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1165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状式静电除雾集水装置,能够有效去除雾气和回收水资源。该除雾集水装置包括阴极电晕线,雾滴捕集网架,高压恒流供电装置,除雾装置壳体和集水槽。一个以上阴极电晕线均匀布置在阴极线固定框架上组成阴极电晕线组,阴极线固定框架和高压恒流供电装置相连,雾滴捕集网架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内,集水槽布置在除雾集水装置底部。雾气进入除雾集水装置,此时,高压恒流供电装置给阴极电晕线组提供直流高压电,于是阴极电晕线组和阳极雾滴捕集网架之间形成电场,雾滴在空气浮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推至雾滴捕集网架上,少部分雾滴沉积、脱落,大部分雾滴会沿着雾滴捕集网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集水槽和雾气源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雾集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烟气,能源消耗带来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城市用电主要依赖于火力,火电厂在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在排入到大气前应采取净化措施处理,使烟气排放达到标准要求,为此我们国家不断提出改进烟气的处理技术。在工厂排放烟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水雾,而水资源对于火电厂又非常重要,大量雾气的处理和回收效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雾气处理技术主要有离心管束式除雾器、传统折板式除雾器,以及立管式电除雾器,雾气的捕集主要是针对设备敞口处散发的含尘雾滴气流的控制和收集。通过对含尘雾滴的捕集,尽可能的减少雾气的排放量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之前会经过2~3道工序的净化处理措施,其中包括脱硫处理、脱销处理、旋流除雾处理,将烟气当中的硫氧化物、硝氧化物进行净化处理并收集直径大于等于50微米的雾滴,但是对于直径大小为10微米左右、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的雾滴捕集效果不明显,这样的雾滴在排放到大气的同时会遇冷凝结形成大量肉眼可见的水雾,即人们所看到的“白烟”。为处理和收集“白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状式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即静电除雾器。静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静电控制装置和直流高压发生装置,将交流电变成直流高压电送至除雾装置中,在电晕线(阴极)和雾滴捕集极板(阳极)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在高压电场作用下,电晕线周围产生电晕层,电晕层中的空气发生雪崩式电离,从而产生大量的负离子和少量的正离子,这个过程叫电晕放电;随烟气进入电除雾装置内的雾尘粒子与这些正、负离子相碰撞而荷电,这些荷电后的雾尘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定向运动,到达阳极后,将其所带的电荷释放掉,雾尘粒子就被阳极所收集,形成水膜,靠重力自上流至下部集水槽或者冷却塔,从而与烟气分离。而传统静电除雾器处理时烟气和电场方向垂直,不能有效收集烟气,所以考虑到对烟气的有效回收,以及消除视觉污染“白烟”,必须采用一种高效的静电除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能够有效去除雾气和回收水资源。所述的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包括:阴极电晕线组、雾滴捕集网架、高压恒流供电装置、除雾装置壳体和集水单元;所述除雾装置壳体罩在雾气源装置外部;所述阴极电晕线组为均匀分布在阴极线固定框架外表面的一个以上阴极电晕线,所述阴极线固定框架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内;所述雾滴捕集网架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内且位于所述阴极线固定框架上方,所述雾滴捕集网架与阴极线固定框架形状一致,且与阴极线固定框架相对的端面为网格状;所述高压恒流供电装置布置在除雾装置壳体外部并通过电线和阴极电晕线组相连,用于给阴极电晕线组提供直流高压电,使阴极线固定框架和阳极雾滴捕集网架之间形成电场;所述集水单元设置在除雾装置壳体底部,且在除雾装置壳体与雾气源装置之间的空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该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中所述阴极电晕线组和雾滴捕集网架形状均为拱形且同心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该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中所述阴极电晕线组和雾滴捕集网架形状均为底面为多边形的棱锥且母线平行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该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中所述集水单元为通过排水管与外部连通的集水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该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中所述雾滴捕集网架为蜂窝式。有益效果:(1)该装置制作简易,装置单独布置,方便拆卸和清洗,改进方便。(2)阴极电晕线组和雾滴捕集网架的布置形式以及网状结构的雾滴捕集网架使得雾气的流动方向和电场方向一直,能够保证雾气充分吸附,充分回收水,提高雾滴利用率,大幅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拱形收集器的结构简图的主视图。图2为蜂窝式网架形状的俯视图,即图1A-A剖面。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棱锥状收集器的结构简图的主视图。图4为正六边形网架形状的俯视图,即图1A-A剖面。其中,1-阴极电晕线,2-雾滴捕集网架,3-高压恒流供电装置,4-除雾装置壳体,5-集水槽,6-雾气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能够有效去除雾气和回收水资源。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该除雾集水装置包括阴极电晕线组,雾滴捕集网架2,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和除雾装置壳体4。除雾装置壳体4罩在雾气源装置6上,一个以上阴极电晕线1均匀分布在阴极线配套整体阴极线固定框架外表面形成阴极电晕线组,将阴极线固定框架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内并通过电线和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外的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相连,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用于给各个阴极电晕线1提供电场,将雾滴捕集网架2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内并置于各个阴极电晕线1之上,使阴极线固定框架和雾滴捕集网架2形状相同并处于同心布置,进而使阴极线固定框架和雾滴捕集网架2之间在相同直径位置处形成均匀的电场力,用于使雾尘粒子被荷电从而更有效的将雾气吸附在雾滴捕集网架2上,雾气不断吸附在雾滴捕集网架2上并形成较大的雾滴,雾滴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雾滴捕集网架2落下并顺除雾装置壳体4内壁面流入集水槽5或雾气源装置6。具体为:含尘雾气从雾气源装置6排出并进入除雾装置壳体4内,此时,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给各个阴极电晕线1提供直流高压电,于是阴极线固定框架和阳极雾滴捕集网架2之间形成电场,各个阴极电晕线1周围产生电晕层,随雾气进入除雾装置壳体4内的雾尘粒子被荷电,这些被荷电后的雾尘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正电的雾尘粒子向阴极线固定框架移动而被各个阴极电晕线1吸附,带负电的雾尘粒子向阳极雾滴捕集网架2作定向运动,到达雾滴捕集网架2后,撞在雾滴捕集网架2上的雾尘粒子被直接吸附在雾滴捕集网架2上,另一部分从网孔穿出,吸附在雾滴捕集网架2上的雾尘粒子将其所带的电荷释放掉,雾尘粒子就被雾滴捕集网架2所收集,形成水膜,在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自上流至下部集水槽5或者雾气源装置达到收集水的效果,同时,使烟气的流动方向和电场方向平行,便于收集处理更多的烟气。所述雾尘粒子指含尘雾气,即烟气。本实施例中的雾滴捕集网架2设计成蜂窝式拱形,阴极线固定框架设计成形状相同的拱形。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连接关系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雾滴捕集网架2设计成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等底面为多边形的棱锥,阴极线固定框架设计成形状相同的棱锥,将雾滴捕集网架2和阴极线固定框架母线平行布置,以此保证与雾滴捕集网架2的母线等距离的位置处形成均匀的电场力。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电晕线组、雾滴捕集网架(2)、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除雾装置壳体(4)和集水单元;所述除雾装置壳体(4)罩在雾气源装置(6)外部;所述阴极电晕线组为均匀分布在阴极线固定框架外表面的一个以上阴极电晕线(1),所述阴极线固定框架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内;所述雾滴捕集网架(2)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内且位于所述阴极线固定框架上方,所述雾滴捕集网架(2)与阴极线固定框架形状一致,且与阴极线固定框架相对的端面为网格状;所述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布置在除雾装置壳体(4)外部并通过电线和阴极电晕线组相连,用于给阴极电晕线组提供直流高压电,使阴极线固定框架和阳极雾滴捕集网架(2)之间形成电场;所述集水单元设置在除雾装置壳体(4)底部,且在除雾装置壳体(4)与雾气源装置(6)之间的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状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电晕线组、雾滴捕集网架(2)、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除雾装置壳体(4)和集水单元;所述除雾装置壳体(4)罩在雾气源装置(6)外部;所述阴极电晕线组为均匀分布在阴极线固定框架外表面的一个以上阴极电晕线(1),所述阴极线固定框架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内;所述雾滴捕集网架(2)安装于除雾装置壳体(4)内且位于所述阴极线固定框架上方,所述雾滴捕集网架(2)与阴极线固定框架形状一致,且与阴极线固定框架相对的端面为网格状;所述高压恒流供电装置(3)布置在除雾装置壳体(4)外部并通过电线和阴极电晕线组相连,用于给阴极电晕线组提供直流高压电,使阴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勇程俊锋马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