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91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包括纺纱本体,所述纺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涡流腔体,所述涡流腔体的内部设置有静止锭,所述静止锭的内部开设有锭腔,所述锭腔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转子,所述旋转转子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紧固连接的锭带,所述纺纱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导针,所述导针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输纤通道、输胶通道,所述输纤通道、所述输胶通道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相连通,所述导针的中心开设有分束通道,所述静止锭的中心开设有纱线通道,所述纱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所述锭腔相连通,所述分束通道的底端设置于所述纱线通道的顶端上方,所述旋转转子的内部开设有假捻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纺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通过喷气涡流纺这种特殊的纺纱方式生产的纱线具有毛羽少、密度高、蓬松性好的特点,所以,用传统喷气涡流纺纱装置生产出的纱线可以广泛应用在纺织产品的面料上,但是对于需要高弹性、能抗菌、舒适亲肤性好的面料需求,传统的喷气涡流纺纱装置的结构设计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涡流纺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涡流纺纱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包括纺纱本体,所述纺纱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涡流腔体,所述涡流腔体的内部设置有静止锭,所述静止锭的内部开设有锭腔,所述锭腔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转子,所述旋转转子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紧固连接的锭带,所述锭带外接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转子的底端嵌套设置有锭座,所述纺纱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导针,所述导针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输纤通道、输胶通道,所述输纤通道、所述输胶通道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相连通,所述导针的中心开设有分束通道,所述静止锭的中心开设有纱线通道,所述纱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所述锭腔相连通,所述分束通道的底端设置于所述纱线通道的顶端上方,所述旋转转子的内部开设有假捻通道,所述假捻通道的顶端与所述锭腔相连通,所述纺纱本体上还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进气通道、出气口,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涡流腔体相连通。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分束通道的中心、纱线通道的中心与假捻通道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假捻通道的上部靠近锭腔的位置开设有类球形槽,类球形槽与假捻通道相连通。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类球形槽的径向尺寸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输纤通道用来输入PTT/PET复合短纤。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输胶通道用来输入粘胶。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分束通道用来输入碳纤维。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气通道的数量为对称分布的四个。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出气口的数量为对称分布的两个。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涡流纺纱装置不能直接制成高强度、高弹性的纺线的技术缺陷,通过锭带外接驱动电机,作为纱线中间层的高强度的碳纤维经外管、分束通道进入静止锭中的锭腔,高弹性的PTT/PET复合短纤与粘胶分别通过输纤通道、输胶通道进入涡流腔体,进气通道外接压缩空气皮管,将高速高压气流引入涡流腔体,经出气口排出,在涡流腔体中形成涡旋气流,对涡流腔体中的PTT/PET复合短纤与粘胶进行涡流加捻成纱,其中碳纤维在纱线通道的上端口中心与PTT/PET复合短纤、粘胶汇合加捻成纱,进入纱线通道;锭带带动旋转转子进行高速旋转,将纱线通道引入到假捻通道的纱条在类球形槽处实施假捻,类球形槽以上的纱条加强捻度自下而上直接传递到位于分束通道的碳纤维上,对分束通道内的碳纤维进行加捻,以此形成中间为碳纤维、表面为PTT/PET复合短纤与粘胶涡流纺成的高弹性、高强度的纱线。本技术根据纱线的不同要求,可以对输入分束通道、输纤通道和输胶通道的材质进行更换,以根据所需纱线的性能进行制备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1-锭座,2-锭带,3-旋转转子,4-纺纱本体,5-涡流腔体,6-假捻通道,7-类球形槽,8-锭腔,9-进气通道,10-出气口,11-外管,12-导针,13-分束通道,14-输纤通道,15-输胶通道,16-静止锭,17-纱线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出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包括纺纱本体4,纺纱本体4的内部开设有涡流腔体5,涡流腔体5的内部设置有静止锭16,静止锭16的内部开设有锭腔8,锭腔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转子3,旋转转子3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紧固连接的锭带2,锭带2外接驱动电机,旋转转子3的底端嵌套设置有锭座1,纺纱本体4的顶端设置有外管11,外管1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导针12,导针12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输纤通道14、输胶通道15,输纤通道14、输胶通道15分别与涡流腔体5相连通,导针12的中心开设有分束通道13,静止锭16的中心开设有纱线通道17,纱线通道17的两端分别与涡流腔体5、锭腔8相连通,分束通道13的底端设置于纱线通道17的顶端上方,旋转转子3的内部开设有假捻通道6,假捻通道6的顶端与锭腔8相连通,纺纱本体4上还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进气通道9、出气口10,进气通道9、出气口10均与涡流腔体5相连通。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分束通道13的中心、纱线通道17的中心与假捻通道6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假捻通道6的上部靠近锭腔8的位置开设有类球形槽7,类球形槽7与假捻通道6相连通。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类球形槽7的径向尺寸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输纤通道14用来输入PTT/PET复合短纤。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输胶通道15用来输入粘胶。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分束通道13用来输入碳纤维。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进气通道9的数量为对称分布的四个。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出气口10的数量为对称分布的两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涡流纺纱装置不能直接制成高强度、高弹性的纺线的技术缺陷,通过锭带2外接驱动电机,作为纱线中间层的高强度的碳纤维经外管11、分束通道13进入静止锭16中的锭腔8,高弹性的PTT/PET复合短纤与粘胶分别通过输纤通道14、输胶通道15进入涡流腔体5,进气通道9外接压缩空气皮管,将高速高压气流引入涡流腔体5,经出气口10排出,在涡流腔体5中形成涡旋气流,对涡流腔体5中的PTT/PET复合短纤与粘胶进行涡流加捻成纱,其中碳纤维在纱线通道17的上端口中心与PTT/PET复合短纤、粘胶汇合加捻成纱,进入纱线通道17;锭带2带动旋转转子3进行高速旋转,将纱线通道17引入到假捻通道9的纱条在类球形槽7处实施假捻,类球形槽7以上的纱条加强捻度自下而上直接传递到位于分束通道13的碳纤维上,对分束通道13内的碳纤维进行加捻,以此形成中间为碳纤维、表面为PTT/PET复合短纤与粘胶涡流纺成的高弹性、高强度的纱线。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纱线的不同要求,可以对输入分束通道13、输纤通道14和输胶通道15的材质进行更换,以根据所需纱线的性能进行制备的功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纱本体(4),所述纺纱本体(4)的内部开设有涡流腔体(5),所述涡流腔体(5)的内部设置有静止锭(16),所述静止锭(16)的内部开设有锭腔(8),所述锭腔(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转子(3),所述旋转转子(3)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紧固连接的锭带(2),所述锭带(2)外接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转子(3)的底端嵌套设置有锭座(1),所述纺纱本体(4)的顶端设置有外管(11),所述外管(1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导针(12),所述导针(12)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输纤通道(14)、输胶通道(15),所述输纤通道(14)、所述输胶通道(15)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5)相连通,所述导针(12)的中心开设有分束通道(13),所述静止锭(16)的中心开设有纱线通道(17),所述纱线通道(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5)、所述锭腔(8)相连通,所述分束通道(13)的底端设置于所述纱线通道(17)的顶端上方,所述旋转转子(3)的内部开设有假捻通道(6),所述假捻通道(6)的顶端与所述锭腔(8)相连通,所述纺纱本体(4)上还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进气通道(9)、出气口(10),所述进气通道(9)、所述出气口(10)均与所述涡流腔体(5)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纱本体(4),所述纺纱本体(4)的内部开设有涡流腔体(5),所述涡流腔体(5)的内部设置有静止锭(16),所述静止锭(16)的内部开设有锭腔(8),所述锭腔(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转子(3),所述旋转转子(3)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紧固连接的锭带(2),所述锭带(2)外接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转子(3)的底端嵌套设置有锭座(1),所述纺纱本体(4)的顶端设置有外管(11),所述外管(1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导针(12),所述导针(12)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输纤通道(14)、输胶通道(15),所述输纤通道(14)、所述输胶通道(15)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5)相连通,所述导针(12)的中心开设有分束通道(13),所述静止锭(16)的中心开设有纱线通道(17),所述纱线通道(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涡流腔体(5)、所述锭腔(8)相连通,所述分束通道(13)的底端设置于所述纱线通道(17)的顶端上方,所述旋转转子(3)的内部开设有假捻通道(6),所述假捻通道(6)的顶端与所述锭腔(8)相连通,所述纺纱本体(4)上还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进气通道(9)、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利沈家康王国柱汤杭胜赵蒙蒙王佳玮王月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祥生物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