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38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由框架本体及旋转支架本体组成,所述的框架本体主要由第一加强板、竖梁、斜撑、横梁、横撑、吊耳、纵梁、第二加强板、折弯槽组成,所述的旋转支架本体主要由第二折弯槽、第三加强板、支腿、安装座组成,箱体位于竖梁之间且通过安装座进行安装固定;总得来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有效保护箱体外观免受破坏的优点。

A Lifting Device for Carriage Body of Carriage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for carriage body of a van-type transport vehicle, which consists of a frame body and a rotating support body. The frame body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a vertical beam, a diagonal brace, a cross beam, a cross brace, a lifting lug, a longitudinal beam, a second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bending groove. The rotating support body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econd bending groove, a third reinforcing plate, a supporting leg and a mounting seat, and the box body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the box from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箱体吊装
,尤其涉及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
技术介绍
厢式运输车厢体外观面无起吊用的附件,如吊钩等,当厢体组装完成后,吊装输送至下一工序时,需要吊具配合完成。而现有的厢体吊具在使用过程中成本较高且容易使运输中的厢体受到破坏;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有效保护箱体外观免受破坏的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厢体吊具在使用过程中成本较高且容易使运输中的厢体受到破坏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有效保护箱体外观免受破坏的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垃圾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由框架本体及旋转支架本体组成,所述的框架本体主要由第一加强板、竖梁、斜撑、横梁、横撑、吊耳、纵梁、第二加强板、折弯槽组成,所述的第一加强板位于框架本体左右两端下部,第一加强板上端设置有竖梁,竖梁上端设置有横撑,斜撑下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竖梁上部固定连接,斜撑上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外端部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纵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固定为一个方形框架,吊耳位于纵梁上端,所述的竖梁下端部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第二加强板与竖梁固定连接,连接件内端设置有折弯槽。所述的第一加强板、竖梁、斜撑、横梁、横撑、吊耳、纵梁、第二加强板、折弯槽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折弯槽上下段面加工有通孔。所述的旋转支架本体主要由第二折弯槽、第三加强板、支腿、安装座组成,所述的第二折弯槽位于折弯槽内侧并通过转轴实现固定连接,第二折弯槽内端固定设置有支腿,第三加强板右上端部与折弯槽下侧壁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左下端部与支腿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支腿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端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的安装座、橡胶垫板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设置在支腿内部上端。所述的橡胶垫板上端面加工有凹槽。所述的第二折弯槽、第三加强板上加工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快速方便地实现厢式运输车厢体吊装,防护厢体外观面,操作简单方便;针对不同结构和尺寸的厢体,更换旋转支架部分,可方便地实现吊装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厢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厢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厢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加强板、2.竖梁、3.斜撑、4.横梁、5.横撑、6.吊耳、7.纵梁、8.第二加强板、9.折弯槽、10.第二折弯槽、11.第三加强板、12.支腿、13.内六角螺钉、14.安装座、15.橡胶垫板、16.转轴、17.厢体、18.横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垃圾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由框架本体及旋转支架本体组成,所述的框架本体主要由第一加强板1、竖梁2、斜撑3、横梁4、横撑5、吊耳6、纵梁7、第二加强板8、折弯槽9组成,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位于框架本体左右两端下部,第一加强板1上端设置有竖梁2,竖梁2上端设置有横撑5,斜撑3下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竖梁2上部固定连接,斜撑3上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5外端部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纵梁7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5固定为一个方形框架,吊耳6位于纵梁7上端,所述的竖梁2下端部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8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第二加强板8与竖梁2固定连接,连接件内端设置有折弯槽9。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竖梁2、斜撑3、横梁4、横撑5、吊耳6、纵梁7、第二加强板8、折弯槽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折弯槽9上下段面加工有通孔。所述的旋转支架本体主要由第二折弯槽10、第三加强板11、支腿12、安装座14组成,所述的第二折弯槽10位于折弯槽9内侧并通过转轴16实现固定连接,第二折弯槽10内端固定设置有支腿12,第三加强板11右上端部与折弯槽9下侧壁固定连接,第三加强板11左下端部与支腿12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支腿12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上端设置有橡胶垫板15。所述的安装座14、橡胶垫板15通过内六角螺钉13固定设置在支腿12内部上端。所述的橡胶垫板15上端面加工有凹槽,凹槽主要用于定位厢体17、横撑18,防止厢体17在吊运过程中倾斜。所述的第二折弯槽10、第三加强板11上加工有通孔。本技术在实施时: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可沿厢体17长度方向(即水平方向)或高度方向(即垂直方向)到达D位置(厢体17横撑18嵌入橡胶垫板15凹槽内),吊具运动过程由行吊吊运,当吊具沿厢体17高度方向到达D位置时,首先手动旋转旋转支架使其绕旋转轴16先转动到A位置处(主要是防止旋转支架与厢体17剐蹭);然后行吊吊运吊具下落至C位置处(主要是防止旋转支架与厢体17侧板下端干涉,方便厢体横撑18嵌入橡胶垫板15凹槽内);最后将旋转支架转动至B位置处,吊具缓缓上升至D位置过程,厢体17横撑18嵌入橡胶垫板16凹槽内,从而可顺利实现厢体吊运。当吊具沿厢体17长度方向到达D位置时,首先吊具水平运动到C位置处(此旋转支架在B位置处),最后吊具缓缓上升至D位置,厢体17横撑18嵌入橡胶垫板16凹槽内,从而实现厢体吊运;总得来讲: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有效保护箱体外观免受破坏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由框架本体及旋转支架本体组成,所述的框架本体主要由第一加强板1、竖梁2、斜撑3、横梁4、横撑5、吊耳6、纵梁7、第二加强板8、折弯槽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位于框架本体左右两端下部,第一加强板1上端设置有竖梁2,竖梁2上端设置有横撑5,斜撑3下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竖梁2上部固定连接,斜撑3上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5外端部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纵梁7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5固定为一个方形框架,吊耳6位于纵梁7上端,所述的竖梁2下端部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8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第二加强板8与竖梁2固定连接,连接件内端设置有折弯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由框架本体及旋转支架本体组成,所述的框架本体主要由第一加强板1、竖梁2、斜撑3、横梁4、横撑5、吊耳6、纵梁7、第二加强板8、折弯槽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位于框架本体左右两端下部,第一加强板1上端设置有竖梁2,竖梁2上端设置有横撑5,斜撑3下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竖梁2上部固定连接,斜撑3上端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5外端部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纵梁7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横撑5固定为一个方形框架,吊耳6位于纵梁7上端,所述的竖梁2下端部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8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第二加强板8与竖梁2固定连接,连接件内端设置有折弯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运输车厢体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竖梁2、斜撑3、横梁4、横撑5、吊耳6、纵梁7、第二加强板8、折弯槽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权柴书杰朱永智赵河林韩兴震张阳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