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盖总成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69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料架,包括底座、立柱以及侧围,侧围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立柱的顶部连接形成支架,在前侧的两根立柱之间以及后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杆,在两根支撑杆的中部跨接有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限位支撑机构,在两根支撑杆的左侧跨接有第二限位支撑机构、右侧跨接有限位挡条,在左右两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撑机构,且两端均通过支撑件与立柱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中部跨接有两根至少两个朝下设置的第四限位支撑机构,第一限位支撑机构、第二限位支撑机构、第三限位支撑机构、第四限位支撑机构均开设有限位口。其显著效果是:对汽车顶盖总成的各个方向进行有效地固定并加以防护,防划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顶盖总成料架
本技术涉及到汽车零部件生产
,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料架。
技术介绍
料架在工业物流中起着保护、堆垛、运输、保管等重要作用,尤其在大件在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物流成本与效率以及产品质量。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汽车顶盖也通常是利用料架存放和运输至各个工位的。汽车顶盖是带有弯曲的面板,存放上十分不便,很容易造成表面划伤,影响顶盖的品质。现有的顶盖料架在使用中,是采用将顶盖层层堆积的办法来实现存放和运输的,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顶盖容易晃动,容易发生变形;且顶盖之间以及顶盖与料架之间没有防护装置,往往在运输过程中造成顶盖便面的磕碰和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料架,能够对顶盖总成的各个方向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以克服碰撞、划伤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料架,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立柱以及侧围,所述立柱固定于底座的四周,在每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所述侧围,所述侧围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立柱的顶部连接形成支架,在前侧的两根立柱之间以及后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杆,在两根支撑杆的中部跨接有至少两根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以及侧围(3),所述立柱(2)固定于底座(1)的四周,在每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设置所述侧围(3),所述侧围(3)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立柱(2)的顶部连接形成支架(4),在前侧的两根立柱(2)之间以及后侧的两根立柱(2)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杆(5),在两根支撑杆(5)的中部跨接有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限位支撑机构(6),且该第一限位支撑机构(6)朝上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撑杆(5)的左侧跨接有朝右设置的第二限位支撑机构(7),在两根所述支撑杆(5)的右侧跨接有限位挡条(8),在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立柱(2)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撑机构(9),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顶盖总成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以及侧围(3),所述立柱(2)固定于底座(1)的四周,在每相邻两根立柱(2)之间设置所述侧围(3),所述侧围(3)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立柱(2)的顶部连接形成支架(4),在前侧的两根立柱(2)之间以及后侧的两根立柱(2)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杆(5),在两根支撑杆(5)的中部跨接有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限位支撑机构(6),且该第一限位支撑机构(6)朝上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撑杆(5)的左侧跨接有朝右设置的第二限位支撑机构(7),在两根所述支撑杆(5)的右侧跨接有限位挡条(8),在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立柱(2)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撑机构(9),两根所述第三限位支撑机构(9)相对设置,且两端均通过支撑件(10)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4)的中部跨接有两根至少两个朝下设置的第四限位支撑机构(11),所述第一限位支撑机构(6)、第二限位支撑机构(7)、第三限位支撑机构(9)、第四限位支撑机构(11)均具有减震功能且均开设有与顶盖总成侧边缘相适应的限位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总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撑机构(6)、第二限位支撑机构(7)、第三限位支撑机构(9)、第四限位支撑机构(11)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森燚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良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