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蕙兰快速繁殖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663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蕙兰快速繁殖育苗方法,该方法将蕙兰种子经过消毒后用赤霉素GA3处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播种于无菌萌发培养基中进行育苗,待长出2~3片真叶且根系发育完整后移栽至转接培养基中进行转接培养,培养2~3个月后进行驯化,最后移栽至移栽基质中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种子萌发率高,可达到30%~50%,萌发周期短,移栽成活率高,可达到90%以上,能够快速且大量获得蕙兰种苗,能满足大面积、规模化育苗的需要。

A Rapid Propagation and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Cymbidium hybridu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apid propagation and seedling raising of Cymbidium hybridum, in which seeds of Cymbidium hybridum are disinfected and treated with GA3, then seeded in aseptic germination medium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and then transplanted to transfer medium for transfer culture after 2-3 leaves are grown and root development is complete, domesticated after 2-3 months, and finally transplanted to transfer medium. Grow in medium.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low cost, high seed germination rate, 30%-50%, short germination period, high transplantation survival rate, over 90%, rapid and large-scale acquisition of Cymbidium seedlings,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large-scale and large-scale seedling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蕙兰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珍稀濒危植物人工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兰科植物蕙兰的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蕙兰(Cymbidiumfaberi)是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假鳞茎不明显。作为传统意义上中国兰花的一大种类,其香气馥郁纯洁,花形淡雅优美,株形优雅刚毅,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主产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蕙兰栽培历史悠近久,且有许多传统的优良品种。其中一些栽培历史可达数百年之久。蕙兰自然生长在山坡树林中,多数栽培品种都是由野生种自然变异筛选而来。由于人类长期的滥采乱挖和兰花赖以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变,再加上自身繁殖速度极其缓慢,我国野生蕙兰资源日趋紧缺,有些珍稀品种已濒危灭绝。通过研究与调查发现,蕙兰种子细小,无胚乳,只有发育不完全的胚和一层单细胞构成的种皮,若在自然条件下或采用常规育种方式,种子根本无法萌发。现有的蕙兰繁育主要以分株方式进行繁殖,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目前的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同时据研究显示,一株发育良好的蕙兰,每根花葶每年可产5~10枚果荚,并且每个果荚内有几万到十几万粒种子。但由于蕙兰种子难萌发这一不争的事实使得蕙兰繁殖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也阻碍了蕙兰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所以只要打破蕙兰种子萌发这一瓶颈,就可以创出一条节本增效的新型育苗方式。目前,利用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的方式对兰科植物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虽然已有报道,如申请(专利)号为200910101739.0、名称为“一种适宜蕙兰种子无菌萌发培养基组合物及其方法”,申请(专利)号为201610648641.7、名称为“一种蕙兰种子萌发快繁方法”等,但其种子萌发率均较低,最高仅为20%。同时,这些报道仅提供了蕙兰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的方法,并未进一步将其推广到大田种植,因此其移栽后的成活率尤未可知,从而阻碍了蕙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蕙兰种子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的问题,以及传统的蕙兰分株繁殖方式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蕙兰种子快速、高效繁殖育苗方法。针对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1、种子的处理选择授粉后胚龄18~24周且发育饱满的蕙兰果荚,装入牛皮袋中阴干后埋在细沙中,在4~20℃干燥、避光处保存处理4~16周,然后将蕙兰果荚用无菌水冲洗3~5次洗去表面杂物,剥开蕙兰果荚倒出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消毒处理种子0.5~3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加入体积浓度为0.1%~0.2%的升汞水溶液消毒处理5~10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种子;将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浸泡于0.1~2.0mg/L赤霉素GA3水溶液,放入摇床中在20℃~30℃条件下振荡处理24~72h。2、播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种子与赤霉素GA3水溶液混合物播种到无菌萌发培养基上,放置于20~30℃、光照强度3000lx、光照8h/天的人工智能培养箱内培养。其中所述的无菌萌发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1~2.0mg/L萘乙酸、0.1~2.0mg/L6-苄氨基腺嘌呤、2~10g/L活性炭,调整pH至5.5~6.5,115~121℃高压灭菌15~25min,在培养基冷却到40~60℃时加入0.1~2.0mg/L赤霉素GA3混匀,冷却凝固。3、幼苗的转接培养选取株高为1~3cm、长出2~3片真叶且根系发育完整的蕙兰幼苗,在超净工作台上转接至转接培养基上,置于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12h/天的人工智能培养箱内培养。其中所述的转接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1~2.0mg/L萘乙酸、0.1~2.0mg/L6-苄氨基腺嘌呤、30~100mL/L香蕉汁,调整pH至5.5~6.5,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凝固。4、种苗的驯化与移栽将转接培养8~12周的蕙兰种苗放入驯化室驯化3~7周后,取出蕙兰种苗,用清水清洗蕙兰种苗根系周围培养基后放在避光处阴干3~6小时至蕙兰种苗根系表面发白;然后将蕙兰种苗移栽至12~20cm厚的移栽基质中,移栽时将3~7苗栽入同一穴中,穴深5~10cm,填埋后在移栽基质表面放置一层松树皮,用水浇透后放置于温室中生长,并在上方搭建拱形支架,盖薄膜保湿;其中所述的移栽基质由腐殖质、发酵过的树皮粉、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3~6:0.3~0.7配制。上述步骤1中,优选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消毒处理种子0.75~1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加入体积浓度为0.1%~0.2%的升汞水溶液消毒处理7~8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种子。上述步骤1中,进一步优选将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浸泡于0.5~1.5mg/L赤霉素GA3水溶液,放入摇床中在20℃~30℃条件下振荡处理36~48h。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无菌萌发培养基优选: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5~1.0mg/L萘乙酸、0.5~1.5mg/L6-苄氨基腺嘌呤、3~5g/L活性炭,调整pH至5.8~6.0,121℃高压灭菌20min,在培养基冷却到45~50℃时加入0.5~1.0mg/L赤霉素GA3混匀,冷却凝固。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转接培养基优选: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5~1.0mg/L萘乙酸、0.5~1.5mg/L6-苄氨基腺嘌呤、50~70mL/L香蕉汁,调整pH至5.5~6.5,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凝固。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移栽基质优选由腐殖质、发酵过的树皮粉、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5:0.5配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先将蕙兰种子经过消毒后用赤霉素GA3处理,促进种子萌发;然后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6-苄氨基腺嘌呤、赤霉素GA3进行种子的无菌萌发培养,大大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可达到30%~50%,且萌发周期短,克服了蕙兰因种子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的难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转接培养基和移栽基质,给予蕙兰有性繁殖幼苗和种苗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并通过控制生长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蕙兰幼苗的转接培养、驯化、移栽,使蕙兰幼苗快速生长,且种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快速获得蕙兰种苗,并通过移栽的方式得到蕙兰植株即能有效解决蕙兰繁殖难题。3、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效率高,能满足大面积、规模化育苗的需要,不但具有生产与经济上的双重意义,同时还能够解决传统栽培方法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的现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1、种子的处理选择授粉后胚龄18~24周且发育饱满的蕙兰果荚,装入牛皮袋中阴干后埋在细沙中,在15℃干燥、避光处保存处理8周,然后将蕙兰果荚用无菌水冲洗3~5次洗去表面杂物,剥开蕙兰果荚倒出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消毒处理种子0.75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加入体积浓度为0.15%的升汞水溶液消毒处理7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种子;将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浸泡于1.0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蕙兰快速繁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种子的处理选择授粉后胚龄18~24周且发育饱满的蕙兰果荚,装入牛皮袋中阴干后埋在细沙中,在4~20℃干燥、避光处保存处理4~16周,然后将蕙兰果荚用无菌水冲洗3~5次洗去表面杂物,剥开蕙兰果荚倒出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消毒处理种子0.5~3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加入体积浓度为0.1%~0.2%的升汞水溶液消毒处理5~10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种子;将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浸泡于0.1~2.0mg/L赤霉素GA3水溶液,放入摇床中在20℃~30℃条件下振荡处理24~72h;(2)播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种子与赤霉素GA3水溶液混合物播种到无菌萌发培养基上,放置于20~30℃、光照强度3000lx、光照8h/天的人工智能培养箱内培养;上述无菌萌发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1~2.0mg/L萘乙酸、0.1~2.0mg/L 6‑苄氨基腺嘌呤、2~10g/L活性炭,调整pH至5.5~6.5,115~121℃高压灭菌15~25min,在培养基冷却到40~60℃时加入0.1~2.0mg/L赤霉素GA3混匀,冷却凝固;(3)幼苗的转接培养选取株高为1~3cm、长出2~3片真叶且根系发育完整的蕙兰幼苗,在超净工作台上转接至转接培养基上,置于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12h/天的人工智能培养箱内培养;上述的转接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1~2.0mg/L萘乙酸、0.1~2.0mg/L 6‑苄氨基腺嘌呤、30~100mL/L香蕉汁,调整pH至5.5~6.5,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凝固;(4)种苗的驯化与移栽将转接培养8~12周的蕙兰种苗放入驯化室驯化3~7周后,取出蕙兰种苗,用清水清洗蕙兰种苗根系周围培养基后放在避光处阴干3~6小时至蕙兰种苗根系表面发白;然后将蕙兰种苗移栽至12~20cm厚的移栽基质中,移栽时将3~7苗栽入同一穴中,穴深5~10cm,填埋后在移栽基质表面放置一层松树皮,用水浇透后放置于温室中生长,并在上方搭建拱形支架,盖薄膜保湿;上述的移栽基质由腐殖质、发酵过的树皮粉、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3~6:0.3~0.7配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蕙兰快速繁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种子的处理选择授粉后胚龄18~24周且发育饱满的蕙兰果荚,装入牛皮袋中阴干后埋在细沙中,在4~20℃干燥、避光处保存处理4~16周,然后将蕙兰果荚用无菌水冲洗3~5次洗去表面杂物,剥开蕙兰果荚倒出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消毒处理种子0.5~3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加入体积浓度为0.1%~0.2%的升汞水溶液消毒处理5~10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种子;将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浸泡于0.1~2.0mg/L赤霉素GA3水溶液,放入摇床中在20℃~30℃条件下振荡处理24~72h;(2)播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种子与赤霉素GA3水溶液混合物播种到无菌萌发培养基上,放置于20~30℃、光照强度3000lx、光照8h/天的人工智能培养箱内培养;上述无菌萌发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1~2.0mg/L萘乙酸、0.1~2.0mg/L6-苄氨基腺嘌呤、2~10g/L活性炭,调整pH至5.5~6.5,115~121℃高压灭菌15~25min,在培养基冷却到40~60℃时加入0.1~2.0mg/L赤霉素GA3混匀,冷却凝固;(3)幼苗的转接培养选取株高为1~3cm、长出2~3片真叶且根系发育完整的蕙兰幼苗,在超净工作台上转接至转接培养基上,置于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12h/天的人工智能培养箱内培养;上述的转接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0.1~2.0mg/L萘乙酸、0.1~2.0mg/L6-苄氨基腺嘌呤、30~100mL/L香蕉汁,调整pH至5.5~6.5,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凝固;(4)种苗的驯化与移栽将转接培养8~12周的蕙兰种苗放入驯化室驯化3~7周后,取出蕙兰种苗,用清水清洗蕙兰种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之刘帅牛俊峰王世强吴小强张淑柯胡喜风胡晓瑜黄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