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空气纺纱单元、及空气纺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50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空气纺纱单元、及空气纺纱机。空气纺纱装置模块(80)具备:空气纺纱装置(4),其具有形成对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喷嘴块(15)、和形成对利用空气的作用被给予搓捻的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中空引导轴体(16);第一支承部(81),其支承喷嘴块(15);第二支承部(82),其支承中空引导轴体(16);第一弹簧(83),其连接第一支承部(81)和第二支承部(82);缸部(84),其使第二支承部(82)移动;第三支承部(85),其支承第一支承部(81)、第二支承部(82)、及缸部(84);以及第二弹簧(86),其连接第二支承部(82)和第三支承部(85)。

Air spinning unit module, air spinning unit and air spinn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spinning device module, an air spinning unit and an air spinning machine. The air spinning device module (80) has: an air spinning device (4), a nozzle block (15) forming a guide path for the fiber bundle, a hollow guide shaft (16) forming a guide path for the fiber bundle twisted by the action of air, a first supporting part (81), a supporting nozzle block (15), a second supporting part (82), a supporting hollow guide shaft (16), and a first spring (83). It connects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81)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82); the cylinder part (84), which moves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82); the third supporting part (85), which supports the first supporting part (81),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82), and the cylinder part (84); and the second spring (86), which connects the second supporting part (82) and the third supporting part (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空气纺纱单元、及空气纺纱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空气纺纱单元、及空气纺纱机。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空气纺纱机,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2013-6789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纺纱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纺纱机具备纺纱单元。纺纱单元具备:对纤维束做牵伸的牵伸单元部、对由牵伸单元部进行了牵伸的纤维束做搓捻的纺纱部、使纺纱部能够向离开牵伸单元部的方向移动的空气致动器、及使纺纱部能够向接近牵伸单元部的方向移动的弹性部件。在现有的纺纱单元中,在拆装纺纱部时,需要单独地安装、或者单独地取下纺纱部、空气致动器、及弹性部件。因此,存在拆装作业变得繁琐,该作业花费时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拆装作业的简化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空气纺纱单元、及空气纺纱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具备:空气纺纱装置,其具有形成有对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喷嘴块、和形成有对被利用空气的作用实施了搓捻的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中空引导轴体;第一支承部,其支承喷嘴块;第二支承部,其支承中空引导轴体;第一弹簧,其连接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缸部,其使第二支承部移动;第三支承部,其支承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及缸部;以及第二弹簧,其连接第二支承部和第三支承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中,空气纺纱装置和周边部件构成为模块(单元)(一个块)。其结果,实现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的拆装作业的简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小于第二弹簧,从接近空气纺纱装置的一侧起,按顺序配置有第一弹簧、缸部、及第二弹簧。由此,能够利用小型的结构,实现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的开闭动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纺纱装置模块进一步具备受第三支承部支承的支承轴,在支承轴上,自如转动地安装有第一支承部中的与保持喷嘴块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第二支承部中的与保持中空引导轴体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正确地进行喷嘴块和中空引导轴体的开闭动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缸部是气缸部,气缸部具有主体和活塞,主体的端部连接于第三支承部,活塞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支承部。由此,通过向气缸部供给空气,能够使第二支承部向第二支承部离开第一支承部的方向,即向中空引导轴体离开喷嘴块的方向移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三支承部形成有供固定件插通的孔。由此,例如,向该孔和在空气纺纱单元的框架形成的孔中插通固定件,由此能够将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固定于空气纺纱单元的框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纺纱单元具备:牵伸装置,其对纤维束做牵伸;上述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引出装置,其从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的空气纺纱装置引出纱线;卷绕装置,其卷绕由引出装置引出的纱线;第一框架,其支承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模块;以及第二框架,其支承引出装置、卷绕装置、及第一框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纺纱单元中,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模块支承于第一框架。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维持从牵伸装置送出纤维束的位置和向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导入纤维束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引出装置和卷绕装置支承于第二框架,因此实现第一框架的轻型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牵伸装置也可以具有前罗拉模块,该前罗拉模块具备在纤维束的牵伸路径上设置于最下游的前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将前下罗拉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及连接于前下罗拉的从动带轮。在该结构中,前下罗拉和周边部件构成为模块。其结果,实现前罗拉模块的拆装作业的简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气纺纱单元也可以具备驱动前下罗拉的马达模块,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前罗拉模块、及马达模块能够互为独立地相对于第一框架进行拆装。在该结构中,能够仅拆装具备想更换的部件的模块,因此能够进行最小单位的模块的拆装。因此,实现拆装作业的增效。另外,实现各模块的轻型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进行各模块的拆装作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牵伸装置具有罗拉模块,该罗拉模块具备在纤维束的牵伸路径上设置得比前罗拉对靠上游侧的罗拉对的下罗拉、将下罗拉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经由传动机构驱动下罗拉而使之旋转的马达、及对轴承部和马达做支承的支承部件,第一框架具有能够在沿着牵伸路径的方向上对罗拉模块做引导的导轨。在该结构中,下罗拉和周边部件构成为模块。其结果,实现罗拉模块的拆装作业的简化。另外,在第一框架设置有导轨,因此,能容易进行下罗拉相对于第一框架所处位置的调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引出装置也可以具有储纱罗拉,该储纱罗拉通过在外周面卷绕纱线而存积纱线。在该结构中,引出装置能够引出纱线,并且存积纱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纺纱机具备多个上述空气纺纱单元,第一框架对相邻的两个空气纺纱单元各自的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做支承。在该结构中,实现空气纺纱机的结构的简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空气纺纱机具备牵伸摇架,该牵伸摇架对在相邻的两个空气纺纱单元各自的牵伸装置设置的至少一个罗拉对的上罗拉做支承。在该结构中,实现空气纺纱机的结构的简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多个空气纺纱单元分别具备对该空气纺纱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装置做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在多个空气纺纱单元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第一框架的外侧。在该结构中,能够有效地活用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空气纺纱机具备容纳控制部的容纳部,容纳部在多个空气纺纱单元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第一框架的外侧。在该结构中,通过容纳部能够减少控制部的暴露,因此能够防止飞花等堆积在控制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容纳部容纳相邻的两个空气纺纱单元各自的控制部。在该结构中,将两个空气纺纱单元的控制部容纳于一个容纳部,因此实现省空间化。因此,能够实现空气纺纱机的小型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空气纺纱单元具备纱线监视装置,该纱线监视装置配置于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和引出装置之间,并监视纱线,纱线监视装置受第二框架支承。在该结构中,能够减少受支承于第一框架的装置的个数,因此实现施加于第一框架的负荷的减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空气纺纱单元具备对空气纺纱单元的动作进行输入的输入部和对空气纺纱单元的信息做显示的显示部,输入部和显示部受第一框架支承。在该结构中,能够容易地进行输入部和显示部的拆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框架具有配管,该配管沿着多个空气纺纱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对向空气纺纱单元供给的空气做引导,第一框架支承于配管。在该结构中,能够对于空气纺纱单元高效地供给空气。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纺纱机的主视图。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纺纱机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搭载有牵伸装置和空气纺纱装置的纺纱框架的立体图。图4是后罗拉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前罗拉模块的立体图。图6是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的立体图。图7是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主体框架的图。图9是表示从上方观察容纳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从正面观察显示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1所示,空气纺纱机1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空气纺纱单元2、和集中地管理多个空气纺纱单元2的省略图示的机台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纺纱机1中,空气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具备:空气纺纱装置,其具有形成对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喷嘴块、和形成有对被利用空气的作用实施了搓捻的所述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中空引导轴体;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喷嘴块;第二支承部,其支承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第一弹簧,其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缸部,其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移动;第三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缸部;以及第二弹簧,其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3 JP 2017-1233371.一种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具备:空气纺纱装置,其具有形成对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喷嘴块、和形成有对被利用空气的作用实施了搓捻的所述纤维束做引导的通路的中空引导轴体;第一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喷嘴块;第二支承部,其支承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第一弹簧,其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缸部,其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移动;第三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缸部;以及第二弹簧,其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小于所述第二弹簧,从接近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的一侧起,按顺序配置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缸部、及所述第二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其中,进一步具备受所述第三支承部支承的支承轴,在所述支承轴上,自如转动地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承部中的与保持所述喷嘴块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中的与保持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的一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其中,所述缸部是气缸部,所述气缸部具有主体和活塞,所述主体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承部,所述活塞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其中,在所述第三支承部形成有供固定件插通的孔。6.一种空气纺纱单元,具备:牵伸装置,其对纤维束做牵伸;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模块;引出装置,其从所述空气纺纱装置模块的所述空气纺纱装置引出纱线;卷绕装置,其卷绕由所述引出装置引出的所述纱线;第一框架,其支承所述牵伸装置和所述空气纺纱装置模块;以及第二框架,其支承所述引出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及所述第一框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纺纱单元,其中,所述牵伸装置具有前罗拉模块,所述前罗拉模块具备在所述纤维束的牵伸路径上设置于最下游的前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将所述前下罗拉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及连接于所述前下罗拉的从动带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纺纱单元,其中,具备驱动所述前下罗拉的马达模块,所述空气纺纱装置模块、所述前罗拉模块、及所述马达模块能够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秀茂宫川敬史中村雄太松井利裕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