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911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盖与底座;上盖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接线柱通孔,上盖上对应于接线柱通孔的旁边设有插针槽,上盖外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通孔相对应的接线柱沉孔,底座上对应于接线柱沉孔一侧设置有竖直凸起于底座表面的MOS管贴紧壁,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机芯板的搁置台阶及支撑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由于采用了对接式外壳结构,利用一体接线柱过大电流,可以有效的提高控制器所能做到的最大输出功率,而且利用压簧直接将MOS管压紧在铝壳侧壁上,利于MOS管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辅助设备
,涉及一种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控制器都设置有外壳,外壳既可以保护其内部的控制器机芯板,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有利于机芯板上的MOS管散热。目前大部分电动车控制器的外壳是一个放机芯板的型腔与前后挡板配合使用,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这种方法散热慢而且效率又低,一旦热量散不出去,就会导致MOS管的烧坏。普通的控制器在生产过程中,先要把机芯板沿卡槽放入,然后沿着支撑杆把弹簧条放入,最后将卡条沿着弹簧条的弧形槽放入,利用杠杆原理,将MOS管压紧在铝壳侧壁上。这种方法由于型腔空间有限,散热有限,所能做的控制器的最大功率也有所限制。传统控制器使用线材引出功能线,这种做法线材较多,操作复杂,一旦线材老化、甚至断掉就会影响其电气性能,具有不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该外壳结构既能解决因为型腔空间小,而限制控制器最大功率,还能给MOS管提供一种良好的散热结构且采用集插引出功能操作简便。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盖(23)与底座(24);所述上盖(23)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接线柱通孔(4),上盖(23)上对应于接线柱通孔(4)的旁边设有插针槽(3),上盖(23)外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4)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22);所述底座(24)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通孔(4)相对应的接线柱沉孔(12),底座(24)上对应于接线柱沉孔(12)一侧设置有竖直凸起于底座(24)表面的MOS管贴紧壁(9),底座(24)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机芯板的搁置台阶(14)及支撑圆柱(11);每个接线柱通孔(4)中均设置一个接线柱(20),各个接线柱(20)通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盖(23)与底座(24);所述上盖(23)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接线柱通孔(4),上盖(23)上对应于接线柱通孔(4)的旁边设有插针槽(3),上盖(23)外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4)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22);所述底座(24)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柱通孔(4)相对应的接线柱沉孔(12),底座(24)上对应于接线柱沉孔(12)一侧设置有竖直凸起于底座(24)表面的MOS管贴紧壁(9),底座(24)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机芯板的搁置台阶(14)及支撑圆柱(11);每个接线柱通孔(4)中均设置一个接线柱(20),各个接线柱(20)通过连接件(19)相连接,接线柱(20)一端从接线柱通孔(4)中伸出,接线柱(20)另一端与接线柱沉孔(12)之间具有间距;还包括MOS管压簧(27),所述MOS管压簧(27)用于将MOS管压紧于MOS管贴紧壁(9)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大功率电动车控制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压簧(27)一侧压紧面均布设有若干弹簧脚(17),MOS管压簧(27)另一侧压紧面设置有弧形卡槽(18);MOS管贴紧壁(9)上设有铝壳卡槽(10),铝壳卡槽(10)与弧形卡槽(18)相配合;MOS管贴紧壁(9)上设置有用于对MOS管压簧(27)进行定位的压簧定位台阶(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大功率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台翔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