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闵瑜专利>正文

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84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包括锁面1、A复位板2、A弹簧3、连接把手的转圈4、B复位板5、B弹簧6;锁面1上设有挡块11、12、13,转圈4的轴41嵌入锁面把手相接,可随把手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一端套装在转圈4的轴41上,可随转圈4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另一端开有小孔,A弹簧3、B弹簧6穿过小孔分别与A复位板2及B复位板5相接。利用A弹簧3和B弹簧6的回复力作用实现双向初始复位,从而实现其它新的功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把手双向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门锁把手大多数只需要采用单向复位机构,而本设计需要使用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实现新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门锁的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受到正反外力作用时,都能利用弹簧回复力实现把手复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包括锁面1、A复位板2、A弹簧3、连接把手的转圈4、B复位板5、B弹簧6;锁面1上设有挡块11、12、13,转圈4的轴41嵌入锁面1与把手相接,可随把手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一端套装在转圈4的轴41上,可随转圈4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另一端开有小孔,A弹簧3、B弹簧6穿过小孔分别与A复位板2及B复位板5相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利用A弹簧3和B弹簧6的回复力作用实现双向初始复位,从而实现其它新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初始位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顺时针复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逆时针复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包括锁面1、A复位板2、A弹簧3、连接把手的转圈4、B复位板5、B弹簧6;锁面1上设有挡块11、12、13,转圈4的轴41嵌入锁面1与把手相接,可随把手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一端套装在转圈4的轴41上,可随转圈4转动,由挡块11、12、13限制其转动位置,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另一端开有小孔,A弹簧3、B弹簧6穿过小孔分别与A复位板2及B复位板5相接。如图3所示,把手在外力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转圈4随之同方向转动,B复位板5由于挡块12的限制不能转动,而A复位板2可随转圈4逆时针旋转,并转到挡块11限位位置,A弹簧3被拉长。当外力取消时,在A弹簧3的回复力作用下,A弹簧3回弹,A复位板2顺时针转到锁面1的挡块13的限位位置,把手和转圈4也复位到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把手在外力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转圈4随之同方向转动,A复位板2由于挡块13的限制不能转动,而B复位板5可随转圈4顺时针旋转,并转到挡块11限位位置,B弹簧6被拉长。当外力取消时,在B弹簧6的回复力作用下,B弹簧6回弹,B复位板5逆时针转到锁面1的挡块12的限位位置,把手和转圈4也复位到初始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面(1)、A复位板(2)、A弹簧(3)、连接把手的转圈(4)、B复位板(5)、B弹簧(6);锁面1上设有挡块(11)、(12)、(13),转圈(4)的轴(41)嵌入锁面(1)与把手相接,可随把手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一端套装在转圈(4)的轴(41)上,可随转圈(4)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另一端开有小孔,A弹簧(3)、B弹簧(6)穿过小孔分别与A复位板(2)及B复位板(5)相接。专利摘要一种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包括锁面1、A复位板2、A弹簧3、连接把手的转圈4、B复位板5、B弹簧6;锁面1上设有挡块11、12、13,转圈4的轴41嵌入锁面把手相接,可随把手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一端套装在转圈4的轴41上,可随转圈4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另一端开有小孔,A弹簧3、B弹簧6穿过小孔分别与A复位板2及B复位板5相接。利用A弹簧3和B弹簧6的回复力作用实现双向初始复位,从而实现其它新的功能。文档编号E05B3/04GK2778990SQ20042010229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闵瑜 申请人:闵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把手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面(1)、A复位板(2)、A弹簧(3)、连接把手的转圈(4)、B复位板(5)、B弹簧(6);锁面1上设有挡块(11)、(12)、(13),转圈(4)的轴(41)嵌入锁面(1)与把手相接,可随把手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一端套装在转圈(4)的轴(41)上,可随转圈(4)转动,A复位板(2)与B复位板(5)的另一端开有小孔,A弹簧(3)、B弹簧(6)穿过小孔分别与A复位板(2)及B复位板(5)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瑜
申请(专利权)人:闵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