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886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其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培养液进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培养液出口,壳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板,壳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穿透壳体的曝气管,曝气管延伸进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进气软管的一端,进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曝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曝气装置与壳体底板之间的曝气管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导流装置,防水导流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桨,防水导流装置的中部设置有柔性防水层,该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不存在混合死角,气液传质效率改善明显,培养液混合均匀,光照方向湍流混合均匀,光能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微藻养殖
,尤指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植物细胞培养及发酵工业,依据曝气位置的不同分为内循环式和外循环式两大类,在气体的带动下,反应器的流动性较其他生物反应器更均匀,随着液体携带气泡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可实现良好的气液混合,但该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在高密度培养生物时混合不够均匀。此外,用该反应器培养光合生物,如微藻、光合细菌时,在特定的通气条件下,混合能力有限,加上生物间的相互遮挡,在反应器靠近光照区域,会出现“光抑制”现象,而远离光照的区域则出现“光限制”现象,极大的影响反应器内生物的生长。而加大通气量来增强湍流混合时,在当前普遍采用的平直导流板或平直导流筒的反应器内,培养液的循环液速也会随之增大,同时会出现较强的湍流扰动,将对大部分适于低流速、小扰动环境条件下生长的藻类及菌种带来不利影响,进而降低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当前对生物及光生物反应器开发研究,主要致力于改变反应器内置导流板或导流筒的结构参数,如导流筒的高径比,导流筒安装位置,导流筒所形成的下降区与上升区截面面积比等,来提高反应器内气液传质与混合,但这些优化方式对实现光合生物在光照区的混合,尤其是光照方向的径向混合作用不大。同时未解决增大通气量带来培养液循环流速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该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不存在混合死角,气液传质效率改善明显,培养液混合均匀,光照方向湍流混合均匀,光能利用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导流板、气体出口、培养液进口、培养液出口、进气管、进气软管、导流桨、升降装置、曝气装置、柔性防水层、曝气管、防水导流装置、曝气管导装孔,其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培养液进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培养液出口,壳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板,壳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穿透壳体的曝气管,曝气管延伸进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进气软管的一端,进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曝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曝气装置与壳体底板之间的曝气管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导流装置,防水导流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桨,防水导流装置的中部设置有柔性防水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板为中间粗两端渐细的设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柔性防水层为橡胶防水层或塑料防水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不存在混合死角,气液传质效率改善明显,培养液混合均匀,光照方向湍流混合均匀,光能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水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导流板、3-气体出口、4-培养液进口、5-培养液出口、6-进气管、7-进气软管、8-导流桨、9-升降装置、10-曝气装置、11-柔性防水层、12-曝气管、13-防水导流装置、14-曝气管导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1、导流板2、气体出口3、培养液进口4、培养液出口5、进气管6、进气软管7、导流桨8、升降装置9、曝气装置10、柔性防水层11、曝气管12、防水导流装置13、曝气管导装孔14,其中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3和培养液进口4,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培养液出口5,壳体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2,壳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穿透壳体1的曝气管12,曝气管12延伸进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曝气装置10,曝气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进气软管7的一端,进气软管7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6,曝气管1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9,曝气装置10与壳体1底板之间的曝气管12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导流装置13,防水导流装置13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桨8,防水导流装置13的中部设置有柔性防水层11,所述导流板2为中间粗两端渐细的设计,所述性防水层11为橡胶防水层或塑料防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1)、导流板(2)、气体出口(3)、培养液进口(4)、培养液出口(5)、进气管(6)、进气软管(7)、导流桨(8)、升降装置(9)、曝气装置(10)、柔性防水层(11)、曝气管(12)、防水导流装置(13)、曝气管导装孔(14),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3)和培养液进口(4),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培养液出口(5),壳体(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2),壳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穿透壳体(1)的曝气管(12),曝气管(12)延伸进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曝气装置(10),曝气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进气软管(7)的一端,进气软管(7)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6),曝气管(1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9),曝气装置(10)与壳体(1)底板之间的曝气管(12)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导流装置(13),防水导流装置(13)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桨(8),防水导流装置(13)的中部设置有柔性防水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1)、导流板(2)、气体出口(3)、培养液进口(4)、培养液出口(5)、进气管(6)、进气软管(7)、导流桨(8)、升降装置(9)、曝气装置(10)、柔性防水层(11)、曝气管(12)、防水导流装置(13)、曝气管导装孔(14),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3)和培养液进口(4),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培养液出口(5),壳体(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2),壳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穿透壳体(1)的曝气管(12),曝气管(12)延伸进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曝气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煜罗小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红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