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恒专利>正文

播种机接种输种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96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33
播种机接种输种盒,主要包括接种盒前区、接种盒后区、种子仓、种子仓盖、前接种口、后接种口、入种口、出种口、隔板、安装座组成,前接种口与后接种口被隔板分割,接种盒前区、接种盒后区、种子仓、种子仓盖安装座组合为播种机接种输种盒,由3至8个接种输种盒首尾相互插接成为闭环,形成一个圆环状的接种输种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Seed box for seeder inoculation

The inoculation and transfusion box of the seeder mainly consists of the front area of the inoculation box, the back area of the inoculation box, the seed silo, the seed silo cover, the front inoculation port, the back inoculation port, the seed entry port, the seed outlet, the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installation seat. The front area of the inoculation box, the back area of the inoculation box, the seed silo and the seed silo cover installation seat are combined as the inoculation and transfusion box of the seeder, consisting of 3 to 8 joints. The head and tail of the seed transporting box are inserted into each other to form a closed loop, forming a circular seed transporting device.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播种机接种输种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机的接种输种盒装置,特别是一种在滚筒鸭嘴式穴播滚筒内壁安装的接种、输送种子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精量铺膜穴播技术在农业播种中已被广泛应用。穴播滚筒上有不同株距的等分鸭子嘴安装孔,通过等分安装不同数量的鸭子嘴实现不同株距的穴播作业。种子由穴播滚筒带动安装在滚筒外侧的鸭子嘴播入地里,与鸭子嘴一一对应,安装在滚筒内侧的接种输种盒负责接种输种。接种输种盒由抽拉盒和输种盒组成,输种盒通过螺栓连接在穴播滚筒上,抽拉盒通过快丝固定安装在输种盒上。抽拉盒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调节抽拉盒在输种盒内侧的伸缩量来调整对应的穴播株距,与此同时需要调整鸭子嘴数量。再次调整过程中,需要经过拧下抽拉盒上的快丝、卸下鸭子嘴、调节安装鸭子嘴位置,调节安装输种盒的位置,调节抽拉盒位置、拧上抽拉盒快丝等6步操作。调节比较繁琐。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播种机的接种输种盒及安装方式。本技术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易行,降低成本,减少安装调整的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接种输种盒主要由接种盒前区、接种盒后区、种子仓、种子仓盖、隔种板、安装座组成,且注塑成一体;在接种盒前区上设有前接种口,接种盒后区上设有后接种口;接种盒前区与接种盒后区之间设有隔种板,其目的是在滚筒内部等分接种区域,使种子不串播;前接种口的上端内侧设有轨道,接种盒后区上端两侧设有跑道,接种盒后区的两个跑道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两个轨道之间的距离;利用塑料壳体一定范围内可以形变的特性,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后接种口上的跑道从上方或者从后方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上轨道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口;由此多个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成闭环。种子仓上设有入种口、出种口,其目的是将落入接种盒内的种子输送到对应的鸭子嘴内部;出种口的一侧设有安装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三维图;图4是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1的B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首尾相接成闭环的视图;图7是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槽型轨道的实施方式;图8是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半圆形轨道的实施方式;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三维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图11的A-A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图10的B-B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3图14的A-A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3图12的B-B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3图12的C向视图;图中:1-接种盒前区2—接种盒后区3—种子仓3.1-种子仓盖4、4.1—轨道5、5.1—跑道6-隔板7-前接种口7.1-后接种口8-入种口9-出种口10-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8:一种在滚筒鸭嘴式穴播滚筒内壁安装的接种输种盒,主要由接种盒前区1、接种盒后区2、种子仓3、种子仓盖3.1组成。在接种盒前区与接种盒后区之间设有隔种板6,其目的是在滚筒内部等分接种区域,使种子不串播;接种盒前区1的上端内侧设有轨道4,接种盒后区2上端壳体两侧设有跑道5;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跑道5可以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轨道4内部,多个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成闭环,接种盒的内侧设有种子仓3,其目的是将落入接种盒内的种子输送到对应的鸭子嘴内部。本实施例安装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穴播株距的要求,将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即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从上方或者从后方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轨道4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口;多个接种输种盒接合成一个圆环形,通过抽拉接种输种盒,使其均匀分布在滚筒内侧,然后通过螺栓将其与滚筒外侧的鸭子嘴5固定安装。图7是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槽型轨道的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中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轨道4为槽型轨道,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直边不变,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时,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从后方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轨道4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口;多个输种接种盒首尾相接形成闭环。图8是本技术图1的A向视图半圆形轨道的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中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轨道4为半圆形状,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也相应制作成半圆形状,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时,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从上方或者从后方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半圆形轨道4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口;多个输种接种盒首尾相接形成闭环。实施例2,参照图9、10、11:该实施例中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轨道4为槽型轨道,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直边,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时,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从后方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轨道4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口;多个输种接种盒首尾相接形成闭环。实施例3:参照图12-图15:该实施例中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轨道为4,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为直边,接种输种盒首尾相接时,前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后接种口7.1上的跑道5插入后一个接种输种盒的前接种口7上的槽型轨道4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口;多个输种接种盒首尾相接形成闭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播种机接种输种盒,主要包括接种盒前区(1)、接种盒后区(2)、前接种口(7)、后接种口(7.1)、种子仓(3)、种子仓盖(3.1)、入种口(8)、出种口(9)、隔板(6)、安装座(10)组成,其特征在于接种盒前区(1)、前接种口(7)与接种盒后区(2)、后接种口(7.1)同时被隔板(6)分割,由3至8个接种输种盒首尾相互插接成为闭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8 CN 20172011746161.播种机接种输种盒,主要包括接种盒前区(1)、接种盒后区(2)、前接种口(7)、后接种口(7.1)、种子仓(3)、种子仓盖(3.1)、入种口(8)、出种口(9)、隔板(6)、安装座(10)组成,其特征在于接种盒前区(1)、前接种口(7)与接种盒后区(2)、后接种口(7.1)同时被隔板(6)分割,由3至8个接种输种盒首尾相互插接成为闭环。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
申请(专利权)人:陈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