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34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用于机车试制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多个车身定位座,底座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定位杆,各车身定位座底端分别固接有连接座板,连接座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开有通过口,通过口允许车身定位座通过,压板始终压在部分连接座板上;压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压板上固接有锁定定位杆和压板相对位置的锁定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身定位座在进行位置粗调时,需要将所有的螺栓拆除,调节后在将螺栓全部连接上去,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的效果。

A Trial-manufacture Flexible Fixture for Locomotive Body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exible fixture for trial-manufacture of locomotive body assembly, which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locomotive trial-manufa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including a base and multiple body positioning seats,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is evenly fixed with multiple positioning rods, the bottom of each body positioning seat is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seat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dapted to the positioning rod;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rough which the positioning seat of the car body is allowed to pass, and the pressing plate is always pressed on a part of the connecting seat plate; the press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ough hole matching the positioning rod, and the press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locking compon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locking positioning rod and the pressing plat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all the bolts need to be removed when the positioning seat of the car body is roughly adjusted in the prior art and after adjustment. When all the bolts are connected, the operation is tedious, which achieves the effect of rough adjustment of the body position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车试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
技术介绍
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时需要对车身上的多处结构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车身进行固定,为满足不同款型的机车车身固定的不同需求,通常采用的是柔性夹具。现有的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带有多个螺纹孔10的底座1和多个车身定位座2。车身定位座2有多种类型,用于对车身不同位置不同结构进行定位。大部分车身定位座2上具有与车身底部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22,定位销22的位置可以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的车型。在车型变动较大时,就需要对整个车身定位座2进行位置调整,车身定位座2一般浮动设置在底座1上,其底部均开有与底座上螺纹孔10等径的通孔,通孔与螺纹孔10对齐后通螺栓连接固定。通过通孔与不同的螺纹孔10对齐,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改变车身定位座2的位置,以粗调形式适应车外形变化。但是这种夹具,为了确保车身定位座2的位置稳定,将车身定位座2连接在底座1上的螺栓通常设置有很多个。在进行粗调时,需要将所有的螺栓拆除,调节后在将螺栓全部连接上去,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包括底座和多个车身定位座,底座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定位杆,各车身定位座底端分别固接有连接座板,连接座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开有通过口,通过口允许车身定位座通过,压板始终压在部分连接座板上;压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压板上固接有锁定定位杆和压板相对位置的锁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座板插在对应的定位杆上,锁定车身定位座水平方向的位置;利用压板将各连接座板压在底座上,通过锁定组件直接锁定压板与定位杆的相对的位置,既可以保证车身定位座的位置固定。可以减少需要连接的螺栓的数量,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通过口的设置,保证车身定位座不受压板干涉,同时确保车身定位座有足够的可调节空间。较佳的,底座与压板之间设有若干垫块,垫块的高度与连接座板厚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压住连接座板使,可以用垫块支撑起压板与底座不接触的位置,有助于保证压板上的受力均衡,减小压板上的集中应力,降低压板变形的可能性,有助于保证压板的固定效果。较佳的,垫块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三通孔,垫块插接在定位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通孔和定位杆的配合,实现垫块水平位置的固定,便于保证垫块的稳定。较佳的,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四周的竖直滑柱,压板的四角固接有分别与滑柱相适配的滑套,滑套在滑柱上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柱来约束压板的滑动方向,保证压板滑动时姿态始终不变,方便压板与连接座板分离后重新压住连接座板时第二定位孔与定位杆的配合。设置滑套,便于单独加工滑动接触的位置。有助于保证压板与滑柱间具有较小的滑动摩擦系数,减小滑动摩擦阻力。较佳的,底座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丝杠、螺纹连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以及驱动丝杠转动的电机;丝杠螺母固接在压板上,丝杠的转动轴线与压板的滑动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丝杠带动压板进行升降,一方面在移动压板时较为省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丝杠保持压板高度,在移动连接座板时,可以避免车身定位座与压板发生干涉,为调节工作提供方便。较佳的,定位杆的顶部周面为圆锥面,且定位杆远离底座的一端直径较小且圆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锥面作和尖端部的圆滑结构,作为引导结构,在移动连接座板使定位杆重新插回的第一通孔时,引导结构更加便于定位杆进入第一通孔中。同时圆滑的尖端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较佳的,锁定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压板上表面的锁定板,锁定板上开有允许定位杆穿过的第四通孔,锁定板的滑动方向水平;定位杆的周向侧壁上开有高度与锁定板厚度相适配的锁定槽;当压板压在连接座板上时,锁定槽与锁定板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压在连接座板上时,滑动锁定板可以使第四通孔的边缘插入锁定槽中,此时压在连接座板上的压板的上下双向滑动分别被锁定板和底座约束,使压板相对定位杆固定,从而实现车身定位座的在竖直方向的固定。较佳的,所有定位杆上的锁定槽开在同一侧,压板上表面的两侧固接有两条滑轨,两条滑轨相对的表面上开有滑槽,锁定板的两侧在滑槽中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有定位杆上的锁定槽开在同一侧,可以保证锁定板朝向任意一锁定槽滑动就可以将进入所有定位杆的锁定槽,实现锁定槽与所有定位杆的配合,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将锁定板上的压力分散到锁定板的各处,减小锁定板上的局部应力,有助于保护锁定槽和第四通孔边缘的接触处。设置滑槽,可以保证锁定板始终只沿一个方向滑动,使锁定板无论怎样滑动只能在与全部定位杆锁定以及与全部锁定杆解除锁定的两个状态中切换,便于使用者的操作。较佳的,压板上开有第一固定孔,锁定板上开有与第一固定孔等径的第二固定孔;当锁定板插入锁定槽时,第一、第二固定孔同轴,第一、第二固定孔中设有与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栓可以将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保证锁定板能够在锁定状态下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压板和定位杆对连接座板的固定,实现所有车身定位座位置的一同固定,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2、垫块、滑轨以及滑槽的设置有助于保护夹具的其他结构;3、锁定组件、垫块、第三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的设置,有助于保证结构稳定;4、滑柱、滑套、升降组件的设置以及锁定槽朝向的统一设置,都便于使用者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的示意图;图2是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车身定位座和连接座板的示意图;图5是底座、定位杆和升降组件的示意图;图6是压板压住连接座板时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的局部剖示图。图中,1、底座;11、底板;12、滑柱;13、连接板;10、螺纹孔;2、车身定位座;21、立柱;22、定位销;3、定位杆;31、锁定槽;4、垫块;41、第三通孔;5、压板;51、第二通孔;52、通过口;53、滑套;54、滑轨;55、滑槽;56、第一固定孔;6、连接座板;61、第一通孔;7、锁定组件;71、锁定板;711、第二固定孔;712、通过副口;713、第四通孔;72、锁定螺栓;73、锁定螺母;8、升降组件;81、丝杠;82、丝杆螺母;8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多个用于车身定位的车身定位座2、承载各车身定位座2的底座1、在水平方向分区限定车身定位座2的定位杆3、将各车身定位座2同时压在底座1上的压板5、带动压板5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8、扩大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包括底座(1)和多个车身定位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定位杆(3),各车身定位座(2)底端分别固接有连接座板(6),连接座板(6)上开有与定位杆(3)相适配的第一通孔(61);底座(1)上滑动连接有压板(5),压板(5)上开有通过口(52),通过口(52)允许车身定位座(2)通过,压板(5)始终压在部分连接座板(6)上;压板(5)上开有与定位杆(3)相适配的第二通孔(51),压板(5)上固接有锁定定位杆(3)和压板(5)相对位置的锁定组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包括底座(1)和多个车身定位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定位杆(3),各车身定位座(2)底端分别固接有连接座板(6),连接座板(6)上开有与定位杆(3)相适配的第一通孔(61);底座(1)上滑动连接有压板(5),压板(5)上开有通过口(52),通过口(52)允许车身定位座(2)通过,压板(5)始终压在部分连接座板(6)上;压板(5)上开有与定位杆(3)相适配的第二通孔(51),压板(5)上固接有锁定定位杆(3)和压板(5)相对位置的锁定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与压板(5)之间设有若干垫块(4),垫块(4)的高度与连接座板(6)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垫块(4)上开有与定位杆(3)相适配的第三通孔(41),垫块(4)插接在定位杆(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包括底板(11)以及固接在底板(11)边缘的竖直滑柱(12),压板(5)的四角固接有分别与滑柱(12)相适配的滑套(53),滑套(53)在滑柱(12)上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8),升降组件(8)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丝杠(81)、螺纹连接在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民陈康李金泽李周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摩托菲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