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83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包括设备支撑、旋流混合分离区、絮凝填料、多孔隔板和内置排泥斗,设备支撑为筒壁,旋流混合分离区包括进水管、螺旋底板、锥斗、絮凝填料和出水口,筒壁、锥斗、螺旋底板合围而成过流断面,过流断面前端与进水管连通,过流断面末端与出水管及内置排泥斗连通,絮凝填料由多孔隔板分割为三段填充在旋流混合分离区,内置排泥斗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末端底板下方,出水口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末端锥斗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保持各个区域独立性和若干絮凝填料的相对运动空间,确保水流混合时间,达到理想絮凝效果,整个排泥过程全自动运行,多孔隔板固定其位置的外部筒节设有检修孔,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混合絮凝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
技术介绍
水污染问题是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它严重影响了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现阶段,大量的超标污水外排,超出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负荷的范围,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现有技术中对污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大多采用混合絮凝的措施进行预处理,而大部分混合絮凝装置需要单独设计,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并且增加了工程投资,在进水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混合反应空间并增加混合反应效果,提高絮凝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污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大多采用混合絮凝的措施进行预处理,而大部分混合絮凝装置需要单独设计,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并且增加了工程投资,在进水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混合反应空间并增加混合反应效果,提高絮凝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设备支撑、旋流混合分离区、絮凝填料、多孔隔板和内置排泥斗,所述设备支撑为筒壁,所述旋流混合分离区包括进水管、螺旋底板、锥斗、絮凝填料和出水口,所述筒壁、锥斗、螺旋底板合围而成过流断面,所述过流断面前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流断面末端与出水管及内置排泥斗连通,所述絮凝填料由多孔隔板分割为三段填充在旋流混合分离区内,所述内置排泥斗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末端底板下方,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末端锥斗的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混合分离区程螺旋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隔板所隔离的区域设置检修口。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隔板为开孔为120mm的隔板。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排泥斗通过底部排泥管连接至设备筒壁外部,并在排泥管上安装电动阀门进行自动排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利用了工程系统的设备空间,本技术中的内置排泥斗设计为锥型漏斗形式,有利于污泥浓缩,方便检修与维护,同时设置了螺旋状过水廊道,按照污水流向上进下出,具有良好的水力流动性,增加了絮凝反应时间,有效防止设备内部死角,絮凝填料均布对不同流速和不同水质情况均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技术中的多孔隔板,具有规则多孔形式,不影响污水流向,不改变主体结构,能通过采取固定及隔离措施,保持各个区域的独立性和若干絮凝填料的相对运动空间,本技术设有固定弧形流槽,流槽的弧度保证水流中的大颗粒沉淀物从流槽上的若干絮凝填料中汇流至流槽底部,并且顺利排至泥斗区域,本技术设置了过水廊道,设有螺旋坡度,坡度值根据不同流速进行计算,确保水流的混合时间,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同时安装了电动阀门,根据泥斗中的污泥浓度及高度进行控制系统排泥阀动作,整个排泥过程全自动运行,多孔隔板,固定其位置的外部筒节设有检修孔,方便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的螺旋式进水装置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的絮凝填料剖面。附图标记中:1.进水口;2.筒壁;3.旋流混合分离区;4.排泥管;5.出水口;6.内置排泥斗;7.锥斗;8.絮凝填料;9.螺旋底板;10.多孔隔板;11.检修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装置主体包括设备支撑、旋流混合分离区3、絮凝填料8、多孔隔板10和内置排泥斗6,设备支撑为筒壁2,旋流混合分离区3包括进水管、螺旋底板9、锥斗7、絮凝填料8和出水口5,筒壁2、锥斗7、螺旋底板9合围而成过流断面,过流断面前端与进水管连通,过流断面末端与出水管及内置排泥斗6连通,絮凝填料8由多孔隔板10分割为三段填充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内,内置排泥斗6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末端底板下方,出水口5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末端锥斗7的底板上。旋流混合分离区3程螺旋状结构,多孔隔板10所隔离的区域设置检修口11,多孔隔板10为开孔为120mm的隔板,内置排泥斗6通过底部排泥管4连接至设备筒壁2外部,并在排泥管4上安装电动阀门进行自动排泥。本技术在工作时:通过进水口1进入旋流混合分离区3,水流通过旋流分离作用,大颗粒通过螺旋式过水廊道底部螺旋底板9汇集到内置排泥斗6,进水装置的弧形流槽的弧度在60°-90°之间,弧形流槽底坡度为6°,停留时间约20~30s,该污水流向自上而下,经过多孔隔板10,多孔隔板10上均布若干个直径为120mm的孔,不影响整个水流方向和水流量,多孔隔板10隔离多个混合絮凝反应区域,水流经多个混合絮凝反应区域中的絮凝填料8,絮凝填料8由若干直径为250mm的ABS球型多孔材料组成,ABS球型多孔材料上均布若干直径为24mm的孔,ABS球型多孔材料耐腐蚀、弹性好,在外部筒壁2外侧设有三个检修口11,方便各个混合絮凝区域进行检修,污水受絮凝填料88的扰动,进行不规则运动,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与药剂进行快速混合,在不影响整个污水流向的情况下,减少了混合反应时间,提高了絮凝效果。经混合絮凝反应后,产生的大颗粒沉淀物及部分污泥进入内置排泥斗6,经排泥管4排出,排泥管4设置电动阀门,整个排泥过程全自动运行,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进行后续处理,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污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大多采用混合絮凝的措施进行预处理,而大部分混合絮凝装置需要单独设计,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并且增加了工程投资,在进水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混合反应空间并增加混合反应效果,提高絮凝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包括设备支撑、旋流混合分离区(3)、絮凝填料(8)、多孔隔板(10)和内置排泥斗(6),所述设备支撑为筒壁(2),所述旋流混合分离区(3)包括进水管、螺旋底板(9)、锥斗(7)、絮凝填料(8)和出水口(5),所述筒壁(2)、锥斗(7)、螺旋底板(9)合围而成过流断面,所述过流断面前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流断面末端与出水管及内置排泥斗(6)连通,所述絮凝填料(8)由多孔隔板(10)分割为三段填充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内,所述内置排泥斗(6)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末端底板下方,所述出水口(5)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末端锥斗(7)的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混合絮凝装置的高效浊环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包括设备支撑、旋流混合分离区(3)、絮凝填料(8)、多孔隔板(10)和内置排泥斗(6),所述设备支撑为筒壁(2),所述旋流混合分离区(3)包括进水管、螺旋底板(9)、锥斗(7)、絮凝填料(8)和出水口(5),所述筒壁(2)、锥斗(7)、螺旋底板(9)合围而成过流断面,所述过流断面前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流断面末端与出水管及内置排泥斗(6)连通,所述絮凝填料(8)由多孔隔板(10)分割为三段填充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内,所述内置排泥斗(6)设置在旋流混合分离区(3)末端底板下方,所述出水口(5)设置在旋流混合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梓鹏杨丽杰林自力王楠南悦振潘娜王新利张大伟汤云瑞李建伟林泽铭付卫钢尚诗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莱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