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41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包括侧板、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的一侧周面与侧板相接,外壳套在内壳的外部且之间构成隔热通道,侧板位于内壳内腔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壳和主轴壳,侧板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电机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装的电机轴上套有皮带。本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隔热通道将内壳和外壳内机械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排出,起到隔热的作用,套环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杆会随着螺纹产生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将炉体手柄拉起或者闭合的目的,被散热片冷却的水从进水管进入隔热通道内,风扇旋转将冷却壳内的热量迅速通过排气管排出。

A Push-rod Device for Thermal Insulation Cylinder Controlled by Single Gas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sh rod device for a single collector controlled thermal insulation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 side plate, an inner shell and an outer shell. One side circumference of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plate. The outer shell sleeve forms a heat insulation channel between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The side plate is respectively installed with an electric motor shell and a main shaft shell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inner shell cavity, and the other side wall of the side plate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bracket. A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tor housing, and a belt is arranged on the motor shaft fix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single collector pipe controls the push rod device of the heat insulating cylinder. The heat insulating passage absorbs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machinery in the inner shell and outer shell, avoids discharging and plays the role of heat insulation. The adjusting rod will change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thread dur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leeve ring, thu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pulling up or closing the handle of the furnace body. The water cooled by the radiator enters the heat insulating passage from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wind enters the heat insulating passage. The fan rotates to expel the heat from the cooling shell through the exhaus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缸
,具体为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炭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的用于冶金、化工行业。在焦炭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炼焦炉是用煤炼制焦炭,生产煤气的主要热工设备,主要由炉体和附属设备组成。在炉顶的附属设备中,焦炉荒煤气经上升管、桥管、阀体进入集气管,再经吸气弯管、负压管线经风机送入化产回收工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集气管压力控制的稳定尤其重要,在生产中一般按照炭化室底压力来确定集气管的压力,一般为80-120Pa,由于产气量随炼焦时间变化以及其他工艺操作而导致集气管压力变动,特别是在工艺操作推焦装煤时集气管的压力波动更大,尤以装煤时更为严重,高时可达300多Pa,低时几十Pa甚至出现负压。在开启和闭合炉门时,现有的常常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由于炉门等地方的温度较高,使得工人在操作时容易发生烫伤或者其他危险,不仅增加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工人的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具有隔热、水循环和保护工人安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包括侧板、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外壳的一侧周面与侧板相接,外壳套在内壳的外部且之间构成隔热通道,侧板位于内壳内腔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壳和主轴壳,侧板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电机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装的电机轴上套有皮带,主轴壳内活动连接有贯穿内壳轴承的主轴,皮带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壳套在主轴的周面上,主轴的端口安装有贯穿内壳和外壳的副轴,所述副轴的外壁上套有通过销轴固定的套环,套环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套环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杆啮合,调节杆的端口与炉体手柄相接,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隔热通道相通的接头A和接头B,接头A和接头B上分别套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管口与水泵的输出端相接,出水管的另一管口与冷却壳的母头相接,冷却壳的公头与水泵的输入端相接,冷却壳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内嵌入两端分别与冷却壳的公头和母头相接的冷却管,冷却管的中部还接延伸至冷却壳外部的水管。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上均匀开设有与冷却管外壁相接触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冷却壳的侧壁上安装有内腔相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风扇。优选的,所述水管上安装有水阀,水管的管口与水箱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外壳套在内壳的外部且之间构成隔热通道,隔热通道将内壳和外壳内机械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排出,起到隔热的作用。2.侧板是通过安装支架进行为位置的固定,调节杆是和炉体手柄进行之间是固定的,所以在套环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杆会随着螺纹产生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将炉体手柄拉起或者闭合的目的,避免工作人员通过手去操作,减少的危险产生的问题。3.被散热片冷却的水从进水管进入隔热通道内,带有热量的水从出水管排出,水泵为冷却水的输送提供了动力,冷却壳的侧壁上安装有内腔相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风扇,风扇旋转将冷却壳内的热量迅速通过排气管排出,保持了冷却壳内部的温度稳定,散热片对冷却管内流动带有温度的水进行散热,降低水的温度,使得循环使用的水温变化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却壳内部结构图。图中:1侧板、11电机壳、111电机、1111皮带、12主轴壳、121主轴、13安装支架、2内壳、3外壳、31接头A、311进水管、312出水管、32接头B、4隔热通道、5副轴、51套环、511内螺纹、6调节杆、61炉体手柄、7水泵、8冷却壳、81散热片、82冷却管、83排气管、9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包括侧板1、内壳2和外壳3,内壳2和外壳3的一侧周面与侧板1相接,侧板1为内壳2和外壳3起到支撑的作用,外壳3套在内壳2的外部且之间构成隔热通道4,由于外壳3的直径相较于内壳2的直径较大,而且内壳2和外壳3的轴心都是在一起的,内壳2和外壳3之间会形成环形的通道也就是隔热通道4,隔热通道4将内壳2和外壳3内机械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排出,起到隔热的作用,侧板1位于内壳2内腔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壳11和主轴壳12,电机壳11和主轴壳12位置的固定使得在工作时不会发生抖动,侧板1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架13,安装支架13与墙体或者其他的固定部分相接,使得侧板1的位置进行固定不会,电机壳11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111,电机111的输出端上固装的电机轴上套有皮带1111,电机111通过电机轴的旋转从而带动皮带1111的转动,主轴壳12内活动连接有贯穿内壳2轴承的主轴121,主轴121了可以在内壳2的轴承内旋转,为旋转提供了稳定性,同时保护了主轴121,皮带1111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壳12套在主轴121的周面上,电机111通过皮带1111带动主轴121进行旋转,主轴121的端口安装有贯穿内壳2和外壳3的副轴5,副轴5和主轴121的轴线在同一条线上,副轴5和主轴121旋转的频率相同,副轴5的外壁上套有通过销轴固定的套环51,副轴5的旋转同样可以带动套环51进行旋转,套环51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511,套环51通过内螺纹511与调节杆6啮合,调节杆6的端口与炉体手柄61相接,由于侧板1是通过安装支架13进行为位置的固定,调节杆6和炉体手柄61之间固定,所以在套环51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杆6会随着螺纹产生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将炉体手柄61拉起或者闭合的目的,避免工作人员通过手去操作,减少的危险产生的问题,同时由于采用机械化的操作,使得开炉和闭炉的时间把握的十分的精确,提高了生产的质量。请参阅图2,外壳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隔热通道4相通的接头A31和接头B32,接头A31和接头B32用于将水输送到隔热通道4内或者排出的连接端头,接头A31和接头B32上分别套有进水管311和出水管312,冷却的水从进水管311进入隔热通道4内,带有热量的水从出水管312排出,进水管311的另一管口与水泵7的输出端相接,水泵7为冷却水的输送提供了动力,出水管312的另一管口与冷却壳8的母头相接,冷却壳8的侧壁上安装有内腔相通的排气管83,排气管83上安装有风扇,风扇旋转将冷却壳8内的热量迅速通过排气管83排出,保持了冷却壳8内部的温度稳定,冷却壳8的公头与水泵7的输入端相接,冷却后的水通过水泵7进行抽走,冷却壳8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片81,散热片81上均匀开设有与冷却管82外壁相接触的通孔,通孔增大了散热片8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的效率,散热片81内嵌入两端分别与冷却壳8的公头和母头相接的冷却管82,散热片81对冷却管82内流动带有温度的水进行散热,降低水的温度,使得循环使用的水温变化较低,冷却管82的中部还接延伸至冷却壳8外部的水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包括侧板(1)、内壳(2)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和外壳(3)的一侧周面与侧板(1)相接,外壳(3)套在内壳(2)的外部且之间构成隔热通道(4),侧板(1)位于内壳(2)内腔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壳(11)和主轴壳(12),侧板(1)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架(13),所述电机壳(11)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111),电机(111)的输出端上固装的电机轴上套有皮带(1111),主轴壳(12)内活动连接有贯穿内壳(2)轴承的主轴(121),皮带(1111)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壳(12)套在主轴(121)的周面上,主轴(121)的端口安装有贯穿内壳(2)和外壳(3)的副轴(5),所述副轴(5)的外壁上套有通过销轴固定的套环(51),套环(51)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511),套环(51)通过内螺纹(511)与调节杆(6)啮合,调节杆(6)的端口与炉体手柄(61)相接,所述外壳(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隔热通道(4)相通的接头A(31)和接头B(32),接头A(31)和接头B(32)上分别套有进水管(311)和出水管(312),进水管(311)的另一管口与水泵(7)的输出端相接,出水管(312)的另一管口与冷却壳(8)的母头相接,冷却壳(8)的公头与水泵(7)的输入端相接,冷却壳(8)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片(81),散热片(81)内嵌入两端分别与冷却壳(8)的公头和母头相接的冷却管(82),冷却管(82)的中部还接延伸至冷却壳(8)外部的水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集气管控制隔热电缸推杆装置,包括侧板(1)、内壳(2)和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和外壳(3)的一侧周面与侧板(1)相接,外壳(3)套在内壳(2)的外部且之间构成隔热通道(4),侧板(1)位于内壳(2)内腔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壳(11)和主轴壳(12),侧板(1)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架(13),所述电机壳(11)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111),电机(111)的输出端上固装的电机轴上套有皮带(1111),主轴壳(12)内活动连接有贯穿内壳(2)轴承的主轴(121),皮带(1111)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壳(12)套在主轴(121)的周面上,主轴(121)的端口安装有贯穿内壳(2)和外壳(3)的副轴(5),所述副轴(5)的外壁上套有通过销轴固定的套环(51),套环(51)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511),套环(51)通过内螺纹(511)与调节杆(6)啮合,调节杆(6)的端口与炉体手柄(61)相接,所述外壳(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隔热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芳青董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蓝天化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