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春腾专利>正文

具有钩闩的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5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中的一种密码锁,它由密码锁,旋转杆装置,面板,固定板,回转装置,滑片,钩闩及外壳所组成。若欲开启拨动数字轮至设定码,逆时针转动密码锁,使连接片旋转,其片缺即推动片榫也呈90度位移,滑动片向前滑移,活动销在U型槽向上位移后,钩闩回缩至外壳内。反之,若欲锁固,先将密码锁顺时针旋转90度,使片缺反向推动片榫,滑动片向后位移,钩闩向外伸出,钩住后门板后所预设的孔洞,拨动一数字轮,使锁钩伸出,钩住钩孔,即形成锁固状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领域中的一种密码锁。人们使用具有钩闩锁具的场所甚多,诸如,在办公室内所使用的公文柜,居家环境所用的厨柜或衣柜等具拉门的物品。均不脱离藉钥匙配合门板边缘所预设的锁具,为开启或关闭拉门,并确保人们机密文件或个人私密物品的安全,故人们在选购上述公文柜,厨柜甚至衣柜等物品时,对于具有锁具的设置,也不可避免地作些考虑。而通常的拉门用锁具,仍以锁匙的为居多,但在目前工商社会中,随着人们所拥有的住家、办公场所及交通工具的锁匙各有不同且不胜枚举,进而造成锁匙的泛滥;且有时人们忘记携带锁匙而导致拉门无法开启取物,可谓弄巧成拙。而通常具钩闩的锁具,一般均用于拉门,其是装设在前拉门的一侧,而后拉门的另一侧则是与前拉门呈重叠状,故当人们藉锁匙插入锁具内时,是选空转270度后,再旋转90度,使锁具底部的突榫迫使滑动片位移,进而使钩闩向后伸出,以扣住后拉门所预设的扣孔,而形成锁固状态,此时,人们即无法拉动拉门。而欲开启时,则将锁匙反向旋转,使钩闩回缩,此时人们即可将拉门横向拉移,以取用物品。故可想而知的是,若上述的锁匙遗失或忘记携带,所导致的后果,实不堪设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密码锁、旋转杆装置、面板、固定座、回动装置、滑动片、锁闩和外壳所组成的具有钩闩的密码锁,它不仅可以摒除钥匙,而且可将机械式密码锁用于公文柜或厨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由一密码锁、一旋转杆装置、一面板、一固定座、一回动装置、一滑动片、一锁闩和一外壳所组成,其中密码锁,是一公知的机械式锁具,其面上具有若干的数字轮,且底面的一侧设一锁钩,另一侧则设有一定位孔;旋转杆装置,是由一连动杆与定位孔连结,呈同步连动,其下方的多角形杆面是穿过面板对应设置的板孔后,与一杆座的面孔嵌合且杆座下方突设两杆榫;面板,是一尺寸对应于密码锁的长条片体,其面上设一板孔供连动杆之穿越,而对应于锁钩处则设一钩孔;固定座,是一座体,上方设一贯通的座孔,供旋转杆装置的容置,下方设若干的座榫,且前后侧各设一座槽,供容置滑动片。回动装置,它由一回动片的片孔与杆座套合后,其杆榫则与回动片下方的连接片所对应设置的接孔铆合,以形成连动关系,且连接片一侧镂空形成一片缺;滑动片,是经弯折的片体,其一侧是容置在座槽内,对应于片榫处设一横向的滑槽,以供其伸入以拨动滑动片,且滑槽前方设一滑缺,两侧分别向上延伸一片翼,并各设一U型槽;锁闩,它是一L型的锁状物,其一侧的轴头各自设一贯穿的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以便藉一活动销穿越第一轴孔,并架设于两U型槽间,使钩闩可穿过滑缺;而外壳,它是一端呈开启状的盒体,其底面设若干的壳孔,供座榫的嵌置定位,且对应滑缺处也设一壳槽,供钩闩的伸出,壳槽前端的两对应端各向上突设一壳翼,并各设一翼孔,供一定位销穿越后,并进而穿越第二轴孔,且外壳的前方的两对向端各设一穿孔,供一卡销的穿越并进而穿越一弹簧,使弹簧的簧钩与所预设的壳弯钩合,而另一端的簧端则与活动销相抵;藉拨动数字轮至所设定的数字时,其锁钩与面板的钩孔脱离,然后旋转密码锁,将容置于外壳内的旋转杆装置及回动装置也同步旋转,使片榫受到片缺的推动,而在滑槽内迫使滑动片产生位移,进而使钩闩内缩至外壳内,从而开启。其中为利连动杆与杆座得以形成组装的定位关系,故杆面的一角隅具一面削,而杆座的面孔内也对应设一孔削。所说的面板,它的一侧突设若干的饰条,并形成一条沟,供密码锁所对应设置锁缘的容置。所说的杆座,它的外壁凹陷并形成一杆沟,在回动片的片孔内也对应突设一片突,以便接合后可形成连动。所说的面板,它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一螺杆,并穿越外壳所对应设置的侧孔,以利与门板锁固。此外,本技术还包括一定位装置,它是在连动杆上平削成两铣面,并形成两弧面,而面板的底面则嵌合两定位弹片,以两铣面与两定位弹片触及时,它是锁固状态;而当两板面与两定位弹片接触时可将定位弹片外张,并发出声响,则为开启状态的示意。本技术摒除了传统必须携带钥匙的不便现象,而且可将机械式密码锁用于诸如公文柜或厨柜等方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立体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基本上,本技术是由一密码锁1,一旋转杆装置2,一面板3,一固定座4,一回动装置5,一滑行片6,一锁闩7及一外壳8所组合而成。其中,密码锁1是一已知的机械式密码锁,其面上设若干数字轮11,底部的一侧则延伸一锁钩12,供与面板3扣合,另侧则开具一定位孔13(因投影角度关系均未示),供与旋转杆装置2连结。故当旋转数字轮11至所设定的号码时,该锁钩12可向内回缩;而任意拨动其中的一只数字轮11时,则锁钩12向下伸出,并与面板3钩合。旋转杆装置2,是由一连动杆21与一杆座22对接而成。其中连动杆21上方的杆突211是与前述的定位孔13固定连接,而下方则设置多角形的杆面212,供穿越面板3后与杆座22对接。其中,杆座22中央设一与杆面212相对应的面孔221,供杆面212的嵌置。而为使组装时易于定位,故杆面212的其中一角落,设一平削状的面削213(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而面孔221内也对应设一孔削222,以利两者的定位。同时,杆座22的一侧纵向设一杆沟223,且底部也向下突设两杆榫224,供在固定座4内与回动装置5连接。面板3,是一长条形的片状体,其对应于连动杆21处设一板孔31以供其穿越。且对应于锁钩12处设一钩孔32,以供其钩合或释放。此外,面板3的一侧突设一饰条34,并形成一条沟35,以供密码锁1的锁缘14的容置与定位。且面板3底部的前后侧也具有已知的螺杆36,供穿越外壳8后与门板锁固连结。固定座4,它是一中空的壳体,其对应杆座22处设一座孔41,以供其穿越,并进而在固定座4底部与回动装置5连结。且固定座4下方设若干的座榫42,供与外壳8所预设的孔洞嵌合,且其前后侧各开具一座槽43,供滑动片6横向位移使用。回动装置5,是由一回动片51的片孔511与杆座22套合后,其内设的片突512恰好容置在杆沟223内,以形成连动。且杆座22下方的杆榫224则与回动片51下方的连接片52所对应设置的接孔521铆合固定。且连接片52的同缘镂空设置一90度扇形的片缺522,用以推动回动片51下方所突设的片榫513。滑动片6,是一经弯折的片体,其宽度是对应座槽43,它是容置于固定座4的底部内。且它对应于片榫513处设一横向的滑槽61,以供其伸入以拨动滑动片6。而滑动片6的中段处一镂空的滑缺62,供钩闩7的伸出或收纳时,可穿越该滑缺62,且其两侧分别向上垂设一片翼63,并各设一U型槽64,供钩闩7架设。钩闩7,是一L型的钩状物,其一侧的轴头71分别开具一第一轴孔72及一第二轴孔73的贯穿,复藉一活动销74穿越第一轴孔72后,并架设在前述的两U型槽64内。外壳8,是一端呈开放状的盒体,尺寸对应于面板3,其底面对应于座榫42处设若干的壳孔81,且对应于滑缺62也设一长形的壳槽82,如图2所示,供钩闩7伸出,而壳槽82的前方端处的两对向端分别向上突设一壳翼83,并分别设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钩闩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密码锁、一旋转杆装置、一面板、一固定座,一回动装置、一滑动片、一锁闩和一外壳,其中:所说的密码锁,是一公知机械式锁具,其面上具有若干的数字轮,且底面的一侧设一锁钩,另一侧则设有一定位孔;所说 的旋转杆装置,是由一连接杆与定位孔连结,呈同步连动,其下方的多角形杆面是穿过面板对应设置的板孔后,与一杆座的面孔嵌合且杆座下方突设两杆榫;所说的面板,是一尺寸对应于密码锁的长条片体,其面上设一板孔,而对应于锁钩处则设一钩孔;所说的固 定座,是一座体,上方设一贯通的座孔,下方设若干的座榫,且前后侧各设一座槽;所说的回动装置,它由一回动片的片孔与杆座套合后,其杆榫则于回动片下方的连接片所对应设置的接孔铆合,以形成连动关系,且连接片一侧镂空形成一片缺;所说的滑动片,是 经弯折的片体,其一侧是容置在座槽内,对应于片榫处设一横向的滑槽,且滑槽前方设一滑缺,两侧分别向上延伸一片翼,并各设一U型槽;所说的锁闩,它是一L型的锁状物,其一侧的轴头各自设一贯穿的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可由一活动销穿越第一轴孔,并架设 于两U型槽间,使钩闩可穿过滑缺;所说的外壳,它是一端呈开启状的盒体,其底面设若干的壳孔,且对应滑缺处也设一壳槽,壳槽前端的两对应端各向上突设一壳翼,并各设一翼孔,且外壳的前方的两对向端各设一穿孔,而另端的簧端则与活动销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腾
申请(专利权)人:徐春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