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87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划线轮,通过简单的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碎玻璃的产生。划线轮(100)包括沿外周缘形成的多个刀刃部(101)以及设置在周向上相邻的刀刃部(101)之间且向中心轴侧凹陷的多个槽部(102)。槽部(102)由在周向上观察时向远离中心轴(L0)的方向凸出的曲面构成。曲面的曲率半径随着从槽部(102)与刀刃部(101)的边界朝向槽部(102)的周向中央的槽底逐渐增大。至少槽底通过划线轮(100)的滚动按压基板的上表面,使其弹性变形,减少塑性变形导致的碎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划线轮
本技术涉及用于在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基板上形成划线的划线轮。
技术介绍
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基板的断开是通过在基板表面形成划线的划线工序以及沿所形成的划线断开基板的折断工序进行。在划线工序中,划线轮一边按压基板表面一边沿预定的线移动。由此,划线轮在基板表面转动,形成划线。下面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棱线上形成槽的划线轮。通过采用具有该构成的划线轮,从开始划线起立即在基板上能够确切地形成垂直裂纹,并且可以形成较深的垂直裂纹。但是,在进行划线动作时,容易出现与槽形状相应的相对大的碎玻璃。对此,下面的专利文献2、3公开了一种在划线轮的倾斜面也形成槽,而且槽内也形成棱线,从而能够抑制脱离划线的裂纹产生的划线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885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际公开WO2008/087612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32542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2、3记载的划线轮中,不容易产生因脱离划线的裂纹牵连所形成的相对较大的碎玻璃。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3记载的划线轮中,槽内的尖锐的棱线陷入基板,因此难以抑制基板表面的塑性变形导致的碎玻璃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简单的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碎玻璃的产生的划线轮。本技术的主要方式涉及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划线的划线轮。根据该方式的划线轮包括:多个刀刃部,沿所述划线轮的外周缘形成;以及多个槽部,设置于在所述划线轮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刀刃部之间,并向所述划线轮的中心轴一侧凹陷,所述槽部由在所述周向上观察时向远离所述中心轴的方向凸出的曲面构成,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从所述槽部与所述刀刃部的边界朝向所述槽部的槽底逐渐增大,通过所述划线轮的滚动,至少所述槽底按压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而使所述基板弹性变形。根据本方式的划线轮,槽部由向远离划线轮的中心轴的方向凸出的曲面构成,所以当划线轮滚动而槽部与基板相对时,不会如槽部内形成尖锐的棱线的现有的划线轮那样槽部内的尖锐的棱线深深地陷入基板内。因此,不容易出现碎玻璃。并且,通过所述划线轮的滚动,至少槽底按压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对基板施加荷载,但是,只是使基板弹性变形,不容易出现塑性变形,所以至少槽底与基板相对期间,很少出现基于塑性变形的碎玻璃。因此,根据本方式的划线轮,通过将槽部形成为曲面的简单的构成,即可有效地抑制碎玻璃的产生。在根据本方式的划线轮中,也可以是所述槽底构成为在所述周向上的预定的范围内连续。这样,可以加长弹性变形的范围。因此,抑制槽部中的碎玻璃的产生,同时划线轮的刀刃部断断续续地陷入基板中,从而能够在基板上有效地形成垂直裂纹。优选地,在根据本方式的划线轮中,所述槽底的曲率半径为4μm以上(通常在20μm以下)。或者,优选地,所述槽部的曲率半径为所述刀刃部的曲率半径的2.5倍以上(通常在8倍以下)。这样,槽底可以确切地使基板弹性变形,有效地抑制塑性变形导致的碎玻璃的产生。刀刃部的曲率半径通常在1μm以上2.5μm以下。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如下的划线轮:通过简单的构成,可以形成较深的垂直裂纹,或者从开始划线起立即可以确切地形成垂直裂纹,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碎玻璃的产生。本技术的效果或意义可通过下面示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变为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示出的实施方式只是实施本技术时的一个示例,本技术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外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2的(a)、(b)分别是简要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划线轮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3的(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刀刃部的位置以平行于中心轴的平面沿着径向剖切划线轮的剖视图。图3的(b)、(c)分别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槽部的位置以平行于中心轴的平面沿着径向剖切划线轮的剖视图。图4的(a)是简要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与基板相对时的垂直裂纹形成状态的图。图4的(b)、(c)分别是简要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划线轮的槽部与基板相对时的垂直裂纹形成状态的图。图4的(d)是简要示出具有槽内部的尖锐棱线的现有划线轮的槽部与基板相对时的垂直裂纹形成状态的图。图5的(a)是拍摄实施例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和槽部的照片。图5的(b)是拍摄比较例1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和槽部的照片。图6的(a)是拍摄实施例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和槽部的照片。图6的(b)是在周向测量实施例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和槽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6的(c)是在厚度方向测量实施例所涉及的划线轮的槽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7的(a)是拍摄比较例1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和槽部的照片。图7的(b)是在周向测量比较例1所涉及的划线轮的刀刃部和槽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7的(c)是在厚度方向测量比较例1所涉及的划线轮的槽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8的(a)是示出实施例所涉及的刀刃部以及槽部的曲率半径的测量位置的图。图8的(b)~(d)是在图8的(a)的各测量位置中在厚度方向测量划线轮外周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9的(a)是示出实施例所涉及的槽部的曲率半径的测量位置的图。图9的(b)~(d)是在图9的(a)的各测量位置中在厚度方向测量划线轮外周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10的(a)是示出比较例2所涉及的刀刃部以及槽部的曲率半径的测量位置的图。图10的(b)~(d)是在图10的(a)的各测量位置中在厚度方向测量划线轮外周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11的(a)是示出比较例2所涉及的槽部的曲率半径的测量位置的图。图11的(b)~(d)是在图11的(a)的各测量位置中在厚度方向测量划线轮外周部的径向高度的曲线图。图12的(a)~(d)分别是拍摄利用实施例(No.1)、实施例(No.2)、比较例2以及比较例1的划线轮对评价用玻璃板进行划线时的凹痕的照片。附图标记说明100:划线轮;101:刀刃部;200:基板;201:垂直裂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各图中,示出了彼此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图1是划线轮100的外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2的(a)、(b)分别是简要示出划线轮100的构成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划线轮100具有斜切掉外周部两侧边缘的圆板形状。在侧面观察时,划线轮100的外周部形成有彼此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两个倾斜面100a。两个倾斜面100a交差,从而形成多个刀刃部101,进一步地,在周向相邻的刀刃部101之间形成有向中心轴L0侧凹陷的槽部102。周向上的各刀刃部101的长度彼此相等。并且,周向上的各槽部102的长度也彼此相等。从而,周向上的刀刃部101的间隔相同,并且,周向上的槽部102的间隔也相同。划线轮100由超硬合金、烧结钻石、单晶钻石或多晶钻石等形成。在划线轮100的中央形成有成为旋转轴的轴所插入的圆形孔100b。划线轮100的直径为1mm~5mm左右,厚度是0.4~1mm左右。并且,刀刃部101的角度、即、两个倾斜面100a构成的角度是100~160°左右,孔100b的直径是0.4~1.5mm左右。槽的间隔p(一个槽的在划线轮圆周方向上的长度(L1)和一个刀刃部的在划线轮圆周方向上的长度(L2)之和)是例如10~100μm左右。槽的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划线轮,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轮包括:多个刀刃部,沿所述划线轮的外周缘形成;以及多个槽部,设置于在所述划线轮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刀刃部之间,并向所述划线轮的中心轴一侧凹陷,所述槽部由在所述周向上观察时向远离所述中心轴的方向凸出的曲面构成,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从所述槽部与所述刀刃部的边界朝向所述槽部的槽底逐渐增大,通过所述划线轮的滚动,至少所述槽底按压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而使所述基板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8 JP 2016-2567711.一种划线轮,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轮包括:多个刀刃部,沿所述划线轮的外周缘形成;以及多个槽部,设置于在所述划线轮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刀刃部之间,并向所述划线轮的中心轴一侧凹陷,所述槽部由在所述周向上观察时向远离所述中心轴的方向凸出的曲面构成,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从所述槽部与所述刀刃部的边界朝向所述槽部的槽底逐渐增大,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友正平曾山浩地主贵裕富本博之阿部浩木山直哉岩坪佑磨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