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68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包括光源、光锥和支撑座,还包括固定座和锁紧件,所述光源和固定座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光锥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正对;所述光锥可相对于固定座沿光锥轴向移动,以调节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并由所述锁紧件锁定在最终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光锥在固定座上的位置可调,即能够实现与光源之间距离的调节,并在调节到位后通过锁紧件锁紧,从而便于装配时准确控制光锥与光源的间距,在降低零件加工精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间距可控,降低了加工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零部件累积公差来控制间距的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及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
技术介绍
在医用内窥镜冷光源中,光传输组件决定产品主要性能,要求光源(通常为LED灯)与光锥间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即距离太远传输效率低,距离太近光锥温度高),才能使光能得到最大效率传输,并且不会导致光锥温度过高。由于整个光传输组件关联零件较多,现有技术中依靠零件加工精度以及零部件累积公差(即装配精度)的方式来控制光源与光锥的间距,难度大,且控制精度低,加工成本高,可靠性低,易导致光能传输效率低或烧坏光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有效控制光源与光锥间距,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及寿命,同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包括光源、光锥和支撑座,还包括固定座和锁紧件,所述光源和固定座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光锥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正对;所述光锥可相对于固定座沿光锥轴向移动,以调节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并由所述锁紧件锁定在最终位置。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光锥在固定座上的位置可调,即能够实现与光源之间距离的调节,并在调节到位后通过锁紧件锁紧,从而便于装配时准确控制光锥与光源的间距,在降低零件加工精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间距可控,降低了加工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零部件累积公差来控制间距的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及寿命。进一步,所述光锥与固定座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带螺纹的安装孔,所述光锥穿设于安装孔内,其外壁并与安装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的外壁与安装孔内壁螺纹连接,并对所述光锥施加轴向的预紧力。进一步,所述光锥包括光锥本体以及设置于光锥本体外壁的凸环,所述凸环与安装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为锁紧圈,所述锁紧圈沿安装孔轴向压紧凸环。进一步,所述固定座通过支撑脚与支撑座连接,所述光源位于固定座与支撑座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安装孔为正对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台阶孔。进一步,所述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还包括导光束,所述导光束与光锥远离光源的一端通过限位套连接;该导光束的光入射端与光锥的出光面正对,并通过所述限位套调节导光束与光锥的距离。进一步,所述限位套的第一端套在所述光锥外,与光锥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导光束伸入限位套的第二端内,与限位套插接。进一步,所述导光束与限位套之间设置有限制导光束插入范围的限位结构。进一步,所述导光束外壁具有台阶,该台阶抵在限位套端面上,限制导光束插入的深度范围。进一步,所述支撑座为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还设置有散热风扇。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光锥在固定座上的位置可调,即能够实现与光源之间距离的调节,并在调节到位后通过锁紧件锁紧,从而便于装配时准确控制光锥与光源的间距,在降低零件加工精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间距可控,降低了加工难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零部件累积公差来控制间距的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及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放大视图。零件标号说明:11-散热器;12-光源;13-固定座;13a-安装孔;14-光锥;14a-凸环14a;15-导光束;16-锁紧件;17-限位套;18-散热风扇;19-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包括支撑座11、光源12、光锥14和用于安装光锥14的固定座13;其中,所述固定座13和光源12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1上,本例中支撑座11位散热器,支撑座11同时作为散热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光锥14安装在固定座13上,具体地,光锥14的入光面与所述光源12的发光部正对,根据不同的需求,光锥14大径端或小径端都可作为入光面;该光锥14在固定座13上的位置可沿光锥14轴向的方向调节,从而实现光锥14与光源12的间距调节,该固定座13上还设置有锁紧件16,在光锥14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所述锁紧件16将光锥14锁紧在最终位置。也就是说,产品装配时,装配人员可手动调节光锥14在固定座13上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光锥14的入光面与光源12的发光部之间的间距。本领域公知的,光锥为两端光束口径大小不同,并用于传输光能的光束组件,导光束是用于传输光能的光纤束集合组件。作为优选方案,光锥14与固定座13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光锥14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之间的无级调节。具体地,所述固定座13通过支撑脚19与支撑座11连接,光源12位于固定座13与支撑座11之间的空间内,固定座13上正对于光源12的位置开设有带螺纹的安装孔13a,该安装孔13a为阶梯孔,所述光锥14穿设于安装孔13a内,光锥14的外壁与安装孔13a的内壁螺纹连接;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安装,锁紧件16也伸入安装孔13a内,并与安装孔13a的内壁螺纹连接,锁紧件16对光锥14施加轴向的压紧力,将光锥14锁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光锥14与固定座13螺纹连接,螺纹是无级调节,因而调节间距时可以保证微调的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光锥14包括光锥14本体以及设置于光锥14本体外壁的凸环14a,凸环14a具有外螺纹,该凸环14a与安装孔13a的内壁螺纹连接,锁紧件16为锁紧圈,锁紧圈由光锥14端部套入,该锁紧圈沿安装孔13a的轴向压在所述凸环14a上,将光锥14锁紧。作为优选,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还包括导光束15,导光束15、光锥14、光源12依次设置,导光束15的光入射端和光锥14的出光面正对,该导光束15与光锥14远离光源12的一端通过限位套17连接,即光锥14第一端朝向光源12,光锥14第二端与导光束15正对;且限位套17与光锥14之间的位置可调,从而能够调节导光束15与光锥14的距离。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光源中,各部件按照设定的位置安装固定,依靠零件加工精度来控制装配时的累积误差,从而控制导光束与光锥之间的距离,但控制精度低,导致导光束与光锥间光能传输效率低,或者导光束温度过高而影响使用。本技术中,通过限位套17调节导光束6与光锥14的距离,可以提升光能传输效率,以及避免导光束温度过高。具体地,所述限位套17第一端的内壁和光锥14的外壁对应设置有螺纹,限位套17套在所述光锥14外,与光锥14螺纹连接;所述导光束15伸入限位套17第二端的孔内,与限位套17插接,可以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该结构可通过旋转调节限位套17在光锥14上的位置,实现导光束15与光锥14间距调节。进一步地,导光束15与限位套17之间还设置有限制导光束15插入深度的限位结构。本例中,导光束15外壁具有台阶,该台阶抵在限位套17第二端的端面上,从而限制导光束15插入的范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11上还设置有散热风扇18,以便提高散热效率,散热风扇18可以为多个,设置在支撑座11与固定座13背离的一侧。本技术,光源12及固定座13固定在支撑座11上,光锥14与固定座13采用螺纹连接。装配时,先旋转光锥14,调节其在固定座13上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包括光源、光锥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和锁紧件,所述光源和固定座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光锥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正对;所述光锥可相对于固定座沿光锥轴向移动,以调节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并由所述锁紧件锁定在最终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包括光源、光锥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和锁紧件,所述光源和固定座均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光锥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正对;所述光锥可相对于固定座沿光锥轴向移动,以调节光锥的入光面与光源的发光部之间的距离,并由所述锁紧件锁定在最终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锥与固定座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带螺纹的安装孔;所述光锥穿设于安装孔内,其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螺纹连接,并对所述光锥施加轴向的预紧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锥包括光锥本体以及设置于光锥本体外壁的凸环,所述凸环与安装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为锁紧圈,所述锁紧圈沿安装孔轴向压紧凸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光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刘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