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7099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05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它包括池塘(1)、养殖槽(2)、人工湿地(3)和残渣抽提装置,养殖槽(2)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抽水泵(9)与池塘(1)内相通,养殖槽(2)的排水端开有溢流口,养殖槽(2)通过金属网闸门(11)分隔成养殖区和残渣沉淀区,养殖区内通过一组分隔板(12)分隔成多个喂养槽,残渣抽提装置包括残渣过滤池(13)、溜槽(14)和一组水泵(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通过循环流水养鱼,适应多品种、多规格养殖,降低生产成本,对养殖尾水分层过滤和再利用,减少排放,节约能源,确保池塘本身的良性循环。

A centralized and harmless treatment system for aquaculture tail water

A centralized and harmless treatment system for aquaculture tail water includes pond (1), aquaculture tank (2), constructed wetland (3) and residue extraction device. The inlet end of aquaculture tank (2) communicates with pond (1) through a set of pumps (9). The drainage end of aquaculture tank (2)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flow outlet. The aquaculture tank (2) is separated into aquaculture area and residue precipitation through a metal mesh gate (11). In the aquaculture area, there are several feeding tanks separated by a group of partitions (12). The residue extraction device includes a residue filter tank (13), a chute (14) and a group of pumps (15).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ultivating fish in circulating flow water, adapting to multi-species and multi-specifications aquaculture,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 filtering and reusing aquaculture tail water layer, reducing discharge and saving energy. Ensure a virtuous cycle of the pond its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我国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水产品基本都是通过人工饲养,但是随着水域生态环保力度的加大,退渔还湖、退渔还库以及拆围拆网行动正处于严令高压态势,养殖尾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或者沉积在池塘底部,抬高池塘,每年需要对池塘进行排水清淤,费时费力,增加饲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由于我国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水产品基本都是通过人工饲养,但是随着水域生态环保力度的加大,退渔还湖、退渔还库以及拆围拆网行动正处于严令高压态势,养殖尾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或者沉积在池塘底部,抬高池塘,每年需要对池塘进行排水清淤,费时费力,增加饲养成本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本技术包括池塘、养殖槽、人工湿地和残渣抽提装置,养殖槽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抽水泵与池塘内相通,养殖槽的排水端开有溢流口,养殖槽通过金属网闸门分隔成养殖区和残渣沉淀区,养殖区内通过一组分隔板分隔成多个喂养槽,喂养槽内通过一组挡料浮板分隔成多个饲料投放区,挡料浮板的两端分别与喂养槽的两侧壁活动连接,位于各饲料投放区的分隔板两侧分别设有水生植物种植网,水生植物种植网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骨架,水生植物种植网通过支撑骨架活动安装在分隔板上;残渣抽提装置包括残渣过滤池、溜槽和一组水泵,残渣过滤池位于养殖槽一侧,溜槽安装在养殖槽的残渣沉淀区上方,溜槽的排水口位于残渣过滤池的进水口上方,溜槽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水泵与养殖槽的残渣沉淀区内相通,残渣过滤池的过滤液出液口和养殖槽的溢流口分别与人工湿地的进水口相通,人工湿地的排水口与池塘的进水口相通,池塘底部设有排污口,且在排污口上设有防逃栏栅,池塘上设有补水管。所述金属网闸门由多个组成,一组抽水泵和金属网闸门的数量均与喂养槽对应,每个喂养槽对应一个抽水泵和一个金属网闸门。池塘的池底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锥形池底,排污口位于锥形池底最低处。本技术优点是:通过循环流水养鱼,适应多品种、多规格养殖,降低生产成本,对养殖尾水分层过滤和再利用,减少排放,节约能源,确保池塘本身的良性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池塘1、养殖槽2、人工湿地3和残渣抽提装置,养殖槽2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抽水泵9与池塘1内相通,养殖槽2的排水端开有溢流口,养殖槽2通过金属网闸门11分隔成养殖区和残渣沉淀区,养殖区内通过一组分隔板12分隔成多个喂养槽,喂养槽内通过一组挡料浮板18分隔成多个饲料投放区,挡料浮板18的两端分别与喂养槽的两侧壁活动连接,位于各饲料投放区的分隔板12两侧分别设有水生植物种植网19,水生植物种植网19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骨架,水生植物种植网19通过支撑骨架活动安装在分隔板12上;残渣抽提装置包括残渣过滤池13、溜槽14和一组水泵15,残渣过滤池13位于养殖槽2一侧,溜槽14安装在养殖槽2的残渣沉淀区上方,溜槽14的排水口位于残渣过滤池13的进水口上方,溜槽14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水泵15与养殖槽2的残渣沉淀区内相通,残渣过滤池13的过滤液出液口和养殖槽2的溢流口分别与人工湿地3的进水口相通,人工湿地3的排水口与池塘1的进水口相通,池塘1底部设有排污口17,且在排污口17上设有防逃栏栅,池塘1上设有补水管。所述金属网闸门11由多个组成,一组抽水泵9和金属网闸门11的数量均与喂养槽对应,每个喂养槽对应一个抽水泵9和一个金属网闸门11。池塘1的池底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锥形池底,排污口17位于锥形池底最低处。工作方式和原理:抽水泵9把池塘1内的水抽到养殖槽2内,养殖槽2内的水通过溢流口排入到人工湿地3内,水经过人工湿地3的植物进行吸收过滤后回流到池塘1内,使得池塘1和养殖槽2内的水循环流动起来,养殖槽2进行集中养殖,发泡饲料投入到养殖槽2内,饲料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由于养殖槽2内的水是流动的,挡料浮板18把喂养槽分隔成多个,挡料浮板18两端设有挂钩,喂养槽两个侧壁上设有与挂钩配合使用的连接杆,挡料浮板18两端套在连接杆上,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上下浮动,漂浮的饲料被挡料浮板18挡住,防止喂养槽进水端的饲料流入到出水端,使得喂养槽内的鱼都能够得到足够的饲料,喂养槽内鱼的粪便和未吃完的饲料残渣在水流的作用下排入到残渣沉淀区,一组水泵15把残渣沉淀区的污水抽出,通过溜槽14排入到残渣过滤池13内,残渣过滤池13内设有滤网,对粪便和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排入到人工湿地3内,对养殖尾水进行一次净化,在池塘1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当池塘1内水质浑浊,代表池塘1内沉淀物过多,打开排污口17的阀门,对沉淀在第一水质净化区域6底部的污物进行排放,排放的同时补水管打开补充干净水源,使得池塘1内保持一定的水位以及水质的清洁;池塘1的池底为中间低四周高的锥形池底,沉淀物会集中到最低部,在进行排污的时候,池塘1的池底会形成涡流,使得排污更加干净,水生植物种植网19上种植浮萍等水生植物,为养殖槽2内水产品提供微生物等饵料,同时提供阴凉,支撑骨架上设有泡沫浮板,或为中空管,可漂浮在水面,支撑骨架一端铰接在分隔板12上,方便收放,喂养槽的排水端设有金属网闸门11安装槽,金属网闸门11插接在槽内,金属网闸门11防止喂养槽内的鱼进入到残渣沉淀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池塘(1)、养殖槽(2)、人工湿地(3)和残渣抽提装置,养殖槽(2)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抽水泵(9)与池塘(1)内相通,养殖槽(2)的排水端开有溢流口,养殖槽(2)通过金属网闸门(11)分隔成养殖区和残渣沉淀区,养殖区内通过一组分隔板(12)分隔成多个喂养槽,喂养槽内通过一组挡料浮板(18)分隔成多个饲料投放区,挡料浮板(18)的两端分别与喂养槽的两侧壁活动连接,位于各饲料投放区的分隔板(12)两侧分别设有水生植物种植网(19),水生植物种植网(19)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骨架,水生植物种植网(19)通过支撑骨架活动安装在分隔板(12)上;残渣抽提装置包括残渣过滤池(13)、溜槽(14)和一组水泵(15),残渣过滤池(13)位于养殖槽(2)一侧,溜槽(14)安装在养殖槽(2)的残渣沉淀区上方,溜槽(14)的排水口位于残渣过滤池(13)的进水口上方,溜槽(14)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水泵(15)与养殖槽(2)的残渣沉淀区内相通,残渣过滤池(13)的过滤液出液口和养殖槽(2)的溢流口分别与人工湿地(3)的进水口相通,人工湿地(3)的排水口与池塘(1)的进水口相通,池塘(1)底部设有排污口(17),且在排污口(17)上设有防逃栏栅,池塘(1)上设有补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池塘(1)、养殖槽(2)、人工湿地(3)和残渣抽提装置,养殖槽(2)的进水端通过一组抽水泵(9)与池塘(1)内相通,养殖槽(2)的排水端开有溢流口,养殖槽(2)通过金属网闸门(11)分隔成养殖区和残渣沉淀区,养殖区内通过一组分隔板(12)分隔成多个喂养槽,喂养槽内通过一组挡料浮板(18)分隔成多个饲料投放区,挡料浮板(18)的两端分别与喂养槽的两侧壁活动连接,位于各饲料投放区的分隔板(12)两侧分别设有水生植物种植网(19),水生植物种植网(19)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骨架,水生植物种植网(19)通过支撑骨架活动安装在分隔板(12)上;残渣抽提装置包括残渣过滤池(13)、溜槽(14)和一组水泵(15),残渣过滤池(13)位于养殖槽(2)一侧,溜槽(14)安装在养殖槽(2)的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爱民杨军肖华董舰峰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欣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