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88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鱼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先抽干养殖池中的水并进行暴晒,每亩撒150g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在消毒后晒半个月,然后注入已消毒的湖水或河水至水深2‑3m;池塘中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即可得到养殖塘。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本养殖技术通过鱼塘和鱼体的消毒及科学饲喂,有效降低了药物、人工饲料的用量,所养殖的淡水鱼质量安全性高、无污染,同时鱼种混养,品种多样,有效利用了鱼塘内不同水域深度的空间,达到高密度高产量养殖的目的,通过有序分批次捕捞,不仅提高了养殖数量而且增大了渔民的收入。

A High Density and High Yield Culture Technology for Freshwater Fis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reshwater fish culture, and discloses a high-density and high-yield culture technology for freshwater fish.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ure ponds are as follows: far from pollution, convenient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flat bottom of pond, first pumping water from culture pond and sunning, sprinkling 150 g quicklime per mu to disinfect the pond, drying for half a month after disinfection, and then injecting disinfected lake or river water into the pond to a depth of 2 3 m. The aquaculture pond can be obtained by opening water intake and drainage outlet, and setting up anti-escape net at water intake and drainage outlet. A high-density and high-yield aquaculture technology for freshwater fish is introduced. Through disinfection and scientific feeding of fish ponds and fish bodies, the dosage of drugs and artificial diet i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quality of freshwater fish is high, safe and pollution-free. At the same time, fish species are mixed and cultured with various varieties. The space of different water depths in fish ponds is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high-density and high-yield aquaculture. Over-orderly batch fishing not on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aquacultur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fisherm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鱼养殖
,具体为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淡水鱼是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常见的淡水鱼有鲫鱼、鳙鱼、鲤鱼、草鱼、鲈鱼、鲟鱼、青鱼等,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较多国家之一,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淡水鱼的生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淡水鱼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淡水鱼养殖企业和个人只有提高淡水鱼养殖的效率和品质,才能更好的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淡水鱼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鱼类之一。目前我国的池塘养殖,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养殖模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病害的频发,喂料模式的落后,鱼种搭配比例的不合理,以及错误的养殖方法等,造成了淡水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养殖出来的淡水鱼肉质、口感等受到了很大影响,并且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病、死鱼,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由于渔民一方面只重视数量而忽视鱼的质量,另一方面缺乏科学、专业的养殖技术,使得淡水鱼的质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具备淡水鱼存活率高、高密度高产量以及鱼肉品质高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淡水鱼养殖存在产值低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淡水鱼存活率高、高密度高产量以及鱼肉品质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先抽干养殖池中的水并进行暴晒,每亩撒150g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在消毒后晒半个月,然后注入已消毒的湖水或河水至水深2-3m;池塘中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即可得到养殖塘;S2、养殖塘灌水以及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7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S3、选种: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的鱼苗,每亩放规格15-50g/尾的鱼苗1500-2000尾;S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3~6%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10min;S5、鱼苗放养:将经消毒的鱼苗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为1:5:3:1:2:4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1中处理好水质的养殖塘中;S6、投放饵料:投放后18-22天内,以投喂合成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两次分别在上午8:30和下午5:30,待鱼体长至300g/尾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为中午13:00,鱼塘定期投放水草;S7、水质管理:鱼种放养后,每5-15天加一次水,换水量为35~45cm,定期打开排污口,将鱼塘内污水排出,同时,将储水池内经消毒处理的新鲜水注入鱼塘内;S8、鱼病防治:每月进行1次,每立米水体用8-20ml福尔马林加水全池泼洒;S9、合理捕捞:当鱼体长至1500-2000g/尾时,每周捕捞一次放养密度大的鱼种,保证养殖塘内有足够的鱼类活动空间,每周捕捞的鱼量为100-300尾/亩。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投放粗盐调节池水盐度在0.1-3%,池水溶氧量6.5mg/L以上,氨浓度≤0.3mg/l,pH值在7.5-8.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污染指“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受污染的活水。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鱼苗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和鲫鱼。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合成颗粒饲料由花生粕35份、大豆粉12份、鱼粉15份、玉米30份、高筋面粉30份、血粉15份、大豆卵磷脂2份、海鱼油2份、磷酸二氢钙1份、海藻胶0.5份、柠檬5份、食盐3份、枸杞5份、枳实8份、山药12份、金银花10份、甘草3份、白芍6份以及矿物添加剂3份组成。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定期给鱼塘内补充氧气,确保鱼塘内水含氧量需达到为4.5-5mg/L。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矿物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沸石粉3份、麦饭石6份、硅藻土5份、钾长石5份、海藻石6份以及膨润土6份。(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本养殖技术通过鱼塘和鱼体的消毒及科学饲喂,有效降低了药物、人工饲料的用量,所养殖的淡水鱼质量安全性高、无污染,同时鱼种混养,品种多样,有效利用了鱼塘内不同水域深度的空间,达到高密度高产量养殖的目的,通过有序分批次捕捞,不仅提高了养殖数量而且增大了渔民的收入。2、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使用专用的合成饲料,饲料能满足淡水鱼生长中的物质需要,并且增加中药成分能提高淡水鱼的免疫力,同时调节其胃肠功能,同时改善了淡水鱼鱼肉的品质,淡水鱼由于免疫力增强,大大减小发病的几率,进而提高淡水鱼的产量,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先抽干养殖池中的水并进行暴晒,每亩撒150g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在消毒后晒半个月,然后注入已消毒的湖水或河水至水深2-3m;投放粗盐调节池水盐度在0.1-3%,池水溶氧量6.5mg/L以上,氨浓度≤0.3mg/l,pH值在7.5-8.5,池塘中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污染指“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受污染的活水,即可得到养殖塘;S2、养殖塘灌水以及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5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S3、选种: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的鱼苗,每亩放规格15-50g/尾的鱼苗1500-2000尾,鱼苗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和鲫鱼;S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3~6%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10min;S5、鱼苗放养:将经消毒的鱼苗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为1:5:3:1:2:4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1中处理好水质的养殖塘中;S6、投放饵料:投放后18-22天内,以投喂合成饲料为主,合成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4-6%;合成颗粒饲料由花生粕35份、大豆粉12份、鱼粉15份、玉米30份、高筋面粉30份、血粉15份、大豆卵磷脂2份、海鱼油2份、磷酸二氢钙1份、海藻胶0.5份、柠檬5份、食盐3份、枸杞5份、枳实8份、山药12份、金银花10份、甘草3份、白芍6份以及矿物添加剂3份组成,矿物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沸石粉3份、麦饭石6份、硅藻土5份、钾长石5份、海藻石6份以及膨润土6份,每天投喂2次,两次分别在上午8:30和下午5:30,待鱼体长至300g/尾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为中午13:00,鱼塘定期投放水草;S7、水质管理:鱼种放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先抽干养殖池中的水并进行暴晒,每亩撒150g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在消毒后晒半个月,然后注入已消毒的湖水或河水至水深2‑3m;池塘中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即可得到养殖塘;S2、养殖塘灌水以及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7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S3、选种: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的鱼苗,每亩放规格15‑50g/尾的鱼苗1500‑2000尾;S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3~6%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10min;S5、鱼苗放养:将经消毒的鱼苗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为1:5:3:1:2:4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1中处理好水质的养殖塘中;S6、投放饵料:投放后18‑22天内,以投喂合成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两次分别在上午8:30和下午5:30,待鱼体长至300g/尾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为中午13:00,鱼塘定期投放水草;S7、水质管理:鱼种放养后,每5‑15天加一次水,换水量为35~45cm,定期打开排污口,将鱼塘内污水排出,同时,将储水池内经消毒处理的新鲜水注入鱼塘内;S8、鱼病防治:每月进行1次,每立米水体用8‑20ml福尔马林加水全池泼洒;S9、合理捕捞:当鱼体长至1500‑2000g/尾时,每周捕捞一次放养密度大的鱼种,保证养殖塘内有足够的鱼类活动空间,每周捕捞的鱼量为100‑300尾/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淡水鱼高密度高产的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先抽干养殖池中的水并进行暴晒,每亩撒150g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在消毒后晒半个月,然后注入已消毒的湖水或河水至水深2-3m;池塘中开设进水口及排水口,进水口及排水口处设防逃网,即可得到养殖塘;S2、养殖塘灌水以及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7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S3、选种: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的鱼苗,每亩放规格15-50g/尾的鱼苗1500-2000尾;S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3~6%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10min;S5、鱼苗放养:将经消毒的鱼苗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为1:5:3:1:2:4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1中处理好水质的养殖塘中;S6、投放饵料:投放后18-22天内,以投喂合成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两次分别在上午8:30和下午5:30,待鱼体长至300g/尾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为中午13:00,鱼塘定期投放水草;S7、水质管理:鱼种放养后,每5-15天加一次水,换水量为35~45cm,定期打开排污口,将鱼塘内污水排出,同时,将储水池内经消毒处理的新鲜水注入鱼塘内;S8、鱼病防治:每月进行1次,每立米水体用8-20ml福尔马林加水全池泼洒;S9、合理捕捞:当鱼体长至1500-2000g/尾时,每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孝昌县邹岗爱华养殖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