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桂华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快速解除锁闭结构的三杆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84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快速解除锁闭结构的三杆锁,包括执手管(1)、锁头(13)、外盖圈衬(15)、内盖圈衬(16)、内执手管(17)、旋钮(18)、内、外执手(19),其特征是锁头(13)连接在执手管(1)的前部,卡板(2)从执手管(1)的后端进入执手管(1)中连接锁头(13),锁头(13)连接卡板(2),卡板(2)连接弹簧(3),弹簧(3)连接转盘座(4)、转盘座(4)连接转盘(5),转盘(5)连接制动片(6),制动片(6)同时连接在执手管(1)的圆截面上;制动片(6)连接开启片(7),开启片(7)连接方管托(10),方管托(10)连接方管(11),方管(11)连接压盖(14),弹簧架(12)从右端向左连接在执手管(1)的后端;传动条(8)以两肩为中心,左端穿过开启片(7)、制动片(6)、转盘(5)、转盘座(4)、弹簧(3)、卡板(2)连接在锁头(13)的尾端;传动条(8)的右端穿过垫圈(9)、方管托(10)、方管(11)、连接在旋钮(18)的前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对三杆锁内部结构的一种改进,属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
技术介绍
三杆锁作为门锁应用很广,三杆锁的保险一般为旋钮,在门内用大姆指和食指旋动旋钮,三杆锁即锁闭,门外执手不能转动。需要在门内开启三杆锁,必须再反方向旋动旋钮,打开开关,然后转动执手,门才能打开。三杆锁的旋钮,结实牢靠,不易损坏,但旋钮位置小,需要一定力量才能旋动;特别是夜晚,或者是紧急状况下去旋动旋钮仍有一定的困难,不够方便,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快速解除锁闭结构的三杆锁,它通过改进三杆锁的内部结构,提供快速解除锁闭结构,变用手指旋动旋钮保险改为直接用手掌旋动执手,快速打开开关,达到开启三杆锁的目的,使之使用方便、轻巧,并能在紧急的情况下,赢得时间,争取逃生。另外经过改进的三杆锁,除配圆筒形执手外,还可以配以其它不同形式的执手,从而增进花色品种。本技术是这样构思的专利技术人保留了原三杆锁的零部件如外、内执手、执手管、锁头、盖圈、盖圈衬、旋钮等部件,构思和设计了一些新的零部件如转盘座,它能承托转盘,制动片的定位,开启片的关闭时限制性定位作用;转盘,当传动条有动作拨动时,它能将转盘座压下脱开和解除开启片的定位控制;制动片,它能起到开启开关闭锁体的作用,它的启动是由开启片和传动条来完成的,开启片,它是直接驱动制动片和间接驱动的相关部件,通过方管托的拨动推动使其对制动片有所推动,而制动片的移动使得传动条产生转动,而传动条的转动直接对转盘产生作用,通过转盘的转动使转盘座对开启片的限制解除;方管托,它能将方管的转动传递给开启片;方管,是将开启转动信息转递到各相关部件和开启锁舌。它们的零件特征及装配状态是这样的执手管为圆形管,前端开口,两面有“T”形孔及尾端有匀状脚;转盘座平面两侧各有凸出及弯曲部分,一面在中心孔的对称处轧有凸槽,而另一面有两垂直于平面的凸脚;转盘为圆形,外侧有两扇形限位片,平面上中心与两限位片的同轴线上有一个方孔,与方孔夹角的对称位置上有两个凸起的推动台阶;制动片的中间有一个钻石形孔,在同轴线上有两个对称的方孔,制动片的外侧有两对称的弧形凹槽;开启片中心有一个带两个限位凸点的圆孔,两侧有垂直于平面的两个凸脚,并且在平面的两边各有高出两侧带有凹槽的凸位;传动条是以两肩托为中心局部扭转一定角度的条状部件;方管托中心有对称的多边形孔,对称边上有凹槽;方管为中空的方形管,它的一端对称地有四个限位凸脚;弹簧架为圆形体,中部有四个凸点的圆孔,在圆孔周边对称地有四个弧形孔。锁体关闭和开启的原理如下当在门内用手指旋动旋钮时,旋钮带动传动条从左向右旋转,传动条直接推动制动片向两侧移动,使制动片(两片)向左、右推开,刚好顶住外盖圈衬,达到关闭的目的。也由于传动条的转动带动转盘旋转,这时转盘落在转盘座中,由于弹簧的张力作用,转盘座的两个凸脚插入到开启片的两侧的凹槽上限制了开启片的转动,也就是限制了门外执手不能转动,起到锁闭作用。同样,用钥匙转动锁头来带动传动条转动也同样达到目的。当门内的人要出去,这时只要用手转动门内的内执手,内执手带动方管转动,方管转动的信息由方管托传递给开启片,开启片被在可以不受限制的转动角度内转动推动制动片,使制动片产生小量移动,制动片的小量移动使传动条产生转动,使转盘动作,将转盘座下压,使转盘座对开启片的限制解除。由于开启片解除限制后可以继续转动而直接将制动片和传动条带动,传动条的转动又直接将转盘驱动使到转盘座完全脱离对开启片的限制和制动片的完全回缩达到解除锁闭快速开启房门的目的。同样,门外用钥匙开启锁头也同样达到目的。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本技术有下列优点(一)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组装容易;(二)改变了过去用旋钮开启保险的方法而直接转动执手,可以达到方便、快捷,特别适合在紧急状态中使用,赢得时间,争取逃生;(三)执手可以调换,可以开发多种形式的执手锁;(四)此种解除锁闭的结构还可以运用到其它种类锁中,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附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部件转盘座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部件转盘座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部件转盘座的左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部件转盘的主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部件转盘的俯视图; 附图7为本技术的部件制动片的主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的部件制动片的俯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的部件制动片的左视图;附图10为本技术的部件开启片的主视图;附图11为本技术的部件开启片的俯视图;附图12为本技术的部件开启片的左视图;附图13为本技术的部件传动条的主视图;附图14为本技术的部件传动条的右视图;附图15为本技术的部件传动条的俯视图;附图16为本技术的部件方管的主视图;附图17为本技术的部件方管的仰视图;附图18为本技术的部件方管的左视图;附图19为本技术的部件方管托的主视图;附图20为本技术的部件方管托的仰视图;附图21为本技术的部件方管托的左视图;附图22为本技术的部件弹簧架的主视图;附图23为本技术的部件弹簧架的右视图;附图24为本技术的部件外执手管的主视图;附图25为本技术的部件外执手管的俯视图;附图26为本技术的部件把手执手的主视图;附图27为本技术的主要部件的装配立体图。根据附图我们得知一种带有快速解除锁闭结构的三杆锁,包括执手管1、锁头13、外盖圈衬15、内盖圈衬16、内执手管17、旋钮18、内、外执手19,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锁头13连接在执手管1的前部,卡板2从执手管1的后端进入执手管1中连接在锁头13后端,卡板2连接弹簧3,弹簧3连接转盘座4、转盘座4连接转盘5,转盘5连接制动片6,制动片6同时连接在执手管1的圆截面上;制动片6连接开启片7,开启片7连接方管托10,方管托10连接方管11,方管11连接压盖14,弹簧架12从右端向左连接在执手管1的后端;传动条8以两肩为中心,左端穿过开启片7、制动片6、转盘5、转盘座4、弹簧3、卡板2连接在锁头13的尾端;传动条8的右端穿过垫圈9、方管托10、方管11、连接在旋钮18的前端。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转盘座4有中心孔21、中心孔21两侧对称地有凸槽22、平面上、下有垂直的凸脚23;转盘5外侧有两对称的扇形限位片26、两限位片26的同轴线上有方孔24、方孔24夹角的对称位置上有两个凸起的推动台阶25;在锁闭状态下,转盘5紧贴转盘座4,转盘5的推动台阶25落入转盘座4的凸槽22中,两限位片26分别在对角两侧连接在转盘座4的两凸脚23上;制动片6中部有钻石形孔27,在同轴线上有两个对称的方孔28、外侧两边有弧形凹位29;两片方向相反重叠的制动片6连接在转盘5后端,制动片6上、下两端连接在执手管1上、下两侧的“T”形孔41中,转盘座4的两个凸脚23连接在制动片6的方孔28中;开启片7中部有带两限位点的圆孔30,两侧有垂直于平面的凸脚31,在开启片7平面上、下两边有高出两侧凹槽32的凸位33;开启片7两凸脚31连接在制动片6两侧弧形凹位29上,而转盘座4上、下的凸脚23连接在开启片7上、下凹槽32中;传动条8中部有肩托36,肩托36与传动条8的平面成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桂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