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液均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033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液均质系统,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和均质机,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其入口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并联,所述均质机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隔膜阀和第二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隔膜阀。相互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气动隔膜阀进行隔离,使三个储罐互不影响相互独立,当第二储罐或者第三储罐进行最后一次均质的时候,第一储罐就能够配制下一批初乳剂,从而减少批生产时间,实现产能翻倍。

A liquid distribution homogeniz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distribution homogeniz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torage tank, a second storage tank, a third storage tank and a homogenizer. The outlet end of the homogeniz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line, and the inle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peline. A third pipelin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pipeline. The third pipeline is in parallel with the homogenizer, and the homogenizer is one of the third pipelines. A first pneumatic diaphragm valve and a second pneumatic diaphragm valve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pipelines, and a third pneumatic diaphragm valve is installed on the third pipeline. Pneumatic diaphragm valves are installed on the interconnected pipelines to isolate the three tanks from each other and make them independent. When the second tank or the third tank is homogenized for the last time, the first tank can prepare the next batch of colostrum, thus reducing batch production time and doubling production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液均质系统
本技术属于配液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配液均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脂肪配液系统在初乳剂均质后形成最终成品的过程一般使用到三个设备,两个储罐,一台均质机。前者作为溶液储存容器,后者将乳液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两个储罐之间通过均质机相连。初乳剂由其中一个储罐通过均质机均质至另一个储罐,在经过多次均质后,形成最终溶液才能进行灌装。现有的配液系统由于设备条件的约束,批生产时间长,产能相对低下。目前,许多企业往往通过新建厂房,采购新产线,来增加产量,但这么做往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并且新的厂房和新的产线,需要通过一系列较长时间的设备验证和GMP审查等相关事项之后,才能进行生产,短期内无法解决企业增产需求,从而无法快速的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更适用的配液均质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液均质系统,降低批生产时间,提高企业产能,降低企业前期投资资金,减少了改造工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配液均质系统,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和均质机,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其入口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并联,所述均质机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隔膜阀和第二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四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五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二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六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七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所述第二储罐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第一灌装机,所述第一灌装机通过第八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七管道,在所述第六管道上安装有第六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八管道两侧的第七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七气动隔膜阀和第八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八管道上安装有第九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气动隔膜阀和第十一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九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十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所述第三储罐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第二灌装机,所述第二灌装机通过第十一管道连接至所述第十管道,在所述第九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二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十一管道两侧的第十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三气动隔膜阀和第十四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十一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五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二储罐和第三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六气动隔膜阀和第十七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第九管道、第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第八管道与所述第七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第十一管道与所述第十管道焊接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还安装有第十八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还安装有第十九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二十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二储罐和第三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二十一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五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二十二气动隔膜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配液均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互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气动隔膜阀进行隔离,使三个储罐互不影响相互独立,当第二储罐或者第三储罐进行最后一次均质的时候,第一储罐就能够配制下一批初乳剂,从而减少批生产时间,实现产能翻倍,通过增设的第三储罐及相应连接管路,使得系统功能更能满足使用需求,改造系统的成本花费较少,工期也较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降低批生产时间,同时大大提高了企业产能,企业前期投入资金少,改造工期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配液均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第一储罐,2—第二储罐,3—第三储罐,4—均质机,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第一气动隔膜阀,9—第二气动隔膜阀,10—第三气动隔膜阀,11—第四管道,12—第五管道,13—第四气动隔膜阀,14—第五气动隔膜阀,15—第六管道,16—第七管道,17—第一灌装机,18—第八管道,19—第六气动隔膜阀,20—第七气动隔膜阀,21—第八气动隔膜阀,22—第九气动隔膜阀,23—第十气动隔膜阀,24—第十一气动隔膜阀,25—第九管道,26—第十管道,27—第二灌装机,28—第十一管道,29—第十二气动隔膜阀,30—第十三气动隔膜阀,31—第十四气动隔膜阀,32—第十五气动隔膜阀,33—第十六气动隔膜阀,34—第十七气动隔膜阀,35—第十八气动隔膜阀,36—第十九气动隔膜阀,37—第二十气动隔膜阀,38—第二十一气动隔膜阀,39—第二十二气动隔膜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液均质系统,包括:第一储罐1、第二储罐2、第三储罐3和均质机4,所述均质机4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管道5,其入口端设置有第二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7,所述第三管道7与所述均质机4并联,所述均质机4与所述第三管道7之间的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隔膜阀8和第二气动隔膜阀9,所述第三管道7上安装有第三气动隔膜阀10;所述第一储罐1的入口端通过第四管道11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5,其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12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6,与所述均质机4形成回路,在所述第四管道11上安装有第四气动隔膜阀13,所述第五管道12上安装有第五气动隔膜阀14;所述第二储罐2的入口端通过第六管道15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5,其出口端通过第七管道16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6,与所述均质机4形成回路,所述第二储罐2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第一灌装机17,所述第一灌装机17通过第八管道18连接至所述第七管道16,在所述第六管道15上安装有第六气动隔膜阀19,所述第八管道18两侧的第七管道16上分别安装有第七气动隔膜阀20和第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液均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和均质机,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其入口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并联,所述均质机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隔膜阀和第二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四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五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二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六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七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所述第二储罐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第一灌装机,所述第一灌装机通过第八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七管道,在所述第六管道上安装有第六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八管道两侧的第七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七气动隔膜阀和第八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八管道上安装有第九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气动隔膜阀和第十一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九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十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所述第三储罐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第二灌装机,所述第二灌装机通过第十一管道连接至所述第十管道,在所述第九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二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十一管道两侧的第十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三气动隔膜阀和第十四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十一管道上安装有第十五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二储罐和第三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六气动隔膜阀和第十七气动隔膜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液均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和均质机,所述均质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管道,其入口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并联,所述均质机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隔膜阀和第二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四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五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二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六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七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所述第二储罐的出口端还设置有第一灌装机,所述第一灌装机通过第八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七管道,在所述第六管道上安装有第六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八管道两侧的第七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七气动隔膜阀和第八气动隔膜阀,所述第八管道上安装有第九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之间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十气动隔膜阀和第十一气动隔膜阀;所述第三储罐的入口端通过第九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其出口端通过第十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均质机形成回路,所述第三储罐的出口端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朱嘉骏李波侯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贝朗医疗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