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17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模芯结构在电芯抽真空后极耳部位的铝塑膜发生褶皱,容易导致铝塑膜破损而发生短路的问题。本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包括呈方形块状的模芯本体,模芯本体包括上冲压部和下冲压部,上冲压部与下冲压部为一体式结构,且上冲压部与下冲压部在其中两侧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冲压台阶面。本模芯结构在对电芯铝塑膜壳冲坑成型后能够形成一个阶梯状的极片坑,外露极耳能够放置在该阶梯上,减小外露极耳箔材与铝塑膜之间的空间,使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体在空间上更加紧凑,可防止电芯抽气封口时铝塑膜壳的坍塌变形,从而改善全极耳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安全性。

A Core Structure for Aluminum-Plastic Film Punching P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re structure for punching holes with aluminium-plastic fil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w energ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of the existing core structure folds at the rear pole ear of the core vacuum pumping, which easily leads to the damage of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and the short circuit of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The die core structure used for punching holes of aluminium-plastic film includes a square block-shaped die core body. The die core body includes an upper stamping part and a lower stamping part. The upper stamping part and the lower stamping part are integrated into one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stamping part and the lower stamping part form a stamping step surface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sides. The die core structure can form a step-like pole pit after punching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shell of the electric core. The exposed pole ear can be placed on the step, reduc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 exposed pole ear foil and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shell, making the exposed pole ear and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shell more compact in space, preventing the collaps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aluminium-plastic film shell when the electric core is sucked and seal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lithium ion of the all-pole ear structure. Safety of power battery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
,涉及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
技术介绍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己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电动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当前,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刺激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而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工艺复杂、耗时长、能量密度低等特点严重影响锂电产业发展。全极耳结构的锂离子电芯在精简锂电池制造工艺、提升蓄电池组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传统的长方体形铝塑膜冲坑工艺无法适应全极耳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的生产,由于外露极耳相对电极涂布区较薄,导致在电芯抽真空后极耳部位的铝塑膜发生褶皱,容易导致铝塑膜破损,铝层外露而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全极耳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包括呈方形块状的模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包括上冲压部和下冲压部,所述上冲压部与下冲压部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上冲压部与下冲压部在其中两侧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冲压台阶面。本技术通过对模芯本体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模芯本体采用上下两段不同的尺寸设计,从而在两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冲压台阶面,在对电芯铝塑膜壳冲坑成型后能够形成一个阶梯状的极片坑,电芯封装时,外露极耳能够放置在该阶梯上,减小外露极耳箔材与铝塑膜之间的空间,使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体在空间上更加紧凑,可防止电芯抽气封口时铝塑膜壳的坍塌变形,能够在铝塑膜壳热封时保护外露极耳,防止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影响电池性能,从而改善全极耳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安全性。在上述的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中,所述模芯本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冲压台阶面位于模芯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模芯呈长方体状设计能够与长方体形铝塑膜壳相对应,从而使得冲坑成型后,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体在空间上更加紧凑。在上述的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中,所述上冲压部的两侧面与下冲压部的两侧面之间分别通过倾斜设置的导向面连接,对应上冲压部的侧面、下冲压部的侧面以及导向面之间连接形成上述冲压台阶面。倾斜导向面的设计,在冲坑过程中,能够起到一个缓冲导向的作用,防止长方体形铝塑膜壳受力较为集中产生破裂,从而更好地保护外露极耳在电芯封装以及后续工艺中不发生变形而影响电池性能。在上述的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中,两冲压台阶面呈对称设置。两冲压台阶面对称设置,使得两侧的极耳与与铝塑膜壳体在空间上能够保证较好的一致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模芯本体在两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冲压台阶面,在对电芯铝塑膜壳冲坑成型后能够形成一个阶梯状的极片坑,电芯封装时,外露极耳能够放置在该阶梯上,减小外露极耳箔材与铝塑膜之间的空间,使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体在空间上更加紧凑,可防止电芯抽气封口时铝塑膜壳的坍塌变形,能够在铝塑膜壳热封时保护外露极耳,防止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影响电池性能,从而改善全极耳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模芯本体;1a、上冲压部;1b、下冲压部;2、冲压台阶面;2a、导向面;3、铝塑膜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包括呈方形块状的模芯本体1,模芯本体1呈长方体状,模芯本体1包括上冲压部1a和下冲压部1b,上冲压部1a与下冲压部1b为一体式结构,且上冲压部1a与下冲压部1b在位于模芯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冲压台阶面2,在对电芯铝塑膜壳3冲坑成型后能够形成一个阶梯状的极片坑,电芯封装时,外露极耳能够放置在该阶梯上,减小外露极耳箔材与铝塑膜壳3之间的空间,使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3在空间上更加紧凑,可防止电芯抽气封口时铝塑膜壳3的坍塌变形,能够在铝塑膜壳3热封时保护外露极耳,防止外露极耳与铝塑膜壳3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影响电池性能,从而改善全极耳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安全性。具体地说,上冲压部1a的两侧面与下冲压部1b的两侧面之间分别通过倾斜设置的导向面2a连接,对应上冲压部1a的侧面、下冲压部1b的侧面以及导向面2a之间连接形成冲压台阶面2。两冲压台阶面2呈对称设置,使得两侧的极耳与与铝塑膜壳3在空间上能够保证较好的一致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包括呈方形块状的模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1)包括上冲压部(1a)和下冲压部(1b),所述上冲压部(1a)与下冲压部(1b)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上冲压部(1a)与下冲压部(1b)在其中两侧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冲压台阶面(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包括呈方形块状的模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1)包括上冲压部(1a)和下冲压部(1b),所述上冲压部(1a)与下冲压部(1b)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上冲压部(1a)与下冲压部(1b)在其中两侧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冲压台阶面(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铝塑膜冲坑的模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1)呈长方体状,所述冲压台阶面(2)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斌仇健荣孙坤黄相博时建成闫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钱江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