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7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复合卷材层和防护层,所述基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基层和复合卷材层之间设有防水涂层,该防水涂层渗透入所述通孔中;所述复合卷材层远离防水涂层的一面上均涂设有粘接剂,且复合卷材层涂设有粘接剂的一面上固定设有多个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复合卷材层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滑槽,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铺设有抗压隔离板,所述抗压隔离板的厚度与所述挡板的高度相同,且抗压隔离板与挡板接触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抗压隔离板通过滑槽和粘接剂固定于所述复合卷材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简单,既不影响强度,又能实现高效防水,且能减缓材料衰老,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几十年来屋面、地下室等防水工程屡屡出现问题,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所构筑的保温、防水层结构不合理,其次在于所用的材料不当以至对基层的零变位适应性差。而由于防水层的结构不合理,其关键层面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因此,即使在伸长时防水层的零变位过了关,材料在应力作用下也必定加速老化而产生针孔,最后也必然破裂、漏水。传统的建筑用防水结构采取了加辅助层、加附加空铺层、卷材点粘法、采用带孔卷材等方法以减缓材料老化,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佳,仍然未能根本克服漏水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富斯乐公司推出了一种二层复合的自粘型防水卷材,该种叠层材料的第一层具有软性、塑性不硫化、可以自粘的特点,第二层充当保护层,具有强度大的特点;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现场的多变性,使自粘卷层与基层的粘合效果不理想。几乎在同一时期,日本也开发应用了一种用水泥基EVA乳液涂料加EVA卷材作为整体的防水层,但也未能有效解决“零变位”、卷材防水有效性和涂料防水有效性差的问题。传统的建筑用防水结构不仅施工工艺复杂,而且,沥青防水层容易开裂,使用年限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复合卷材层和防护层,所述基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基层和复合卷材层之间设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厚度为3.0mm‑5.0mm,且该防水涂层渗透入所述通孔中;所述复合卷材层远离防水涂层的一面上均涂设有粘接剂,且复合卷材层涂设有粘接剂的一面上固定设有多个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复合卷材层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滑槽,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铺设有抗压隔离板,所述抗压隔离板的厚度与所述挡板的高度相同,且抗压隔离板与挡板接触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抗压隔离板通过滑槽和粘接剂固定于所述复合卷材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层、复合卷材层和防护层,所述基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基层和复合卷材层之间设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厚度为3.0mm-5.0mm,且该防水涂层渗透入所述通孔中;所述复合卷材层远离防水涂层的一面上均涂设有粘接剂,且复合卷材层涂设有粘接剂的一面上固定设有多个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复合卷材层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滑槽,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铺设有抗压隔离板,所述抗压隔离板的厚度与所述挡板的高度相同,且抗压隔离板与挡板接触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抗压隔离板通过滑槽和粘接剂固定于所述复合卷材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氯化聚乙烯、氰酸酯类交联剂、橡胶沥青和增粘增柔剂复合的防水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防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寒阳刘博吕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