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55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16
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由车轮上料系统、位置识别系统、车轮翻转系统、标识压印系统、工位切换系统、标识烘干系统和车轮下料系统组成。此装置能够用于流水线连续生产,能够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多数量的个性化压印标识,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将上料、压印、烘干、下料有序衔接,利用双工位将压印和烘干工艺集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拍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印
,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车轮正面压印标识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铝合金轮毂的普及,更多的客户追求个性化,美观化,轮毂涂装完成后,很多客户要求车轮正面的轮缘、轮辐或者窗口边缘压印标志性的标识,在车轮一周方向布置1个或者多个标识。目前,缺少专用的车轮正面压印标识自动化设备,人工压印标识时,位置不易控制,精度低,美观性差,而且标识压印完成后还需要高温烘烤,将油漆烤干,根据工艺特点,只能先手工压印,再送入烤箱烘烤,效率低下,不能实现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能够用于流水线连续生产,能够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多数量的个性化压印标识,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将上料、压印、烘干、下料有序衔接,利用双工位将压印和烘干工艺集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拍短,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由机架、顶升气缸Ⅰ、上料导向柱、支撑架Ⅰ、导套、上料平台、气泵、定位柱Ⅰ、导轨、齿轮齿条、左滑台、右滑台、夹紧气缸、定位轴、定位轮、支撑架、伺服电机、轴承座、轴承、轴、旋转台、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Ⅱ、机械手Ⅰ、机械手Ⅱ、滚轮驱动电机、滚轮、上气缸Ⅰ、上导柱Ⅰ、上平台Ⅰ、视觉识别器、上气缸Ⅱ、上导柱Ⅱ、上平台Ⅱ、侧气缸、侧导轨、侧平台、进给气缸、进给导柱、进给平台、油漆供给箱、弹性压头、上气缸Ⅲ、上导柱Ⅲ、烘箱架、烘箱热源、上气缸Ⅳ、上导柱Ⅳ、套筒、防护筒、顶升气缸Ⅱ、下料导向柱、支撑架Ⅱ、下料平台和定位柱Ⅱ组成。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由车轮上料系统、位置识别系统、车轮翻转系统、标识压印系统、工位切换系统、标识烘干系统和车轮下料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协同配合工作,使车轮的上料、压印、烘干、下料有序衔接,循环往复,连续生产。导轨对称安装在支撑架Ⅰ上,左滑台与右滑台对称安装在导轨上,并通过齿轮齿条相连,夹紧气缸输出端连接右滑台,四个定位轮通过定位轴安装在左滑台和右滑台上。顶升气缸Ⅰ输出端连接上料平台,在上料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下,顶升气缸Ⅰ控制上料平台的上下运动,上料平台上端面安装定位柱Ⅰ,用于防止车轮上升过程中偏斜,内部安装气泵,气泵输出压缩空气,从上料平台上端面吹出,用于吹干车轮法兰面,提高车轮的定位平稳性。当车轮进入辊道后,夹紧气缸启动,在齿轮齿条的作用下,左滑台与右滑台同步运动,通过四个定位轮可将车轮初定位,然后定位轮回撤复位;接着顶升气缸Ⅰ启动,驱动上料平台上升,气泵开启,提供压缩空气吹向车轮法兰面,当上料平台接触到车轮法兰面时,定位柱Ⅰ插入车轮中心孔,气泵关闭,上料平台继续上升可将车轮顶起至预定高度,位于车轮上方的机械手Ⅰ通过四个滚轮可将车轮夹紧,然后上料平台回撤复位,此为车轮上料系统,将车轮由辊道上送到机械手夹持。车轮正上方机架上固定安装上气缸Ⅰ,在上导柱Ⅰ的导向作用下,控制上平台Ⅰ上下运动,视觉识别器安装在上平台Ⅰ上,通过上气缸Ⅰ驱动上平台Ⅰ的上下运动,调节视觉识别器的视觉检测精度。机械手夹持住车轮后,通过滚轮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滚轮旋转,从而带动车轮低速旋转,通过视觉识别器的检测,可以精确的找到压印圆周方向的位置。找到压印位置后,车轮停止旋转,压印完一个标识后,压印系统回撤,车轮可以继续旋转,通过视觉识别器寻找下一个压印位置,从而实现了车轮圆周方向多位置、多数量个性化压印标识,此为位置识别系统。伺服电机Ⅰ固定在旋转台上,其输出端连接机械手Ⅰ,可控制机械手的翻转,从而控制车轮的翻转。车轮正面轮辐、轮缘及窗口处存在一定弧线角度,压印标识时,需要使弹性压头垂直于被压表面,所以,需要将车轮翻转,通过伺服电机Ⅰ可控制车轮任意角度翻转,使弹性压头垂直于被压表面,此为车轮翻转系统。在位置识别系统的侧方机架顶部安装上气缸Ⅱ,在上导柱Ⅱ的导向作用下,上气缸Ⅱ控制上平台Ⅱ上下运动。侧气缸和侧导轨安装在上平台Ⅱ上,侧平台安装在侧导轨上,侧气缸输出端连接侧平台。进给气缸安装在侧平台上,在进给导柱的导向作用下,控制进给平台上下运动,油漆供给箱安装在进给平台上,其输出端安装弹性压头。通过上气缸Ⅱ可以辅助调节弹性压头的高度,使其接近车轮正面,通过侧气缸可以调节弹性压头的水平位置,使其能够压印车轮径向任意位置,配合着位置识别系统和车轮翻转系统,能够实现车轮径向、圆周方向任意位置压印,灵活性很强。通过进给气缸可完成弹性压头的进给压印,通过油漆供给箱可自动补充弹性压头顶端的油漆,保证压印标识清晰,此为标识压印系统。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其输出端连接旋转台,控制旋转台的旋转。伺服电机Ⅰ和伺服电机Ⅱ对称安装在旋转台上,夹角为180度。伺服电机Ⅰ输出端连接机械手Ⅰ,为左工位,用于车轮的压印;伺服电机Ⅱ输出端连接机械手Ⅱ,为右工位,用于标识的烘干。初始工作时,首先,左工位的机械手夹持住车轮进行压印,右工位机械手处于空载状态,待左工位的车轮压印完成后,伺服电机启动,驱动旋转台旋转180度,右工位空载的机械手切换到左侧进行上料、压印,左工位夹持车轮的机械手切换到右侧进行烘干、下料。设备进入连续运转时,左工位的车轮上料、压印的同时,右工位的车轮处于烘干、下料状态,通过双工位设置,将工艺过程进行了集成,大大缩短了生产节拍,此为工位切换系统。右工位的车轮正上方安装上气缸Ⅲ,在上导柱Ⅲ的导向作用下,上气缸Ⅲ控制烘箱架的上下运动,烘箱架上均布多个烘箱热源,以保障适宜的温度烘干标识油漆。上气缸Ⅳ也固定在机架上方,在上导柱Ⅳ的导向作用下,上气缸Ⅳ控制防护筒的上下运动,防护筒和套筒共同组成烘箱外壁,用于维持温度稳定,保障标识油漆快速烘干,此为标识烘干系统。顶升气缸Ⅰ右侧对称安装顶升气缸Ⅱ,在下料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下,顶升气缸Ⅱ控制下料平台的上下运动。当右工位的车轮标识烘干后,顶升气缸Ⅱ启动,驱动下料平台上升,直至下料平台接触到车轮法兰面,机械手松开车轮,车轮落在下料平台上,定位柱Ⅱ起到径向稳定作用,然后,顶升气缸Ⅱ回撤复位,车轮落入物流辊道,继续下转,此为车轮下料系统。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工作过程为:首先,当车轮进入辊道后,夹紧气缸启动,在齿轮齿条的作用下,左滑台与右滑台同步运动,通过四个定位轮可将车轮初定位,然后定位轮回撤复位;接着顶升气缸Ⅰ启动,驱动上料平台上升,气泵开启,提供压缩空气吹向车轮法兰面,当上料平台接触到车轮法兰面时,定位柱Ⅰ插入车轮中心孔,气泵关闭,上料平台继续上升将车轮顶起至预定高度,位于车轮上方的机械手Ⅰ通过四个滚轮将车轮夹紧,然后上料平台回撤复位,完成了车轮的上料;然后滚轮驱动电机启动,驱动车轮处于低速旋转状态,通过视觉识别器的检测,可以精确的找到压印圆周方向的位置,找到圆周压印位置后,车轮停止旋转,然后通过侧气缸调节弹性压头,使弹性压头到达预定的车轮径向位置,接着通过伺服电机Ⅰ控制车轮翻转一定角度,使弹性压头垂直于被压表面,此时,压印标识的周向、径向位置均已确定,且弹性压头垂直于被压表面,通过进给气缸的进给完成标识压印;接着伺服电机启动,驱动旋转台旋转180度,右工位空载的机械手切换到左侧,进行第二件车轮的上料、压印,左工位夹持车轮的机械手切换到右侧,上气缸Ⅲ和上气缸Ⅳ启动,驱动烘箱热源靠近车轮正面开始烘干,防护筒进行保温防护;当右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由机架(1)、顶升气缸Ⅰ(2)、上料导向柱(3)、支撑架Ⅰ(4)、导套(5)、上料平台(6)、气泵(7)、定位柱Ⅰ(8)、导轨(9)、齿轮齿条(10)、左滑台(11)、右滑台(12)、夹紧气缸(13)、定位轴(14)、定位轮(15)、支撑架(16)、伺服电机(17)、轴承座(18)、轴承(19)、轴(20)、旋转台(21)、伺服电机Ⅰ(22)、伺服电机Ⅱ(23)、机械手Ⅰ(24)、机械手Ⅱ(25)、滚轮驱动电机(26)、滚轮(27)、上气缸Ⅰ(28)、上导柱Ⅰ(29)、上平台Ⅰ(30)、视觉识别器(31)、上气缸Ⅱ(32)、上导柱Ⅱ(33)、上平台Ⅱ(34)、侧气缸(35)、侧导轨(36)、侧平台(37)、进给气缸(38)、进给导柱(39)、进给平台(40)、油漆供给箱(41)、弹性压头(42)、上气缸Ⅲ(43)、上导柱Ⅲ(44)、烘箱架(45)、烘箱热源(46)、上气缸Ⅳ(47)、上导柱Ⅳ(48)、套筒(49)、防护筒(50)、顶升气缸Ⅱ(51)、下料导向柱(52)、支撑架Ⅱ(53)、下料平台(54)和定位柱Ⅱ(55)组成,其特征在于:视觉识别器(31)安装在上平台Ⅰ(30)上,通过上气缸Ⅰ(28)驱动上平台Ⅰ(30)的上下运动,调节视觉识别器(31)的视觉检测精度;通过滚轮驱动电机(26)可以驱动滚轮(27)旋转,从而带动车轮低速旋转,通过视觉识别器(31)的检测,可以精确的找到压印圆周方向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压印标识装置,由机架(1)、顶升气缸Ⅰ(2)、上料导向柱(3)、支撑架Ⅰ(4)、导套(5)、上料平台(6)、气泵(7)、定位柱Ⅰ(8)、导轨(9)、齿轮齿条(10)、左滑台(11)、右滑台(12)、夹紧气缸(13)、定位轴(14)、定位轮(15)、支撑架(16)、伺服电机(17)、轴承座(18)、轴承(19)、轴(20)、旋转台(21)、伺服电机Ⅰ(22)、伺服电机Ⅱ(23)、机械手Ⅰ(24)、机械手Ⅱ(25)、滚轮驱动电机(26)、滚轮(27)、上气缸Ⅰ(28)、上导柱Ⅰ(29)、上平台Ⅰ(30)、视觉识别器(31)、上气缸Ⅱ(32)、上导柱Ⅱ(33)、上平台Ⅱ(34)、侧气缸(35)、侧导轨(36)、侧平台(37)、进给气缸(38)、进给导柱(39)、进给平台(40)、油漆供给箱(41)、弹性压头(42)、上气缸Ⅲ(43)、上导柱Ⅲ(44)、烘箱架(45)、烘箱热源(46)、上气缸Ⅳ(47)、上导柱Ⅳ(48)、套筒(49)、防护筒(50)、顶升气缸Ⅱ(51)、下料导向柱(52)、支撑架Ⅱ(53)、下料平台(54)和定位柱Ⅱ(55)组成,其特征在于:视觉识别器(31)安装在上平台Ⅰ(30)上,通过上气缸Ⅰ(28)驱动上平台Ⅰ(30)的上下运动,调节视觉识别器(31)的视觉检测精度;通过滚轮驱动电机(26)可以驱动滚轮(27)旋转,从而带动车轮低速旋转,通过视觉识别器(31)的检测,可以精确的找到压印圆周方向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莹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