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41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工具,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套筒、第一顶丝及把手;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通过齿轮连接;第一转轴穿过第一伞齿轮;第二转轴穿过第二伞齿轮;套筒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部;在套筒上有第一通孔;第一顶丝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转轴接触;把手与第二转轴连接。通过把手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顶丝将第一转轴的旋转力传递为套筒的扭力,对螺母施加扭力,将螺母拧紧或拧松。通过把手代替了人的手臂,使人不需要把手伸到钢轮背面就可以调整压力,解决了费力又不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省力安全的技术效果。

A sleeve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eeve too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evel gear, a second bevel gear,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 sleeve, a first top wire and a handle; a first bevel gear and a second bevel gear are connected by gears; a first rotat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bevel gear;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bevel gear; a sleeve sleev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leeve; The first top wire contact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bevel gear is driven to rotate by the handle and the second bevel gear is driven by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bevel gear drives the first bevel gear to rotate. The first bevel gear drive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The first top wire transfers the rotating force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the torsion of the sleeve, exerts the torsion on the nut, and tightens or loosens the nut. By replacing the human arm with the handle, the pressure can be adjusted without extending the hand to the back of the steel wheel,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aborious and unsafe, and achieve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labor-saving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工具
本技术涉及装卸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套筒工具。
技术介绍
在易拉罐的制造工艺中,当罐子在经过清洗烘干之后,进行印刷的工艺环节。在印刷环节里面,有一个负责在罐子表面印刷一层水性光油的设备,这个设备叫作上光机。上光机的主体部分由胶轮、钢轮、刀架盒、驱动齿轮箱等机构组成。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质量的要求,来调整钢轮与胶轮之间的压力。这个压力的调整是通过在钢轮与齿轮箱之间的一个调节丝杆来实现的。但是,由于调节压力的丝杆位于钢轮靠内侧的位置,要调节压力,必须用手拿着棘轮扳手,伸到钢轮背面的狭小空间里面,转动扳手才能完成,这样既费力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套筒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费力又不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省力安全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筒工具,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套筒、第一顶丝及把手;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伞齿轮;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顶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接触;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顶丝靠向所述第一平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顶丝;所述把手的第一端为中空筒;所述中空筒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在所述中空筒的侧壁上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顶丝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上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顶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二顶丝靠向所述第二平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伞齿轮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三伞齿轮。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有第五通孔。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转轴的侧壁有第三平面。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先将套筒套在待拧紧或拧松的螺母上,通过把手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再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再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再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顶丝将第一转轴的旋转力传递为套筒的扭力,从而对螺母施加扭力,将螺母拧紧或拧松。通过把手代替了人的手臂,使得人不需要把手伸到钢轮背面,而仅仅在钢轮正面操作把手就可以完成调整压力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费力又不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省力安全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筒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其中,1-第一伞齿轮,2-第二伞齿轮,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套筒,6-第一顶丝,7-把手,8-中空筒,9-第二顶丝,10-第三伞齿轮,11-第三转轴,12-T型扶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套筒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费力又不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省力安全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先将套筒套在待拧紧或拧松的螺母上,通过把手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再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再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再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顶丝将第一转轴的旋转力传递为套筒的扭力,从而对螺母施加扭力,将螺母拧紧或拧松。通过把手代替了人的手臂,使得人不需要把手伸到钢轮背面,而仅仅在钢轮正面操作把手就可以完成调整压力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既费力又不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省力安全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筒工具,包括:第一伞齿轮1、第二伞齿轮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套筒5、第一顶丝6及把手7;第一伞齿轮1和第二伞齿轮2通过齿轮连接;第一转轴3穿过第一伞齿轮1;第二转轴4穿过第二伞齿轮2;套筒5套设在第一转轴3的外部;在套筒5的侧壁上有第一通孔;第一顶丝6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转轴3接触;把手7与第二转轴4连接。具体地,套筒5的内壁为与目标螺母外形相匹配的限位结构。可以根据目标螺母外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套筒。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伞齿轮1和第二伞齿轮2组成90度的伞齿轮机构,从而实现了动力从竖直方向到水平方向或从水平方向到竖直方向的传递。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转轴3与第一顶丝6的两种连接方式。其中,第一种连接方式为:第一转轴3上有第二通孔;第一顶丝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顶丝6将第一转轴3的旋转力传递为套筒5的扭力。第二种连接方式为:第一转轴3的侧壁有第一平面;第一顶丝6靠向第一平面,第一顶丝6将第一转轴3的旋转力传递为套筒5的扭力。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第一转轴3上只开设第二通孔或只加工第一平面,也可以在第一转轴3上既开设第二通孔又加工第一平面,第一顶丝6与第一转轴3可以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平面中的任意一个限位连接,以传递扭力。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可以在第一转轴3和套筒5的侧壁上开设更多数量的通孔。相对应地,只需插接相对应的顶丝即可。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还包括:第二顶丝9;把手7的第一端为中空筒8;中空筒8套设在第二转轴4的外部;在中空筒8的侧壁上有第三通孔;第二顶丝9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二转轴4接触。若需要更换把手7,可以先将第二顶丝9取出,再将新把手的中空筒套设在第二转轴4的外部,再将第二顶丝9插入新把手的中空筒的通孔中即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转轴4与第二顶丝9的两种连接方式。其中,第一种连接方式为:第二转轴4上有第四通孔;第二顶丝9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顶丝9将把手7的旋转力传递为第二转轴4的旋转力,进而转化为第二伞齿轮2的旋转力。第二种连接方式为:第二转轴4的侧壁有第二平面;第二顶丝9靠向第二平面,第二顶丝9将把手7的旋转力传递为第二转轴4的旋转力,进而转化为第二伞齿轮2的旋转力。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第二转轴4上只开设第四通孔或只加工第二平面,也可以在第二转轴4上既开设第四通孔又加工第二平面,第二顶丝9与第二转轴4可以通过第四通孔和第二平面中的任意一个限位连接,以传递扭力。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可以在第二转轴4和中空筒8的侧壁上开设更多数量的通孔。相对应地,只需插接相对应的顶丝即可。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三伞齿轮10和第三转轴11;第三伞齿轮10和第二伞齿轮2通过齿轮连接;第三转轴11穿过第三伞齿轮10。具体地,在第三转轴11上有第五通孔;和/或,在第三转轴11的侧壁有第三平面。可以通过顶丝连接的方式装配另一个套筒,无需将原套筒5换下就可以将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螺母拧紧或拧松,以提高套筒工具的适用性。对把手7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把手7的第二端为T型扶手12。具体地,T型扶手12为仿手型结构,以便于操作人员能够轻松施力。为了实现防滑,在T型扶手12上有防滑层。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先将套筒5套在待拧紧或拧松的螺母上,手握T型扶手12,进行旋转;第二顶丝9将把手7的旋转力传递为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套筒、第一顶丝及把手;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伞齿轮;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顶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接触;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套筒、第一顶丝及把手;所述第一伞齿轮和所述第二伞齿轮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伞齿轮;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顶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接触;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顶丝靠向所述第一平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顶丝;所述把手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宋雷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宝钢包装有限公司沌口制罐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