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止破密功能的字码挂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65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类字码挂锁包括锁体(13)、密码机构与锁钩(10)。密码包括设置在锁钩上的若干凸出的键(101);套装在锁钩上的若干键套(60);以及对应套装在各键套外侧的各字码轮(11)。此外,还在键套内孔壁上的圆环(604)上设置若干凹位(603)。还有一类字码挂锁的锁钩是光滑的,但在锁体上增设若干伪装键槽(502)。由于在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里增设了伪装机构,因此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即使具有高超开锁经验的人也很难凭手感打开这种字码挂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字码挂锁,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人们不知道密码而凭手感把锁打开的字码挂锁。自从字码挂锁问世以来,人们虽然知道它具有不用钥匙也能操作的优点,但也常常为它的安全性能差而担忧。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传统的字码挂锁的外观,其核心是一个密码机构,它们由锁体、若干字码轮、锁钩和若干键套组成。传统的字码挂锁尽管机构上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操作模式都是一样的。即每把锁都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自定的密码,紧锁后将密码拨乱;开锁时,将若干字码轮转到预先设定的密码上,锁便被打开。反之,如果任一个输入密码与预设的不一致,锁就不能打开。传统的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大致分为两类,其结构及动作原理介绍如下图2、3和4显示了第一类密码结构,锁钩10的长杆部分102上带有若干凸出的键101,若干键套12套装在锁钩的长杆部分102上。各键套12的外壁带有一键122,其内孔壁的一个圆环123上设有键槽121。各字码轮11的外周上设有0-9共10个数字标记111,其内孔壁对应各数字标记111处各设有一个凹槽112。当转动一字码轮11时,与该字码轮12对应的键套12也随之转动,该键套12内孔壁圆环123上的键槽121相对锁钩10上的对应的键101移动。当该字码轮11转到预定的密码上时,该键套12内的键槽121与锁钩10上的对应的键101对齐;当分别转动所有的字码轮11,并使所有键套12内的键槽121与锁钩10上的对应的键101对齐时,锁钩10可顺利拉出而开锁。反之,如果若干字码轮中的任一个输入的密码与预设的不一致,键套12内的键槽121就不能与锁钩上的键101对齐,键101将被键套内孔壁上圆环123卡住而不能拉出,从而不能开锁。图5、6和7显示了第二类密码结构,锁钩30的长杆部分301上没有凸出的键,是光滑圆柱形;若干键套31套装在锁钩的长杆部分301上,键套31的内孔壁也是光滑的,但外壁上设有一个键312,且键312的上部和下部同宽。字码轮32的结构与第一类中的字码轮11的结构完全一样。键套上的键312可根据设定的密码落入10个凹槽322的任一个里。转动字码轮32,键套31也随之转动。在锁体33的长杆孔332里开一条长的键槽331,它也可与键套31上的键312配合。当各字码轮32分别转动到预先设定的密码位置时,键套31上的键312也正好与长杆孔332上的长键槽331对齐。此时,拉动锁钩30,成串的键套31上的键312便可顺利通过锁体上的长键槽331而开锁。反之,若干字码轮32中的任一个输入的密码不对,键套上的键312也就对不准锁体上的长键槽331,键套31便被卡住,锁钩自然也被卡住而不能开锁。以上两类传统的密码结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当人们用手拉着锁钩、转动字码轮时,由于键套与锁钩、或键套与锁体的长键槽相遇时都会由于摩擦碰撞而产生一定的振动手感,告知人们预设的密码就在此,依次转动若干字码轮,密码就完全暴露,锁就被打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字码挂锁,它具有防止破密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字码挂锁,它包括一锁体以及一通过密码机构与所述锁体相对锁定或打开的锁钩。其中,所述密码包括设置在所述锁钩的长杆部分上的若干凸出的键;套装在锁钩的长杆部分上的若干键套,各键套的外壁带有一键,键套内孔壁的一个圆环上设有一键槽;以及对应套装在各键套外侧的各字码轮,各字码轮的外周上设有0-9共10个数字标记,各字码轮的内孔壁对应各数字标记处各设有一个凹槽;此外,还包括在键套内孔壁上的圆环上设置的若干凹位,各凹位的宽度与键槽的相同,且仅向下敞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字码挂锁,它包括一锁体,以及一通过密码机构与所述锁体相对锁定或打开的锁钩。其中,所述锁体的长杆孔具有一条长键槽;所述密码机构包括所述锁钩的长杆部分是光滑的;套装在锁钩的长杆部分上的若干键套,各键套的外壁带有一键;以及对应套装在各键套外侧的各字码轮,各字码轮的外周上设有0-9共10个数字标记,各字码轮的内孔壁对应各数字标记处各设有一个凹槽;此外,键的上段横截面比其下段窄;所述锁体还增加了若干条比长键槽浅和窄的伪装键槽,且各伪装键槽比键套外壁上的键的下段窄。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里增设了伪装机构,因此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即使具有高超开锁经验的人也很难凭手感打开这种字码挂锁。从而使其具有显著的防止破密功能。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图1是各类字码挂锁的相同的外形立体图;图2是传统的第一类字码挂锁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中的部分零件局部剖视图;图5是传统的第二类字码挂锁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图5所示结构中的部分零件局部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类字码挂锁密码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结构中的键套的仰视图;图10是沿图8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类字码挂锁密码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结构中的键套的立体图;图13是本技术的第二类字码挂锁锁体的局部剖视的立体图;以及图14是图1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参看图8、9和10,本技术的第一类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是相对传统的第一类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的改进。其中,键套60内孔壁上的圆环604除了保存与原有的键槽121相同的键槽602外,还增加了若干凹位603作为伪装键槽。凹位603的宽度与键槽602的相同,且其仅向下敞口。这样,当人们拉着锁钩用手感去破密码时,锁钩10上的键101接触凹位603与键槽602的手感的振动是一样的,从而很难判别真实密码。此外,当锁钩10上的键101落入键槽602和凹位603后,字码轮将不能转动,开锁的人也将不能判别出哪个是真键槽602,哪个是假键槽一凹位603了。这种情况下,不输入密码,锁就不能打开。参看图11和12,本技术的第二类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是相对传统的第二类字码挂锁的密码机构的改进。其中,键套51的外壁上也有一键511,但其上段512横截面比其下段横截面窄。此外,如图13和14所示,锁体50的长杆孔503除了保存与原有的一条长键槽331相同的长键槽501外,还增加了几条比长键槽501浅些窄些的伪装键槽502,且这几条伪装键槽502比键套51外壁上的键511的下段窄。当人们拉着锁钩用手感去破密码、且键套51外壁上的键511落入伪装的键槽502内时,只有较窄的上段512可以落入,而键511的较宽的下段不能通过伪装键槽502,从而不能打开锁。值得注意的是,键套51外壁上的键511较窄的上段512落入伪装的键槽502和真键槽501内的感觉是一样的,从而使开锁的人再也不能判别出哪个是真键槽了。这种情况下,不输入密码,锁就不能打开。附带说明,上述两类具有破密设计的字码挂锁,如果开锁时没有拉钩的动作,转动字码轮是没有任何阻碍的。权利要求1.一种字码挂锁,包括一锁体(13),以及一通过密码机构与所述锁体(13)相对锁定或打开的锁钩(10);其中,所述密码包括设置在所述锁钩(10)的长杆部分(102)上的若干凸出的键(101);套装在锁钩(10)的长杆部分(102)上的若干键套(60),各键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字码挂锁,包括一锁体(13),以及一通过密码机构与所述锁体(13)相对锁定或打开的锁钩(10);其中,所述密码包括:设置在所述锁钩(10)的长杆部分(102)上的若干凸出的键(101);套装在锁钩(10)的长杆部分(102)上的若干键套(60),各键套(60)的外壁带有一键(601),键套(60)内孔壁的一个圆环(604)上设有一键槽(602);以及对应套装在各键套(60)外侧的各字码轮(11),各字码轮(11)的外周上设有0-9共10个数字标记(111),各字码轮(11)的内孔壁对应各数字标记(111)处各设有一个凹槽(1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键套(60)内孔壁上的圆环(604)上设置的若干凹位(603),各凹位(603)的宽度与键槽(602)的相同,且仅向下敞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伟权杜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粤五金有限公司艾宝施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