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6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包括吊钩和预埋组件;所述吊钩包括悬挂钩,以及与所述悬挂钩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外周具有第一螺纹;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钢板、螺纹套筒和弯折锚筋;所述预埋钢板上开有贯通所述预埋钢板两侧的第一通孔;所述螺纹套筒一端开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螺纹套筒固定于所述预埋钢板一侧,使所述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连通;所述弯折锚筋对称设置于所述螺纹套筒外周并且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提高了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提升吊钩周围混凝土的观感质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预埋吊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的底板、中板、顶板需预埋钢筋吊钩用于管廊后期管线入廊、材料入廊等的吊运工作。预埋吊钩工程量较大,预埋的成品钢筋吊钩属于突出混凝土结构构件,结构施工时需要在模板上钻孔,减少了木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预埋吊钩处模板加工需要投入人力及时间,增加模板加工工艺流程,影响现场施工进度。此外,模板打孔尺寸及位置偏差较大,吊钩周圈的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混凝土观感质量差,且管廊面层大部分不进行混凝土面层装饰,混凝土观感质量直接影响管廊施工质量。因此,预埋吊钩施工需要在模板上开孔,施工不便,吊钩周围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以避免在模板上开孔,减少了加工模板所需的人力和时间,简化了模板加工工艺流程,保障预埋处混凝土外观质量,大幅度提高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降低成本。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包括吊钩和预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和预埋组件;所述吊钩(1)包括悬挂钩(11),以及与所述悬挂钩(11)连接的固定段(12),所述固定段(12)外周具有第一螺纹(121);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钢板(21)、螺纹套筒(22)和弯折锚筋(23);所述预埋钢板(21)上开有贯通所述预埋钢板(21)两侧的第一通孔(211);所述螺纹套筒(22)一端开有盲孔(221),所述盲孔(22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121)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螺纹套筒(22)固定于所述预埋钢板(21)一侧,使所述盲孔(22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同轴连通;所述弯折锚筋(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中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和预埋组件;所述吊钩(1)包括悬挂钩(11),以及与所述悬挂钩(11)连接的固定段(12),所述固定段(12)外周具有第一螺纹(121);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钢板(21)、螺纹套筒(22)和弯折锚筋(23);所述预埋钢板(21)上开有贯通所述预埋钢板(21)两侧的第一通孔(211);所述螺纹套筒(22)一端开有盲孔(221),所述盲孔(22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121)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螺纹套筒(22)固定于所述预埋钢板(21)一侧,使所述盲孔(22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同轴连通;所述弯折锚筋(23)设置于所述螺纹套筒(22)外周并且与所述预埋钢板(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12)的外径、所述盲孔(221)的内径以及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孔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预埋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22)焊接固定于所述预埋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梁郝伟强张孔吉时振王宏涛张美于瑞兴王瀚韬李晓赵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