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78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包括直流无刷伺服电机、推杆组件和传动变速箱,直流无刷伺服电机和推杆组件安装在传动变速箱上,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传动变速箱的动力轴驱动连接,推杆组件的传动杆伸入传动变速箱内,传动变速箱的动力输出带轮套在传动杆上、并与传动杆驱动连接;传动杆上设有与其驱动连接的滑块,滑块上设有由钢制后推杆和铝制前推杆组成的推杆,推杆组件还设有伺服对中传感器。这样即可大大提高驱动推杆直线运动的控制精度,满足了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中材料位置精确对准的要求,同时具备伺服对中功能,简化了纠偏装置的安装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为纠偏系统的快速安装提供极大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
本技术属于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中使材料精确定位对准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在使用时都需要对被加工的材料进行移动调节,且被加工的材料移动精度要求非常高。但现有的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要么通过人手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劳动强度较大,被加工的材料移动位置难以精确把握,需要反复操作;要么通过驱动器自动化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但由于现有驱动器运动精度较低,很难精准控制被加工的材料的移动位置,为此在自动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后,还要人工手动完成被加工的材料微调,使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还是较为麻烦,且驱动器的电机容易损坏、不耐用,导致驱动器性能不稳定、不可靠。此外,伺服对中功能是所有纠偏装置中一项最基本的性能要求,它能在机器穿料和启动之前将纠偏装置预先复位到机器中线状态,保证刚穿料的设备开机顺利和停机后重新启动工作的机器能正常进行纠偏。目前普遍的机电驱动器都不具备这个功能,需要另外配置伺服对中装置才能实现伺服对中功能,安装使用不太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推杆组件(2)和传动变速箱(3),所述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和推杆组件(2)安装在传动变速箱(3)上,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的驱动轴(11)与传动变速箱(3)的动力轴(31)驱动连接,所述推杆组件(2)的传动杆(21)伸入传动变速箱(3)内,所述传动变速箱(3)的动力输出带轮(32)套在传动杆(21)上、并与传动杆(2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1)上设有与其驱动连接的滑块(22),所述滑块(22)上设有推杆(23),所述推杆(23)由连接一体的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组成,且铝制前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推杆组件(2)和传动变速箱(3),所述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和推杆组件(2)安装在传动变速箱(3)上,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的驱动轴(11)与传动变速箱(3)的动力轴(31)驱动连接,所述推杆组件(2)的传动杆(21)伸入传动变速箱(3)内,所述传动变速箱(3)的动力输出带轮(32)套在传动杆(21)上、并与传动杆(2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1)上设有与其驱动连接的滑块(22),所述滑块(22)上设有推杆(23),所述推杆(23)由连接一体的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组成,且铝制前推杆(25)的长度为机电驱动器总推动行程的一半,同时所述推杆组件(2)位于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连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伺服对中传感器(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2)是滚珠丝杆组件,所述传动杆(21)是滚珠丝杆,所述滑块(22)是丝杆螺母,所述动力输出带轮(32)与滚珠丝杆表面的螺纹啮合连接,而且所述推杆(23)是与传动杆(21)同轴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奕能吴捷洲
申请(专利权)人:美塞斯珠海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