助剂以及8-12%聚丁烯;所述电晕层包括重量组分:99.5-99.9%低密度聚乙烯以及0.1-0.5%加工助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厚度11-15μm,中间层厚度23-27μm,电晕层厚度10-14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中低密度聚乙烯由重量相等的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与第二类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而成,所述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融指3.8-4.2g/min、密度0.92-0.94g/cm3,所述第二类低密度聚乙烯融指1.8-2.2g/min、密度0.91-0.93g/cm3,所述热封层中聚丁烯融指11.8-12.2g/min、密度0.90-0.92g/cm3;所述中间层中低密度聚乙烯融指3.8-4.2g/min、密度0.92-0.94g/cm3,所述中间层中高密度聚乙烯融指7.8-8.2g/min、密度0.95-0.97g/cm3,所述中间层中聚丁烯融指11.8-12.2g/min、密度0.90-0.92g/cm3;所述电晕层中低密度聚乙烯融指3.8-4.2g/min、密度0.92-0.94g/cm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直线易撕聚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中第一类低密度聚乙烯由中石化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凯汪学文张和平黄巍董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