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7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包括土体加固区、后浇环梁、盾构圆形隧道和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所述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设置于盾构圆形隧道的两个洞口外侧,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外侧安装有后浇环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内的盾构圆形隧道外部设有土体加固区,土体加固区为浇筑的立方体形素混凝土块体,土体加固区覆盖在盾构圆形隧道的洞口外部,本标段中端头加固的施工方法为旋喷注浆形式,有利的注浆加固条件,能快速、有效地改良地层,保障盾构始发和接收的施工安全以及周边建构筑的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简化了盾构接收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技术先进、可实施性强等优点,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修建技术、建设水平及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工法应用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中,而盾构法作为隧道机械开挖的典型代表,已逐步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工程领域、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水利工程领域以及市政领域的隧道建设。特别在城市隧道、水下隧道、市政管网的建设中,盾构法以其快速、安全、优质、环保、文明施工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各类施工方法的首选。但其施工风险仍不可小觑,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塌方、涌水、涌砂等风险,尤其是盾构始发或接收阶段。现在盾构接收端头加固方式主要有旋喷加固、搅拌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冷冻加固和增设一道素混凝土联合加固,这些加固方式都须进行管线改迁及交通导改,进行端头井外作业,即便如此,在盾构进洞过程中也极易发生坍塌、漏水、漏泥、漏浆等现象,施工风险巨大,而且造成接收段盾构隧道错台、破损和渗水。因此,当常规的端头加固方法因交通、管线等因素无法实施时,需要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包括土体加固区(1)、后浇环梁(2)、盾构圆形隧道(3)和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设置于盾构圆形隧道(3)的两个洞口外侧,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外侧安装有后浇环梁(2),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内的盾构圆形隧道(3)外部设有土体加固区(1),土体加固区(1)为浇筑的立方体形素混凝土块体,土体加固区(1)覆盖在盾构圆形隧道(3)的洞口外部,本标段中端头加固的施工方法为旋喷注浆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包括土体加固区(1)、后浇环梁(2)、盾构圆形隧道(3)和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设置于盾构圆形隧道(3)的两个洞口外侧,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外侧安装有后浇环梁(2),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内的盾构圆形隧道(3)外部设有土体加固区(1),土体加固区(1)为浇筑的立方体形素混凝土块体,土体加固区(1)覆盖在盾构圆形隧道(3)的洞口外部,本标段中端头加固的施工方法为旋喷注浆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进出洞土体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圆形隧道(3)的洞口处侧的车站基坑围护结构(4)为玻璃纤维筋。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锐史军军靳涛李新朋杨广钊常国栋赵艳双赵帅赵成杨佳杨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