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546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包括阀体、闸板和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闸板两侧的介质输送通道上各镶嵌有一环形的橡胶衬套,每个橡胶衬套内都具有一金属环,每个橡胶衬套远离闸板的一端设有肩台靠在阀体的端面上,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端面为密封端面,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以解决在开启或者关闭闸板时介质物料会粘在橡胶衬套的密封面影响其密封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是管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输送通道的启闭。闸阀通常包括阀体、闸板和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阀体上需要设置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然后把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闸阀实际使用时,阀体的介质输送通道与外部管道相连通,在输送一些含有颗粒、灰渣、矿浆、粉料等介质物料时,部分介质物料容易积留在阀体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和闸板活动通道里,容易对阀体造成腐蚀和磨损,影响整个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介质物料积留在闸板活动通道内,就会影响闸板的正常关闭,影响闸阀关闭状态的气密性,且给闸板造成非正常磨损。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公开号为CN104235411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其在闸板两侧的阀体介质输送通道上镶嵌有两个环形的橡胶衬套,以防止输送的介质物料进入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和阀体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该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在一些黏度比较大的情形下还是存在介质物料粘在橡胶衬套和闸板上的问题,在开启或者关闭闸板时这些介质物料会粘在橡胶衬套的密封面上,影响其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闸板两侧的介质输送通道上各镶嵌有一环形的橡胶衬套,每个橡胶衬套内都具有一金属环,每个橡胶衬套远离闸板的一端设有肩台靠在阀体的端面上,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端面为密封端面,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闸阀关闭时闸板向下移动,闸板挤开两个橡胶衬套使得两个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分别紧贴在闸板的两个侧面上;闸阀打开时闸板向上移动,闸板脱离两个橡胶衬套,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密封端面密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壁与该橡胶衬套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12°。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靠近闸板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外倒角为圆形倒角。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在闸板活动通道上方设置有一橡胶密封垫,该橡胶密封垫的中部具有供闸阀穿过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壁对穿过该通孔的闸板具有一朝向于闸阀的挤压力。本技术提供的带有胶套的闸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闸阀的橡胶衬套的内壁为其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的喇叭口形状,在输送介质物料时,两个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相互密封接触,并且密封端面两侧呈V形,因此会其入口端一侧会增大介质物料的流速,而出口端一侧则会降低介质物料的流速,并且其交叉处产生涡流,降低介质物料粘在橡胶衬套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橡胶衬套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闸阀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密封端面上具有凹槽的橡胶衬套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该闸阀包括阀体1、闸板2,阀体1设有介质输送通道10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12,闸板2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1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3。其中,操作机构3包括支架30、手轮32、螺杆34、转动螺母36和闸板连接件38,支架30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阀体1上,转动螺母36则固定在支架30上端的中部,螺杆34穿过转动螺母36,螺杆34的下端固接闸板连接件38,手轮32与螺杆34的上端螺纹连接,闸板2的上端与闸板连接件38固定连接,当手轮3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能够将闸板2放下或者提起,从而实现该闸阀的关闭或者开启,上述示出的为手动的方式,但不限定于此,还可以采用气动、液动等自动的方式,例如用电机代替手轮32以旋转螺杆来实现陶瓷闸阀的关闭或者开启。参考图1和图2,闸板2两侧的介质输送通道上各镶嵌有一环形的橡胶衬套4,每个橡胶衬套4内都具有一金属环5,其中金属环5以内埋的方式形成于橡胶衬套4内(如在橡胶衬套4成形时将金属环5置于其成形模具内,成形后金属环5则内埋在橡胶衬套4内),金属环5是为了保证橡胶衬套4的强度以及增加其回弹力度,保证密封性。如图2所示,金属环5的截面呈扁平状,并且其截面的长度方向与闸板2的侧面相垂直,以进一步提高橡胶衬套4的回弹力度。每个橡胶衬套4远离闸板2的一端设有肩台40靠在阀体1的端面上,为使橡胶衬套4更好嵌在阀体1上,阀体的外端面设有凹槽与橡胶衬套4的肩台40相配合,以进一步提高输送管路的密封性。两个橡胶衬套4相向的端面为密封端面42,并且橡胶衬套4的内径从密封端面42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即橡胶衬套4的内壁为其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的喇叭口形状。该闸阀关闭时,闸板2向下移动,闸板2挤开两个橡胶衬套4使得两个橡胶衬套4的密封端面42分别紧贴在闸板2的两个侧面上,将阀体的介质输送通道10闸断,并且介质输送通道10内的介质物料也不会从闸板活动通道12中流出;该闸阀打开时,闸板2向上移动,闸板2脱离两个橡胶衬套4,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密封端面42密封接触,介质输送通道10连通,并且介质输送通道10内的介质物料也不会从闸板活动通道12中流出。如图2所示,由于橡胶衬套4的内壁为其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的喇叭口形状,介质物料流经该闸阀时,入口端的内径由大变小,因此流速增大,出口端的内径由小变大,则流速减小,并且会在两个橡胶衬套4密封端面的相接触的位置往出口端处形成涡流,会对橡胶衬套4的内壁进行冲刷,从而降低介质物料粘在橡胶衬套4的内壁上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保证其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壁与该橡胶衬套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8-12°,使其在对介质输送通道10的单位时间的流量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对橡胶衬套4的内壁具有较好的冲刷效果,并且其冲刷力度适中,不会影响橡胶衬套4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虽然上述橡胶衬套4喇叭口形状的通道会减小介质物料粘在橡胶衬套4和闸板2上的可能性,但是仍然会存在一些介质物料粘在闸板2上,在闸板2提起或者放下时,这些介质物料就可能进入到橡胶衬套4密封端面42上,从而影响其密封性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橡胶衬套4的密封端面42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420。在闸板2提起或者放下时,橡胶衬套4的密封端面42会将粘在闸板2的介质物料刮到凹槽420内,因此不会影响橡胶衬套4的密封性。其中所述凹槽420的形状优选为圆弧形。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衬套4靠近闸板2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闸板两侧的介质输送通道上各镶嵌有一环形的橡胶衬套,每个橡胶衬套内都具有一金属环,每个橡胶衬套远离闸板的一端设有肩台靠在阀体的端面上,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端面为密封端面,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闸阀关闭时闸板向下移动,闸板挤开两个橡胶衬套使得两个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分别紧贴在闸板的两个侧面上;闸阀打开时闸板向上移动,闸板脱离两个橡胶衬套,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密封端面密封接触;所述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闸板两侧的介质输送通道上各镶嵌有一环形的橡胶衬套,每个橡胶衬套内都具有一金属环,每个橡胶衬套远离闸板的一端设有肩台靠在阀体的端面上,两个橡胶衬套相向的端面为密封端面,所述橡胶衬套的内径从密封端面往远离闸板方向逐渐增大;闸阀关闭时闸板向下移动,闸板挤开两个橡胶衬套使得两个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分别紧贴在闸板的两个侧面上;闸阀打开时闸板向上移动,闸板脱离两个橡胶衬套,两个橡胶衬套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徽文吴文福叶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凯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