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齿轮箱及齿轮箱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箱及齿轮箱电机,属于微特电机
技术介绍
已知现有使用的行星齿轮箱电机的塑料齿轮箱行星结构比较复杂,行星齿轮组件上下支架结构不同,组装难度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并且,行星齿轮系统的上行星内齿轮组件的输出轴注塑端采用扁位结构进行注塑,在应用于客户对输出轴扭转强度要求大的场合时会出现轴打滑的风险,进而导致行星减速机构失效。另外,在行星齿轮机构的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手法及工艺的原因,如机械铆接等导致了整体行星齿轮结构会受外力影响,产生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及输出力矩一致性的问题。综上,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可以应用于对电机输出力矩要求高的场合,并且运行稳定,一致性好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箱及齿轮箱电机,以降低组件的复杂性,提高输出力矩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齿轮箱,包括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行星齿轮及齿轮轴,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固定连接在齿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齿轮组件(1),包括上支架(1‑1)、下支架(1‑2)、行星齿轮(1‑3)及齿轮轴(1‑4),所述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固定连接在齿轮轴(1‑4)的两端,所述行星齿轮(1‑3)套在齿轮轴(1‑4)上,并且所述行星齿轮(1‑3)与齿轮轴(1‑4)间隙配合,所述行星齿轮(1‑3)在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之间以齿轮轴(1‑4)为转轴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齿轮组件(1),包括上支架(1-1)、下支架(1-2)、行星齿轮(1-3)及齿轮轴(1-4),所述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上支架(1-1)与下支架(1-2)固定连接在齿轮轴(1-4)的两端,所述行星齿轮(1-3)套在齿轮轴(1-4)上,并且所述行星齿轮(1-3)与齿轮轴(1-4)间隙配合,所述行星齿轮(1-3)在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之间以齿轮轴(1-4)为转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1-3)为采用塑料整体注塑的双联齿,行星齿轮包括上齿轮外齿(1-3-1)和下齿轮外齿(1-3-2),该上齿轮外齿(1-3-1)与下齿轮外齿(1-3-2)同轴设置;还包括上行星内齿轮(2),具有与上齿轮外齿(1-3-1)啮合的第一内齿圈(2-1),上行星内齿轮(2)通过第一内齿圈(2-1)与行星齿轮(1-3)的上齿轮外齿(1-3-1)啮合;下行星内齿轮(3),具有与下齿轮外齿(1-3-2)啮合的第二内齿圈(3-1),下行星内齿轮(3)通过第二内齿圈(3-1)与行星齿轮(1-3)的下齿轮外齿(1-3-2)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配合孔(1-5),所述齿轮轴(1-4)的两端采用紧配铆接的方式与上、下支架上的所述配合孔(1-5)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1-3)的上齿轮外齿(1-3-1)和下齿轮外齿(1-3-2)的中心轴处均开有同轴旋转的中孔(1-3-3),上齿轮外齿(1-3-1)和下齿轮外齿(1-3-2)通过所述中孔(1-3-3)套在齿轮轴(1-4)上,并与齿轮轴(1-4)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齿轮外齿(1-3-1)的顶部、所述中孔(1-3-3)附近设置有上圆台(1-3-4),在所述下齿轮外齿(1-3-2)的底部、所述中孔(1-3-3)附近设置有下圆台(1-3-5),上、下圆台与对应的上、下支架形成线摩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1-4)设置有六个,均匀装配在上、下支架的配合孔(1-5)上,所述行星齿轮(1-3)设置有三个,均匀装配在其中三个齿轮轴(1-4)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星内齿轮(3)采用塑料整体注塑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星内齿轮(3)的第二内齿圈(3-1)具有底板(3-6),所述下支架(1-2)的与所述底板(3-6)接触的底面上均布有若干个凸点(1-6),该凸点(1-6)用于与底板(3-6)之间形成线摩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齿圈(3-1)的底板(3-6)上开有定位孔(3-5),所述定位孔(3-5)用于与驱动行星齿轮转动的电机(5)的输出端的轴承(5-2)外径相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星内齿轮(2)的第一内齿圈(2-1)具有顶板(2-2),所述上支架(1-1)的与顶板(2-2)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诚,张冰伦,党红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