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97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包括:机壳,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风道;以及连接于机壳侧壁上的手柄,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该手柄风道与主风道相连通,其中,主风道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抽风室与加热室,机壳的后端开设有连通抽风室的主进风孔,机壳的前端开设有连通加热室的出风口。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在降低吹风机体积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吹风机内部PCB电路板、电机、风扇的散热效率,防止吹风机过热引起的宕机,延长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吹风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吹风机包括吹风机壳体、由吹风机壳体所容纳的风扇及PCB电路板组成,由于吹风机壳体内的空间有限,特别是吹风机日趋小型化的趋势下,其内部空间更加局促,这就导致内部电机及风扇距离加热线圈距离更近,因此如何解决吹风机小型化后的散热问题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其在降低吹风机体积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吹风机内部PCB电路板、电机、风扇的散热效率,防止吹风机过热引起的宕机,延长吹风机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包括:机壳,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风道;以及连接于机壳侧壁上的手柄,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该手柄风道与主风道相连通,其中,主风道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抽风室与加热室,机壳的后端开设有连通抽风室的主进风孔,机壳的前端开设有连通加热室的出风口。优选的是,抽风室内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前后敞开的抽风管,抽风管内设有抽风风扇,抽风管的前后敞口分别与主进风孔及加热室相连通,抽风管与机壳的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间的导流风道。优选的是,抽风管的前敞口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前敞口边缘与机壳的内侧壁相抵而形成密封,从而使得所述导流风道的前端被抽风管的前敞口边缘所隔断,而后端则与抽风管的后敞口相连通。优选的是,抽风管上设有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包括:套设于抽风管上的环形PCB主板;以及设于PCB主板上的若干电子元器件,其中,手柄风道与导流风道的前中段相连通,PCB主板套设于抽风管的外扩初始段,从而使得PCB主板的外周位于手柄风道与导流风道的交汇处。优选的是,所述电子元器件设于PCB主板的后侧。优选的是,加热室中设有内部中空的加热线圈组,该加热线圈组的后端与抽风管的前敞口相连通,而前端则与出风口相连通。优选的是,出风口的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在降低吹风机体积的同时,通过增加吹风机的进风量来提高对吹风机内部PCB电路板、电机、风扇的散热效率,并且利用部分进风对PCB电路板进行吹拂,有效地带走了PCB电路板上的热量,并对进风进行了预热,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的三维结构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在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与的正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与的部分纵向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参照图1~图5,手柄进风式吹风机1包括:机壳12,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风道16;以及连接于机壳12侧壁上的手柄11,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112,该手柄风道112与主风道16相连通,其中,主风道16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抽风室161与加热室162,机壳12的后端开设有连通抽风室161的主进风孔121,机壳12的前端开设有连通加热室162的出风口122。参照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手柄11的中下段侧壁上开设有通往手柄风道112的若干个次进风孔111。参照图5,抽风室161内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前后敞开的抽风管17,抽风管17内设有抽风风扇14,抽风管17的前后敞口分别与主进风孔121及加热室162相连通,抽风管17与机壳12的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间的导流风道18。进一步地,抽风管17的前敞口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前敞口边缘与机壳12的内侧壁相抵而形成密封,从而使得所述导流风道的前端被抽风管17的前敞口边缘所隔断,而后端则与抽风管17的后敞口相连通。进一步地,抽风管17上设有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包括:套设于抽风管17上的环形PCB主板13;以及设于PCB主板13上的若干电子元器件,其中,手柄风道112与导流风道18的前中段相连通,PCB主板13套设于抽风管17的外扩初始段,从而使得PCB主板13的外周位于手柄风道112与导流风道18的交汇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元器件设于PCB主板13的后侧。再次参照图5,加热室162中设有内部中空的加热线圈组15,该加热线圈组15的后端与抽风管17的前敞口相连通,而前端则与出风口122相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2的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工作原理:参照图5,外界空气分两路进入机壳12内部,主气流通过机壳12的后端开设的连通抽风室161的主进风孔121沿箭头B方向进入主风道16,次气流通过手柄11内开设的手柄风道112沿箭头A方向进入到导流风道18中,并沿箭头C方向并入至主风道16中,两股气流回流后依次通过抽风管17、加热线圈组15后,沿箭头D从出风口122流出。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专利技术的说明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2),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风道(16);以及连接于机壳(12)侧壁上的手柄(11),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112),该手柄风道(112)与主风道(16)相连通,其中,主风道(16)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抽风室(161)与加热室(162),机壳(12)的后端开设有连通抽风室(161)的主进风孔(121),机壳(12)的前端开设有连通加热室(162)的出风口(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2),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风道(16);以及连接于机壳(12)侧壁上的手柄(11),其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手柄风道(112),该手柄风道(112)与主风道(16)相连通,其中,主风道(16)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抽风室(161)与加热室(162),机壳(12)的后端开设有连通抽风室(161)的主进风孔(121),机壳(12)的前端开设有连通加热室(162)的出风口(1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1),其特征在于,抽风室(161)内设置有内部中空且前后敞开的抽风管(17),抽风管(17)内设有抽风风扇(14),抽风管(17)的前后敞口分别与主进风孔(121)及加热室(162)相连通,抽风管(17)与机壳(12)的内侧壁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间的导流风道(1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进风式吹风机(1),其特征在于,抽风管(17)的前敞口口径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直至其前敞口边缘与机壳(12)的内侧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