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93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所述播种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下播种管,且下播种管的下方设有开沟器,所述下播种管上滑动套设有竖管,且竖管的底端与开沟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竖管的一侧设有与播种机本体底部固定安装的竖板,竖管靠近竖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且矩型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矩型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竖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开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对田地上开沟的深度调节,使得便于蚕豆的间作播种,适应蚕豆和别的农作物播种时能够根据每种种子需要的深度进行调节开沟器。

A Faba Bean Intercropping See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oad bean intercropping seeder, which comprises a seeder body. The bottom of the see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own-seeding pipes, and a trench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down-seeding pipe. The sliding sleeve of the down-seed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pip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vertical pipe is fixed with the top of the trencher.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pipe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eeder body. A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groove on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pipe near the vertical plate, and racks are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one side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A plurality of chuck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ide far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circular hole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ditch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so as to achieve the depth adjustment of the ditch on the fiel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intercropping of broad beans and adapt to the depth of each seed when sowing broad beans and other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间作播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
技术介绍
间作播种机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播种,适用范围较广,如玉米、花生、蚕豆等一些播种作业,间作播种机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可以在保证主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一季其他作物,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107258160A公开了一种间作播种机械,包括下种子箱、排种器、机架、行走轮、传动链条、下输种管、开沟器、镇压轮、覆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种子箱、上输种管、固定支架和固定螺栓,所述上种子箱通过两侧固定支架和固定螺栓固定在下种子箱上方,所述上种子箱下方同上输种管相连,所述上输种管向下穿过下种子箱同排种器相连,所述排种器固定在下种子箱下方,上输种管连接的排种器同下种子箱连接的排种器间隔排列,播种时将两个不同作物品种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分别放入上种子箱和下种子箱,即可实现机械化间作,也可在现有单一品种播种机械基础上增加上种子箱、上输种管、固定支架和固定螺栓而获得。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上述专利在播种时,开沟器在田地上开沟,种子播下后,再由覆土器进行覆土,但是每一类种子在田地内需要播种的深度不同,例如蚕豆的播种深度需要五到六厘米,由于开沟器的高度不便于调节,造成多种农作物种子间作播种时,无法根据每种种子的情况对开沟器的高度调节,若是统一调节多个开沟器的高度,则造成不能适应蚕豆与别的种子进行间作播种,使得失去了间作播种的意义,造成不利于蚕豆的正常生长,针对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所述播种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下播种管,且下播种管的下方设有开沟器,所述下播种管上滑动套设有竖管,且竖管的底端与开沟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竖管的一侧设有与播种机本体底部固定安装的竖板,竖管靠近竖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且矩型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矩型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竖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转动套设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型槽内并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横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外,所述横管上滑动套设有环型旋钮,所述横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型滑孔,且矩型滑孔远离竖板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横管内滑动套设有卡轴,所述卡轴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的一端贯穿对应的齿轮并与多个卡槽中的一个卡槽相卡装,所述卡轴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的一端设为锥型结构,所述卡轴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远离对应的卡轴的一侧贯穿对应的矩型滑孔并与环型旋钮的内侧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横管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对应的卡轴外侧固定安装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远离对应的竖管的一侧焊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对应的竖管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远离竖管的一侧内壁相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矩型滑孔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横管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齿轮靠近竖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与对应的卡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播种管的外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对应的竖管侧壁固定安装的第二限位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播种机本体、第一限位槽、下播种管、竖管、开沟器、竖板、矩型槽、齿条、卡槽、第一圆孔、横管、齿条、卡轴、环型旋钮、第二磁铁、第一磁铁、矩型滑孔、第一限位块与弹簧相配合,拉动环型旋钮,环型旋钮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二磁铁带动卡轴移动,卡轴对应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槽内滑动并对弹簧压缩,卡轴与对应的卡槽分离,第二磁铁与对应的第一磁铁接触时,第二磁铁与对应的第一磁铁相吸,此时转动环型旋钮,环型旋钮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二磁铁带动横管转动,横管带动对应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对应的齿条上下移动,齿条通过对应的竖管带动开沟器上下移动,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向靠近竖板的方向推动环型旋钮,环型旋钮带动对应的第二磁铁与对应的第一磁铁分离,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通过对应的第一限位块带动卡轴卡入多个卡槽中的一个卡槽内,卡槽对对应的卡轴限制,从而通过对应的竖管固定了开沟器的位置,使得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开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对田地上开沟的深度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开沟器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对田地上开沟的深度调节,使得便于蚕豆的间作播种,适应蚕豆和别的农作物播种时能够根据每种种子需要的深度进行调节开沟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的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的B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播种机本体、2第一限位槽、3下播种管、4竖管、5开沟器、6竖板、7矩型槽、8齿条、9卡槽、10第一圆孔、11横管、12齿轮、13卡轴、14环型旋钮、15第二磁铁、16第一磁铁、17矩型滑孔、18第一限位块、1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1,播种机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下播种管3,且下播种管的下方设有开沟器5,下播种管3上滑动套设有竖管4,且竖管4的底端与开沟器5的顶部固定安装,竖管4的一侧设有与播种机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的竖板6,竖管4靠近竖板6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7,且矩型槽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8,矩型槽7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9,竖板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10,且第一圆孔10内转动套设有横管11,横管1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型槽7内并固定安装有齿轮12,齿轮12与对应的齿条8相啮合,横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6外,横管11上滑动套设有环型旋钮14,横管1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型滑孔17,且矩型滑孔17远离竖板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16,横管11内滑动套设有卡轴13,卡轴13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3的一端贯穿对应的齿轮12并与多个卡槽9中的一个卡槽9相卡装,卡轴13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3的一端设为锥型结构,卡轴1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15,第二磁铁15远离对应的卡轴13的一侧贯穿对应的矩型滑孔17并与环型旋钮14的内侧固定安装,通过播种机本体1、第一限位槽2、下播种管3、竖管4、开沟器5、竖板6、矩型槽7、齿条8、卡槽9、第一圆孔10、横管11、齿条12、卡轴13、环型旋钮14、第二磁铁15、第一磁铁16、矩型滑孔17、第一限位块18与弹簧19相配合,拉动环型旋钮14,环型旋钮14通过对应的两个第二磁铁15带动卡轴13移动,卡轴13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1),所述播种机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下播种管(3),且下播种管的下方设有开沟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播种管(3)上滑动套设有竖管(4),且竖管(4)的底端与开沟器(5)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竖管(4)的一侧设有与播种机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的竖板(6),竖管(4)靠近竖板(6)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7),且矩型槽(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8),所述矩型槽(7)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9),所述竖板(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10),且第一圆孔(10)内转动套设有横管(11),所述横管(1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型槽(7)内并固定安装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与对应的齿条(8)相啮合,横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6)外,所述横管(11)上滑动套设有环型旋钮(14),所述横管(1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型滑孔(17),且矩型滑孔(17)远离竖板(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16),所述横管(11)内滑动套设有卡轴(13),所述卡轴(13)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3)的一端贯穿对应的齿轮(12)并与多个卡槽(9)中的一个卡槽(9)相卡装,所述卡轴(13)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3)的一端设为锥型结构,所述卡轴(1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15),第二磁铁(15)远离对应的卡轴(13)的一侧贯穿对应的矩型滑孔(17)并与环型旋钮(14)的内侧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蚕豆间作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1),所述播种机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下播种管(3),且下播种管的下方设有开沟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播种管(3)上滑动套设有竖管(4),且竖管(4)的底端与开沟器(5)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竖管(4)的一侧设有与播种机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的竖板(6),竖管(4)靠近竖板(6)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7),且矩型槽(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8),所述矩型槽(7)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9),所述竖板(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孔(10),且第一圆孔(10)内转动套设有横管(11),所述横管(1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型槽(7)内并固定安装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与对应的齿条(8)相啮合,横管(11)的另一端延伸至竖板(6)外,所述横管(11)上滑动套设有环型旋钮(14),所述横管(1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型滑孔(17),且矩型滑孔(17)远离竖板(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16),所述横管(11)内滑动套设有卡轴(13),所述卡轴(13)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3)的一端贯穿对应的齿轮(12)并与多个卡槽(9)中的一个卡槽(9)相卡装,所述卡轴(13)靠近对应的下播种管(3)的一端设为锥型结构,所述卡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艳董坤田芝花郭增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