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88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放流效率高,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放流船存在鱼苗会滞留在放流槽内或倾斜导流槽内,无法顺利的放流到海中的问题的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它包括机架、通过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暂养筒、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暂养筒绕水平转轴旋转的旋转执行机构、设置在暂养筒内并将暂养筒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的隔板及设置在隔板上的延时排水装置,所述暂养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放流口,所述延时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上表面上并与隔板相垂直的延时导套、与延时导套同轴的导杆及沿导杆滑动并与延时导套相配合的滑动柱塞。

Rotary Fish Discharg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ting fish releasing device, aiming at providing a rotating fish releasing device with low labor intensity and high releasing efficiency,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ish fry of the releasing vessel in the prior art will stay in the releasing trough or the inclined diversion trough, and can not be released smoothly into the sea.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ame, a temporary cylinder set on the frame by rotating the horizontal rotating axis, a rotating actuator set on the frame for driving the temporary cylinder to rotate around the horizontal rotating axis, a partition board arranged in the temporary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emporary cylinder separated into an upper chamber body and a lower chamber body, and a delayed drainage device arranged on the partition board. The outer side of the temporary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the extension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temporary cylinder The time drainage device includes a delay guide sleev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ffl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baffle, a coaxial guide rod with the delay guide sleeve and a sliding plunger sliding along the guide rod and matching with the delay guid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海洋增殖放流是指鱼类在进行人工繁殖育苗后,再将其释放到鱼类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海洋水域中,使鱼类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传统的鱼类放流方法是将苗种装在专用的活水船运输船中,由运输船运至放流海域;接着利用网兜将苗种转移至带水的桶中,再接着将水桶倾倒至大海中。传统的这种鱼类放流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其劳动强度大、放流效率低;而且由于运输船活水舱和海平面有一定高度差,放流时鱼苗由空中抛至海中,还可能造成鱼苗摔伤,导致放流苗种活力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放流效果。进一步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放流船,在放流船的甲板上设置放流槽及倾斜导流槽,导流槽的上端与放流槽相连通,导流槽的下端往放流船的外侧向下延伸。在放流时,将水和鱼苗倒入放流槽内,让水和鱼苗沿倾斜导流槽一同放流到海中。这种放流船往往会存在放流槽内的水已经沿倾斜导流槽完全流走,而有少部分的一些鱼苗仍旧滞留在放流槽内或倾斜导流槽内,无法顺利的放流到海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放流效率高,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放流船存在鱼苗会滞留在放流槽内或倾斜导流槽内,无法顺利的放流到海中的问题的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包括机架、通过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暂养筒、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暂养筒绕水平转轴旋转的旋转执行机构、设置在暂养筒内并将暂养筒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的隔板及设置在隔板上的延时排水装置,所述暂养筒的两端封闭,暂养筒与水平转轴同轴,暂养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放流口,所述延时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上表面上并与隔板相垂直的延时导套、与延时导套同轴的导杆及沿导杆滑动并与延时导套相配合的滑动柱塞,所述延时导套的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延时导套的上端与上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杆固定设置在暂养筒的内侧面上,且导杆穿过延时导套,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上限位块,且上限位块位于延时导套的上方,所述滑动柱塞与导杆同轴,滑动柱塞位于上限位块的下方,当滑动柱塞抵在上限位块上时,滑动柱塞与延时导套分离,且滑动柱塞与延时导套之间具有间隙。本方案的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具有劳动强度低、放流效率高的特点,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放流船存在鱼苗会滞留在放流槽内或倾斜导流槽内,无法顺利的放流到海中的问题。作为优选,隔板上连通上腔体与下腔体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内设有单向阀。作为优选,隔板与水平转轴相平行。作为优选,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下限位块,滑动柱塞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作为优选,当滑动柱塞抵在下限位块上时,滑动柱塞中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延时导套内。作为优选,旋转执行机构为减速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劳动强度低、放流效率高的特点,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放流船存在鱼苗会滞留在放流槽内或倾斜导流槽内,无法顺利的放流到海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减速电机1.0;机架1.1;暂养筒1.2,放流口1.21;上腔体1.3;下腔体1.4;隔板1.5;延时排水装置1.6,延时导套1.61,导杆1.62,滑动柱塞1.63,上限位块1.64,下限位块1.65;连通口1.7;单向阀1.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包括机架1.1、通过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暂养筒1.2、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暂养筒绕水平转轴旋转的旋转执行机构、设置在暂养筒内并将暂养筒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1.3与下腔体1.4的隔板1.5及设置在隔板上的延时排水装置1.6。旋转执行机构为减速电机1.0,减速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暂养筒的两端封闭。暂养筒与水平转轴同轴。暂养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放流口1.21。放流口与暂养筒的上腔体相连通。隔板与水平转轴相平行。隔板上连通上腔体与下腔体的连通口1.7。连通口内设有单向阀1.8,该单向阀允许上腔体内的水通过单向阀流入下腔体内。如图2所示,延时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上表面上并与隔板相垂直的延时导套1.61、与延时导套同轴的导杆1.62及沿导杆滑动并与延时导套相配合的滑动柱塞1.63。延时导套的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延时导套的上端与上腔体相连通。导杆固定设置在暂养筒的内侧面上,且导杆穿过延时导套。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上限位块1.64与下限位块1.65,下限位块位于延时导套的下方,上限位块位于延时导套的上方。滑动柱塞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滑动柱塞与导杆同轴。滑动柱塞的外径略小于延时导套的内径,本实施例中滑动柱塞的外径与延时导套的内径之差小于等于2毫米。如图2所示,当滑动柱塞抵在下限位块上时,滑动柱塞中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延时导套内。当滑动柱塞抵在上限位块上时,滑动柱塞与延时导套分离,且滑动柱塞与延时导套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例的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的具体使用如下:第一,通过机架将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固定在放流船的甲板上,并使暂养筒位于放流槽的上方(现有的放流船的甲板上具有放流槽及倾斜导流槽,导流槽的上端与放流槽相连通,导流槽的下端往放流船的外侧向下延伸);如图2所示,减速电机带动暂养筒旋转,使放流口朝上,此时,滑动柱塞抵在下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通过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暂养筒、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暂养筒绕水平转轴旋转的旋转执行机构、设置在暂养筒内并将暂养筒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的隔板及设置在隔板上的延时排水装置,所述暂养筒的两端封闭,暂养筒与水平转轴同轴,暂养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放流口,所述延时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上表面上并与隔板相垂直的延时导套、与延时导套同轴的导杆及沿导杆滑动并与延时导套相配合的滑动柱塞,所述延时导套的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延时导套的上端与上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杆固定设置在暂养筒的内侧面上,且导杆穿过延时导套,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上限位块,且上限位块位于延时导套的上方,所述滑动柱塞与导杆同轴,滑动柱塞位于上限位块的下方,当滑动柱塞抵在上限位块上时,滑动柱塞与延时导套分离,且滑动柱塞与延时导套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鱼类放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通过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暂养筒、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暂养筒绕水平转轴旋转的旋转执行机构、设置在暂养筒内并将暂养筒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的隔板及设置在隔板上的延时排水装置,所述暂养筒的两端封闭,暂养筒与水平转轴同轴,暂养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放流口,所述延时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隔板的上表面上并与隔板相垂直的延时导套、与延时导套同轴的导杆及沿导杆滑动并与延时导套相配合的滑动柱塞,所述延时导套的下端与下腔体相连通,延时导套的上端与上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杆固定设置在暂养筒的内侧面上,且导杆穿过延时导套,导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上限位块,且上限位块位于延时导套的上方,所述滑动柱塞与导杆同轴,滑动柱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开达王好学李鹏飞周永东隋宥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