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废弃露天矿进行抽水蓄能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退出露天矿再利用及清洁能源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露天矿进行抽水蓄能的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等资源的持续开发,部分矿井已到达其生命周期,也有部分矿井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或开采成本高、亏损严重,面临关闭或废弃。以煤矿为例,2015年以来国家实施的煤炭去产能政策,促进了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煤矿7100处,淘汰落后产能5.5亿吨/年,其中关闭煤矿产能3.2亿吨/年。预计到2020年,我国去产能煤矿数量将达到1.2万处,到2030年数量将达到1.5万处。煤矿关闭或去产能后,仍赋存着多种可利用资源,比如地下空间、水、煤及共伴生资源、土地等。鉴于我国煤炭去产能政策将于2018年实施到位,目前部分煤炭企业已经开展去产能后的煤矿关闭工作。而我国煤炭企业的去产能煤矿普遍存在着直接关闭、一关了之的现象,煤矿直接关闭,不仅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还有可能诱发后续的矿山安全、环境和社会问题。做好去产能煤矿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及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弃露天矿进行抽水蓄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库(1)、下水库(2)、堤坝(3)、引水隧洞(4)、尾水隧洞(5)、机电硐室(6)、调压室(7)和拦污栅(8);其中,上水库(1)为露天矿坑回填区以上,是在回填区的基础上建成的人工蓄水池,下水库(2)为露天矿底部遗留矿坑,堤坝(3)设置在上水库(1)和下水库(2)之间,用于隔绝上水库(1)和下水库(2),机电硐室(6)设置在连通引水隧洞(4)和尾水隧洞(5)的洞室内,机电硐室(6)内设置有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引水隧洞(4)一端连通至上水库(1),另一端与机电硐室(6)一端连通,尾水隧洞(5)一端连通至机电硐室(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弃露天矿进行抽水蓄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库(1)、下水库(2)、堤坝(3)、引水隧洞(4)、尾水隧洞(5)、机电硐室(6)、调压室(7)和拦污栅(8);其中,上水库(1)为露天矿坑回填区以上,是在回填区的基础上建成的人工蓄水池,下水库(2)为露天矿底部遗留矿坑,堤坝(3)设置在上水库(1)和下水库(2)之间,用于隔绝上水库(1)和下水库(2),机电硐室(6)设置在连通引水隧洞(4)和尾水隧洞(5)的洞室内,机电硐室(6)内设置有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引水隧洞(4)一端连通至上水库(1),另一端与机电硐室(6)一端连通,尾水隧洞(5)一端连通至机电硐室(6)另一端,另一端连通至下水库(2);调压室(7)设置在机电硐室(6)上游的引水隧洞(4)上或机电硐室(6)下游的尾水隧洞(5)上,拦污栅(8)设置在引水隧洞(4)与上水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忠友,李玉峰,兰凤春,董宝光,李虎,王帅,宋立平,王东军,李瑞华,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