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20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包括导轨、保护镜片和激光出射口,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本体,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导管,所述套筒的右端焊接有燃烧腔体,所述保护镜片安装在燃烧腔体的内部右侧,所述保护箱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杆,所述激光出射口位于激光发射组件外壳的左端,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外壳的右端设置有激光光纤。该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利用导轨和底座的嵌入式连接方式,使得在移动本体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同时在导轨的上表面和底座的右侧分别设置了水平刻度标尺和竖向刻度标尺,保证了操作的精确性,减少了误差的产生。

A Composite Linear Guide with Laser and Rando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ser-random composite linear guide, which comprises a guide rail, a protective lens and a laser exi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the top end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body,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duit. The right end of the sleeve is welded with a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protective lens is install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upper surface of the protective box. The laser outlet is loca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shell of the laser transmitting module, and the laser fiber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shell of the laser transmitting module. The laser and the random composite linear guideway, using the embedd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uideway and the base, can not tilt when moving the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horizontal scale and the vertical scale are s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guideway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se respectively, which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the operation and reduces the generation of err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
本技术涉及激光跟随机构
,具体为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对金属零件的切割大都采用机械切割的方法,在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火花,这些会火花有可能对切割工人造成一定的危险,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刺鼻的气味,给周围居住的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及切割下来的零件的切面也不平整光滑,且尺寸也会有些偏差,就无法正常使用,不得不丢弃,造成了原材料和时间的浪费,所以现开发出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金属零件的切割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火花,这些会火花有可能对切割工人造成一定的危险,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刺鼻的气味,给周围居住的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及切割下来的零件的切面也不平整光滑,且尺寸也会有些偏差,就无法正常使用,不得不丢弃,造成了原材料和时间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包括导轨、保护镜片和激光出射口,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本体,且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导管,且导管的右侧设置有紧固垫,所述套筒的右端焊接有燃烧腔体,且燃烧腔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隔离板,并且燃烧腔体的下表面嵌入有助燃气体输送管,所述保护镜片安装在燃烧腔体的内部右侧,且燃烧腔体的右端焊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杆,且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外壳,所述激光出射口位于激光发射组件外壳的左端,且激光出射口的右侧设置有聚焦镜片,并且聚焦镜片的右侧设置有准直镜片,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外壳的右端设置有激光光纤通道,且激光发射组件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盖板。优选的,所述导轨和底座构成滑动结构,且导轨和底座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和底座通过电动伸缩杆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和本体呈焊接一体化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和导管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套筒和导管纵截面厚度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外壳和支撑立杆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激光发射组件外壳进入卡槽的深度为激光发射组件外壳纵截面尺寸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盖板和保护箱构成滑动结构,且盖板的上表面呈圆弧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利用导轨和底座的嵌入式连接方式,使得在移动本体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同时在导轨的上表面和底座的右侧分别设置了水平刻度标尺和竖向刻度标尺,保证了操作的精确性,减少了误差的产生;1、当操作人员想通过导轨和底座之间的滑动精确的改变本体的位置时,就可以用导轨上表面设置的水平刻度标尺进行改变,同时底座和导轨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因此在移动本体的位置时就不必担心本体会发生倾斜的情况,也就避免了误差的产生带来的影响;2、当对被切割的物体进行竖向切割时,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电动伸缩杆对本体在竖向高度上进行升降调节,且在底座的右侧设置了竖向刻度标尺,可以根据刻度尺上面的数字更加精确的改变本体的竖向位置,并且本体和电动伸缩杆采用螺纹连接,方便了前期电动伸缩杆和本体之间的组装以及后期的拆卸和更换;3、当需要更换或者拆卸时,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套筒和导管的螺纹连接将导管从套筒的内部取下,降低了拆卸难度,节约了对整体进行更换的成本,同时在导管的右端还是设置了紧固垫,使导管在套筒的内部更加紧固,避免了发生松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轨;2、底座;3、电动伸缩杆;4、本体;5、套筒;6、导管;7、紧固垫;8、燃烧腔体;9、隔离板;10、助燃气体输送管;11、保护镜片;12、保护箱;13、支撑立杆;14、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5、激光出射口;16、聚焦镜片;17、准直镜片;18、激光光纤通道;19、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包括导轨1、底座2、电动伸缩杆3、本体4、套筒5、导管6、紧固垫7、燃烧腔体8、隔离板9、助燃气体输送管10、保护镜片11、保护箱12、支撑立杆13、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激光出射口15、聚焦镜片16、准直镜片17、激光光纤通道18和盖板19,导轨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连接有本体4,且本体4的左端设置有套筒5,套筒5的内部设置有导管6,套筒5和导管6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套筒5和导管6纵截面厚度尺寸相同,当需要更换或者拆卸时,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套筒5和导管6的螺纹连接将导管6从套筒5的内部取下,降低了拆卸难度,节约了对整体进行更换的成本,同时在导管6的右端还是设置了紧固垫7,使导管6在套筒5的内部更加紧固,避免了发生松动的现象,并且导管6的右侧设置有紧固垫7,所述套筒5的右端焊接有燃烧腔体8,且燃烧腔体8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隔离板9,并且燃烧腔体8的下表面嵌入有助燃气体输送管10,保护镜片11安装在燃烧腔体8的内部右侧,且燃烧腔体8的右端焊接有保护箱12,保护箱12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杆13,且支撑立杆13的顶端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和支撑立杆13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进入卡槽的深度为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纵截面尺寸的二分之一,支撑立杆13和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有利于支撑立杆13的安装和拆卸,同时支撑立杆13嵌入到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深度只有其本身的二分之一,是为了方便对支撑立杆13进行拿取,激光出射口15位于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左端,且激光出射口15的右侧设置有聚焦镜片16,并且聚焦镜片16的右侧设置有准直镜片17,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右端设置有激光光纤通道18,且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9,盖板19和保护箱12构成滑动结构,且盖板19的上表面呈圆弧状,盖板19可以在保护箱12的顶端进行滑动,方便了盖板19的打开和关闭,以及可以通过打开盖板19将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放入到保护箱12的内部,且盖板19下部的T型凸起和保护箱12顶部的滑槽横截面尺寸相等,保证了盖板19在滑动过程中不会脱离槽口。如图1中导轨1和底座2构成滑动结构,且导轨1和底座2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当操作人员想通过导轨1和底座2之间的滑动精确的改变本体4的位置时,就可以用导轨1上表面设置的水平刻度标尺进行改变,同时底座2和导轨1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因此在移动本体4的位置时就不必担心本体4会发生倾斜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包括导轨(1)、保护镜片(11)和激光出射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连接有本体(4),且本体(4)的左端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部设置有导管(6),且导管(6)的右侧设置有紧固垫(7),所述套筒(5)的右端焊接有燃烧腔体(8),且燃烧腔体(8)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隔离板(9),并且燃烧腔体(8)的下表面嵌入有助燃气体输送管(10),所述保护镜片(11)安装在燃烧腔体(8)的内部右侧,且燃烧腔体(8)的右端焊接有保护箱(12),所述保护箱(12)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杆(13),且支撑立杆(13)的顶端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所述激光出射口(15)位于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左端,且激光出射口(15)的右侧设置有聚焦镜片(16),并且聚焦镜片(16)的右侧设置有准直镜片(17),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右端设置有激光光纤通道(18),且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跟随机构复合式直线导轨,包括导轨(1)、保护镜片(11)和激光出射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连接有本体(4),且本体(4)的左端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部设置有导管(6),且导管(6)的右侧设置有紧固垫(7),所述套筒(5)的右端焊接有燃烧腔体(8),且燃烧腔体(8)的内部左侧设置有隔离板(9),并且燃烧腔体(8)的下表面嵌入有助燃气体输送管(10),所述保护镜片(11)安装在燃烧腔体(8)的内部右侧,且燃烧腔体(8)的右端焊接有保护箱(12),所述保护箱(12)的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支撑立杆(13),且支撑立杆(13)的顶端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所述激光出射口(15)位于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左端,且激光出射口(15)的右侧设置有聚焦镜片(16),并且聚焦镜片(16)的右侧设置有准直镜片(17),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外壳(14)的右端设置有激光光纤通道(18),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荣孙海刚
申请(专利权)人:帕摩尔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